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36:评估中国新一代战斗机
我们对首次在成都上空公开亮相的下一代战斗机了解多少 – – 以及我们不知道多少。
12 月 26 日,在中国成都市,成都航空航天公司 (CAC) 制造的一架新一代隐形战斗机进行了首飞。图像和视频几乎实时出现,显示了这架大后掠翼飞翼飞机伴随着一架歼-20S 双座追逐机。这架飞机在国防追踪互联网和新闻网站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人们对其作用、能力、成熟度等提出了质疑。
对于解放军观察员来说,这架飞机并不意外。过去五年来,我发表了许多有关中国下一代战斗机的文章。过去一年半的迹象强烈表明,新一代/第六代空对空战斗机将很快问世,而这些暗示在过去四个月中不断加速,有关预期平台类型的细节也越来越多。
解放军观察员将这架新型 CAC 飞机命名为"J-36",指的是其预期任务是空对空/空中优势平台,"36"反映了可见的序列号:36011。我也将这架飞机称为"J-36",但其前缀和后缀都尚未确定(我之前曾使用"J-XD"一词代替)。
在本文中,我将回顾歼-36 首飞前的准备工作、目前已知和未知的情况,以及围绕它的主流辩论和叙述。我还将考虑它在解放军空军中的作用,以及未来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我对将歼-36 称为"第六代"飞机没有特别的看法,我更喜欢将其描述为"新型"或"下一代"。此外,我不会讨论沈阳航空航天公司 (SAC) 于 12 月初试飞的新一代隐形战斗机,只是承认这架飞机的出现有些令人惊讶。
(请注意,J-36 和新型 SAC 飞机与 2024 年珠海航展上展示的"白帝"虚构漫画模型没有任何关系。在讨论"第六代飞机"时仅仅提到"白帝"充其量是误导,最坏的情况是主动误导。这类似于在分析现实世界的高超音速飞机发展时加入"壮志凌云:独行侠"中的"暗星")。
J-36 的首次亮相:并不意外
J-36 的出现与近 14 年前 J-20 的出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表明历史确实押韵。在两者出现之前,中国解放军观察界曾有过大量可信的传闻和越来越详细的预测,但对于不了解解放军观察方面情况的人来说,这两架飞机的出现都有些出乎意料。
有人指出,歼-36 的首飞日期可能是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始人毛泽东的 12 月 26 日生日。其他重大项目的里程碑 – – 例如沈飞喷气式飞机、076 弹射式两栖攻击舰的下水、新型 KJ-3000 预警机的首飞 – –都发生在同一时间,但这可能只是巧合,因为它们并非都发生在 12 月 26 日这个确切的日子。
目前,中国官方媒体或国防部尚未承认这架飞机,因此官方也没有"盛赞"或"炫耀"这架飞机、它的先进程度或作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图片和视频是由成都地面上的个人拍摄的,成都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中航工业工厂所在地。有充分理由相信,歼-36 之前曾有过多次秘密飞行演示,其中一次可能被卫星图像捕捉到。
"36011"序列号可能表明该飞机更接近于发展中的原型机而非演示机 – – 例如,2011 年初首架歼-20 是序列号为"2001"的演示机,而 2014 年首飞的序列号为"2011"的演示机则代表了发展中的原型机。
一些人将歼-36 的飞行与美国空军 (USAF) 过去秘密飞行的下一代空中优势 (NGAD) 演示机进行了比较;然而,这种比较的有效性将取决于歼-36 和各种美国空军 NGAD 演示机与其各自的最终生产模型之间的关系。
由于没有来自中国政府的官方信息,歼-36 的角色目前正在讨论中。一些分析师强烈暗示该飞机是轰炸机,或仅具有次要空对空作用的战斗轰炸机。这些主要来自“JH-XX”战斗轰炸机概念(我之前曾记录过)以及飞机的大小和平面形状的报道。这些并不是孤立地不合理的估计,但与解放军观察小道消息的可靠指标以及空战的新兴趋势相比,这些估计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特征和未知数
对 J-36 的初步估计表明其长度约为 22 米,翼展约为 20 米,尽管有些人认为其长度可达 26 米。它具有低可观测性、双三角无尾飞翼平面形状,机身相当庞大且混合。有一个座舱,一些未经证实的传言称它可能有一个并排座位的双飞行员驾驶舱。
有两个侧面进气口,采用插入式设计,还有一个几何形状不明的背部进气口。该飞机采用独特的三引擎配置,大概每个引擎都有一个进气口,迄今为止的图像似乎表明其排气设计低可观测性,可能让人联想到 YF-23。有人认为两个横向引擎可能具有推力矢量控制 (TVC)。
可以看到一个大型中央内部武器舱 (IWB),其长度可能足以容纳超远程 PL-17 空对空导弹,但尚不清楚其深度是否足以容纳旋转发射器。还有两个疑似较小的侧面 IWB,其长度看起来可与歼-20 的主 IWB 相媲美。
这是一架大型飞机,有人估计其最大起飞重量超过 50 吨。双轮主起落架证明了其重量。然而,飞机后缘的大量控制面也清晰可见,包括外翼位置的襟翼舵,这可能表明飞行控制机制复杂且雄心勃勃,特别是如果发动机也具有 TVC 的话。
当然,现阶段还有更多未知特性。其当前动力装置的身份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是三种 WS-10 变体或三种 WS-15 变体。现阶段没有可靠的指标表明任何发动机与其他发动机不同或打算在不同的飞行模式下运行(例如冲压发动机)。完整的预期武器套件、传感器装配、航空电子设备、网络、电子战 (EW)、材料和发电也都是未知的,并且在未来几十年内可能仍将如此。
总体而言,这架飞机似乎是一款大型机身,针对信号衰减、航程、内部容积、高空和高速性能进行了优化,具有在更高速度下机动的能力,但可能不寻求优化亚音速机动。这架飞机不太可能在其生命周期内在航展上进行像普加乔夫的眼镜蛇或落叶一样的失速后机动。
歼-36 的作用和空战演变
预测这架飞机的中文小道消息一致认为(以及过去各种项目,包括歼-20、歼-35/A、歼-15T、002 和 003 航空母舰、075 和 076 两栖攻击舰等),将其描述为解放军计划中的下一代空中优势飞机。中航工业高级航空工程师发表了一些关于未来空战性质的论文,但这些论文的范围可以预见地比较笼统,并没有透露与歼-36有关的具体或敏感信息。(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记录了中航工业下一代/第六代战机的半官方指标).
解放军观察界对歼-36 的作用略微坦诚。可靠描述摘要表明,相对于现有的第五代飞机(包括歼-20),该飞机的作战半径将显著增大,具有卓越和全向的信号抑制能力,以及传感器和电子战能力,发电能力将显著增强。它还将拥有更大的 IWB。此外,预计该飞机将表现出色,并以系统的方式与友军无人平台(无人作战飞机或“忠诚僚机”,从高端到更易消耗的系统)以及有人驾驶飞机一起运行。据信歼-36 拥有更强的指挥和网络能力。
预计还会进行运动机动,但重点不是在视距范围内,而是更注重更高的速度。该飞机主要以空对空为导向,但打击是可行的次要角色。
上述描述与已经出现的 J-36 飞机非常吻合,并充分认识到 J-36 在某些方面可能类似于人们想象中的"现代隐形战区打击者",看起来不像传统的"战斗机"(例如"FB-22"的早期概念)。然而,对于下一代空中优势飞机来说,这并不意外。美国的 NGAD 被描述为可能不像传统战斗机,意大利-日本-英国第六代战斗机的最新设计概念也是如此,但空中优势也是这些项目的核心。甚至 B-21 轰炸机也被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描述为世界上"第一架第六代飞机",进一步模糊了第六代作战平台的真正定义之间的界限。
我谦虚地认为,未来的空中优势将强调隐身、持久的载人平台,这些平台配备足够的发电、网络和传感器,与现有的载人战术飞机一起联网并指挥日益复杂和自主的无人战斗机。空战将越来越多地避开视距内交战,转而追求更高产量和更致命的超视距和系统作战,设计重点也强调这些特征。反过来,通过优越的态势感知,可以通过平台或友军资产实现有利的战术定位和首次交战机会,从而减轻和应对视距内交战的威胁。
事实上,"战斗机"一词可能会变得过时,因为下一代战斗机可以被更好地描述为"高性能武器化指挥平台"(诚然,这是一个过于复杂的术语)。因此,也许"格斗机"这样的通用术语可能更合适。有人甚至认为,在当代空战背景下,J-36 在指挥、网络、持久性和武器容量方面相当于“空中驱逐舰”或“空中巡洋舰”,尽管直接的海军类比也会引起误解。
值得关注:J-36 话语和未来发展
展望未来,围绕 J-36 的讨论可能与飞机本身的未来发展一样有趣。
可以预见,围绕歼-36 是否意味着中国在战术航空领域的"领导地位",将会出现争论,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有各的理由(据我所知,这种立场是愚蠢的,歼-36 的出现仅仅反映了真正竞争的出现)。
歼-36 是否可以定义为"第六代"飞机的问题也将被讨论。有人可能会合理地认为,我们应该等待美国空军 NGAD 计划取得成果,然后再仅根据歼-36 来定义第六代。厌恶和热情都可能促使人们预测,歼-36 将导致美国空军复制"米格-25/F-15"的反应。人们普遍(而且大多是错误的)认为,成功且占一代主导地位的 F-15 的发展源于对米格-25 的高估和过度反应。
尽管中国解放军的观察小道消息提供了线索,尽管歼-36 的可观察特征与解放军轰炸机的需求是否相符仍存在疑问,但围绕歼-36 作为主要轰炸机的作用的争论仍可能持续。
它的动力装置的身份仍然是个谜,未来预期的动力装置也是如此(变循环发动机在未来很有可能出现)。展望未来,解放军观察界将跟踪开发测试、初始生产和服役的进展,以及歼-36 的采购将如何与其他项目(如歼-20 系列和陆基歼-35A)一起进行。相关的空中作战平台(如轰-20)和许多不可避免的不同层级的无人战斗机平台也将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相对于国防媒体或面向公众的美国政府报告,J-36 再次证明了中文解放军观察机构在预测和通报解放军新的军事项目方面发挥的主导作用(毋庸置疑,具有更高机密等级的真实情报估计是另一回事,但这些并不向公众开放)。解放军新闻的作者和出版物修改自己跟踪此类新闻的方法可能会有所启发。
来源:编译自"外交官"
作者:特约作者 Rick Joe,长期关注中国军事发展,重点关注空中和海军平台。
时间:2024 年 12 月 30 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