商君大
商鞅和张仪都被封君爵位,看着都是公爵位,但商鞅的封地大,商鞅的封地是商於之地十五县比张仪的要大,从官职而看商鞅是大良造,大良造可谓是手抓军政大权,但张仪是相邦主要管得是外交。所以张仪行政不如商鞅
西周初年,周公为了维护天下的稳定,制定了严格的礼乐制度,对臣子的等级做了严格的划分,制定了一套封君封土制。周天子把辖区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接着分封下去,这就是所谓的“裂土封侯”。诸侯国的爵位从高到低依次是公、侯、伯、子、男。各个诸侯国的国君,对自己的辖区的臣子有着任免的自由,他们可以将领土分封给自己的子孙、宗亲以及功臣们。
诸侯的最高等级是公,例如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等。但是到了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周天子的地位逐渐衰微,诸侯国的势力逐渐增大,周天子逐渐成为了诸侯们名义上服从的对象。楚国自封为王之后,诸侯们眼馋纷纷效仿相互称王,于是就有了齐王、魏王、秦王等。诸侯国国君的最高爵位是公爵,公爵之下的最高爵位是侯爵,一般国君赏赐给与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如“关内侯”。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功臣,国君一般会赏赐其“君”的爵位,如“商君、武安君”。
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取得更多土地,获得更多话语权,纷纷开始变法运动。列国中,只要能后帮助国君壮大实力的人,不计贵贱都能够获得高官厚禄,甚至是获得封土,战国变法运动中最有代表性的秦孝公变法。秦穆公之后,数代君主无所作为,秦国失去了称霸诸侯的实力,逐渐成为被列国欺凌的对象。秦孝公即位后,决心效仿魏国、韩国的变法,在列国求取贤才帮助秦国壮大实力,于是,秦孝公颁布了被称为“五百年一见雄文”的求贤令。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求贤令》
秦孝公用“与之分土”的承诺,引来了以商鞅为代表的列国士子,也由此拉开了商鞅变法的序幕,秦国的命运由此改变。
商鞅变法之后,对秦国立下赫赫功勋的将相,多被封为“君”的称号。例如,商君卫鞅、武信君张仪、武安君白起。
那么,商君卫鞅、武新君张仪,二者中哪个等级更大呢?
从爵位等级来看,商君与武信君都是“君”的爵位,因此他们的爵位等级都相同。但是,如果从多方面考量的话,商鞅的地位远超张仪。
商鞅与张仪都对秦国立下了赫赫功勋,对历史的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商鞅在秦国主持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将原本羸弱涣散的秦国,用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组织成一架战争机器,为秦国日后的崛起与统一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商鞅就没有日后终极一时的秦国,更没有吞并八荒,一统天下的秦朝。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也是秦惠文王帐下著名的谋臣,在以合纵连横为大背景的战国时期,张仪凭借出色的雄辩口才,以及过人的智谋,对秦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单以口舌之利,敌过千军万马,张仪可以算得上其中之一。在战国时期,张仪更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 ”的美名。但是,如果要在商鞅与张仪之间,评价其对历史的贡献。我认为,商鞅的历史贡献远大于张仪。
因为张仪所左右的,是一场战役,一场争斗,乃至一个时代的胜负与兴衰。张仪可以凭借口才,三欺楚王,游说列国,打破合纵攻秦,对秦国的贡献不可谓之不大。但是,商鞅所改变的,是人治时代向法治时代过度的进程,他从骨子里改变了秦国,他所提出的法治思想、集权思想、以及管理制度,不仅改变了秦国,更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基础。
我是 @历史方位 ,为您奉上精彩的历史解读,感谢您的点赞和关注!您的一个支持,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商鞅变法后,秦国设置了20级爵位,商鞅和张仪都有封邑,因此都属于最高级彻侯(第19级关内侯没有封邑), 单从级别来说,他们是一样的 ;但从实际权利、收益角度来说, 商君的含金量明显大于武信君 。
商鞅封15邑,张仪封5邑
商鞅能够封君,不单单是因为变法,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河西大战取胜,因功进爵。实际上,他能够晋升大良造,也是因为军功:包围并占领了魏国安邑。这也是他非死不可的原因:在文官、武官中有很高的威信,惠文君嬴驷害怕啊。
张仪能够封君,主要靠的是一张嘴,当然了张仪也有上阵杀敌的记录。客观地说,张仪的贡献并不亚于千军万马,但在尚武的老秦人看来,毕竟没有真刀实枪来的实在。
贡献不同,得到的也不同: 商鞅封了15邑,张仪只有5邑 。当然了,5邑在战国的那些封君里面,也算非常多的了。
商鞅对封邑的影响力明显大于张仪
商鞅在封邑有很高的威信,这从商鞅能够 发兵谋反 就可看出,他在商於封地不但有行政权、还有军事权。这也是封君制不太成熟的产物,后期的封君都没有军事权。
也许是吸取了商鞅谋反的教训,到张仪封君时,对封地基本上没有行政权了,更不用说军事指挥权。张仪能得到的,仅仅是封地的部分税收,当然了,对个人来说,是一笔天大的财富。
秦惠文王去世后,张仪害怕被杀,以出使的名义逃到了魏国,估计封邑也被秦国收回了。
综上所述,商君和武信君,爵位等级相同,但含金量商君要高很多。
首先,我认为范雎不能与商鞅、张仪等比肩。
以上3人都做过秦的相国,对于秦的强大都有突出的贡献,但是我认为3人的功绩不能简单的划等号,由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3人所发挥的作用自然也不一样。
我认为按功绩大小排名的话,商鞅理应排在第1,其次为张仪,最后才是范雎。
商鞅变法
商鞅的主要功绩在于成功推行了变法,使秦国走向了富强,是奠定秦国国力的一笔。变法前的秦国只是被东方六国鄙夷的蛮夷之邦,国家穷困落后,更是被魏国武力夺取了河西之地。
然而商鞅主持变法以后,在经济方面,大力发展农业,举国推行耕战制度,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在军事方面,奖励有战功的士兵,授予他们爵位;在政治方面,制定了严苛的法律,统一了税收和度量衡。
秦国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逐渐成为了东方六国的心腹大患。
张仪的“连横”战术
当苏秦频繁在六国奔走促成合纵盟约之时,落魄的张仪来到了秦国,幸运的是秦惠文王是个贤主,他慧眼识金,将张仪从市井提拔到了相国之位。
张仪也没有辜负惠文王的信任,远赴六国游说,成功瓦解了合纵盟约。
范雎的“远交近攻”战术
范雎在入秦之前,秦国的大权一直由穰侯把持,穰侯指挥秦军攻打遥远的齐国和燕国,长年累月的战争却无法增加秦国国土,空耗国力。
范雎为秦昭襄王制定了“远交近攻”的战略,优先攻打韩、魏两国,用重金收买合纵盟约的倡导者,秦国的东出之路由此越发顺畅。
因此,我认为范雎不如商鞅,张仪,其原因有以下3点:
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是建立在两位前辈奋斗的基础上的
商鞅变法是秦国能一统天下的最重要原因,俗语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雄厚的实力,秦国的东出之路绝不会如此顺畅。而张仪数次解“合纵联军攻秦”之围,给了秦国大好的发展良机,自此之后,“合纵”已难成气候。
而“远交近攻”无非是一种舍远求近的战略打法,当时的东方六国除赵国之外,已经无法对秦构成实质性的威胁,范雎只不过是顺应时势,转换了进攻思路,以弱国为切入点逐步蚕食土地。
范雎胸襟狭小,残害忠臣
范雎相比商鞅,张仪,少了一些胸怀,多了一丝奸诈,他对于权力的渴求实际并不亚于前任穰侯。
武安君白起本可以一鼓作气拿下赵国,却被范雎恶言诬陷,导致一代名将冤死孤城,而赵国日后的恢复又给秦国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白白又搭上几十万将士的生命。
而商鞅为了变法大义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对于人才的提拔也是任贤唯举,张仪也没有妒忌贤能的事例。
范雎只被封为“应侯”,与商鞅和张仪的“君号”不能相提并论
商鞅变法有成后,在秦国的地位甚至有超过孝公的迹象,而范雎尽管位高权重,终究迈不过秦昭襄王这座大山。商君的名号在秦国家喻户晓,影响深远,非范雎所能相比。
其次,范雎晚年失宠,为明哲保身,主动辞官归隐,功业又都付诸东流。
从数量上看,封君比封侯容易些。
“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王翦在灭楚之战,领军出征之时,曾如是对着秦王政抱怨到。
我们都知道,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逐步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二十等爵制”,在这其中“列侯”是秦国“二十等爵制”中最高的爵位。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一些同学会产生一个疑问,在战国时期,最流行的不是“封君”吗?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战国四公子,那么,在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封侯”和封君比起来,哪个更难取得呢?
在先秦时期,“封君”泛指有爵位、有领地的人,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封君出现在历史上,如搅动战国风云的“战国四公子”、骁勇善战的“战国四大名将”(除王翦外)等等。
在周公旦“制礼作乐”之后,周王朝形成了“五等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在周公旦推行“分封制”之后,受封这五等爵制的人,皆能拥有一片封地,开国都、立宗庙,渐渐形成了“公爵国”、“侯爵国”、“伯爵国”等等,如战国七雄之中,按照最初的分封来算,燕国、秦国是公爵国,楚国是子爵国,齐国、赵国、魏国、韩国是侯爵国(太公望享受公爵待遇,但是其子孙仅仅只被封为了侯爵),由此可见侯爵之位的尊贵。
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封君”难吗?
很难!
那么,在秦孝公至秦王政之间,我们熟知的秦国“封君”都有哪些人呢?
第一个自然就是主持了秦国变法的商君卫鞅,而后就是严君疾、武信君张仪、华阳君芈戎、武安君白起等人。
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封侯”难吗?
也很难!
在商鞅起初设立的“十七级爵制”之中,秦国最高爵位不过是商鞅本人担任的“大良造”,并未正式将侯爵加入到军功爵制之中,原因也很简单——在当时,自称王爵的不过是楚国、魏国等少数国家,秦国国君也不过是公爵,赵、韩等国国君也不过只是个侯爵,秦国自然不可能将侯爵之位轻易地用于赏赐。
那么,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被封为“侯爵”的都有几人呢?
据太史公在《史记》中的记载,自秦孝公到秦王政的百余年间,除去在特定时期秦国出现的蜀侯外,秦国受封的侯爵(列侯,或者称之为“彻侯”),不过仅仅七人而已:
列侯商鞅、穰侯魏冉、应侯范雎、文信侯吕不韦、长信侯嫪毐、武成侯王翦、通武侯王贲。
那么,“封侯”和“封君”比起来,哪个更难呢?
单从人数上来看,“封君”就要比“封侯”容易得多。
那些为秦国立下大功的功臣,如商鞅、张仪、白起等人,大部分都是秦国的“封君”,据孙国志先生的《战国时期秦国封君考论》中所统计,秦国的封君有二十七位之多,而秦国有史料可考证的“侯爵”仅仅只有七位,而这其中,以武封侯的更少,连那位战功赫赫的杀神白起都未能封侯,也只有灭掉五国的王翦、王贲父子得以封侯。由此可见,秦国封侯的标准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