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6月20日文章,原题:美国可以从中国学到什么在任何竞争领域,竞争者都在不断努力做得更好。他们寻求创新,以提高自己的地位,模仿竞争对手有用的东西。模仿并不意味着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但无视别人好的政策并拒绝调整,则容易导致自己屡屡失败。
今天,需要更有效地与中国竞争也许是美国两党唯一达成共识的外交政策问题。但是,对中国发出警告的专家们很少考虑帮助北京成功的措施。如果中国真的在吃美国的午餐,美国人难道不应问问自己,中国做对了什么,美国做错了什么?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否可以为华盛顿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崛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国内改革。但是,中国崛起并不完全是国内改革或由西方的自满带来的,还得益于其广泛的外交政策,美国领导人最好认识到这一点。
首先,也是最明显的一点,中国避免了美国屡屡陷入的代价高昂的泥潭。即使国力增长,中国政府也一直对海外承诺有所保留,这些承诺的潜在代价可能很高昂。
相比之下,美国似乎总是陷入外交泥潭。现在,美国虽然没有推翻外国政府或花费数万亿美元试图向阿富汗、伊拉克或利比亚等地输出民主,但仍在向世界各国提供它希望永远不必兑现的安全保证。并不是说我们要退出北约,断绝所有承诺,退回到本土,但这确实意味着我们在做出新承诺时要更加审慎,并坚持现有的盟友应该承担责任。既然中国可以在不承诺保护全球数十个国家的情况下变得更强大、更有影响力,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其次,与美国不同,中国几乎与所有国家都保持着事务性外交关系。中国拥有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的外交使团,其大使职位很少出现空缺,外交官也越来越多地成为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中国领导人认识到,外交关系并不是对他人良好行为的奖励,而是获取信息、向他人传递中国观点、通过说服而非蛮力促进自身利益的重要工具。
相比之下,美国往往对与我们有分歧的国家不予外交承认,从而更难了解他们的利益和动机,也更难传递我们自己的利益和动机。华盛顿拒绝正式承认伊朗、委内瑞拉等国,尽管能与这些国家的政府进行定期沟通是有益的。而中国与所有这些国家接触,也与美国所有最亲密的盟友接触。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
例如,中国与中东的每个国家都有外交关系和经济联系,包括那些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如以色列或埃及。相比之下,美国与以色列保持着“特殊关系”,意味着无论以色列做什么,美国都支持。与此同时,美国与伊朗、叙利亚或控制也门大部分地区的胡塞武装没有经常性的接触。因此,是北京而非华盛顿帮助促成了沙特和伊朗关系缓和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中国外交政策的总体方针强调国家主权:即每个国家都应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治理自己的国家。如果你想与中国做生意,不必担心中国会告诉你如何管理你的国家,也不必担心如果你的政治制度与中国的不同,会受到制裁。
相比之下,美国以所谓普世自由价值观的倡导者自居,并认为传播民主是其全球使命的一部分。但鉴于绝大多数不是西式民主国家,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国家可能更喜欢中国的做法,尤其是当中国为它们带来切实利益的时候。正如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所说:“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对我说,‘我们从中国得到的是一个机场,而从美国得到的是一通说教。’”更糟糕的是,美国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每当它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时,就很容易被指出虚伪。
俾斯麦曾说:“只有傻瓜才会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智者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这句话可以改为:一个明智的国家不仅要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还要从别人做对的地方学习。美国不应寻求变得更像中国,但可以从北京对世界其他国家更务实和注重自身利益的态度中学到东西。(作者是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乔恒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