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思考:人民币贬值不必那么悲哀。当中国放弃盯住美元时,人们很少关注人民币可能走软的前景。然而,这是一个错误。
在金融外交史上,2005年7月21日是无法令人释怀。更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天,中国政府切断了与美元的长期联系,华盛顿和柏林的反应,为每天7.5万亿美元的外汇市场上演的传奇故事之一奠定了基础。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中国最近抑制人民币汇率下跌的努力被冠以戏剧性的语言。交易水平被描述为画在沙地上的线,有些还被染成了红色。据说,官员们曾信誓旦旦地威胁、甚至劝说交易员们缩减对弱势货币的押注。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了约5%。本周二,人民币汇率接近当局允许其波动范围的上限,这种情况实属罕见。
中国人民银行被描述为随时准备松口或坚守阵地。当经济增长乏力、利率下调时,货币回落不是很正常吗?中国人民银行有许多引导投资者的工具。特别是当它想表达一个观点时,它就会使用这些工具,比如"放慢脚步,慢慢来"。这是一个细致入微的立场,有可能被忽视。在取消硬挂钩的近二十年里,人民币汇率随着人们对经济活力的看法而上下波动。
举例来说,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民币在这几年间大幅走强,那也是情有可原。问题可能至少部分在于认知。这让我们回到2005年的那个夏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最终取消1美元兑人民币8.3元的固定汇率。此举使人民币转为对一篮子货币进行管理,包括一次性重估。这一转变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美国和欧洲施加了巨大压力,试图遏制中国的出口实力。
这一举措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欢迎,并被誉为自由化的开端,必将带来更强劲的货币。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约翰-斯诺回应说:"中国全面实施新的货币制度将为全球金融稳定做出重大贡献”。推动汇率调整的德国财政部长汉斯-艾歇尔说,中国政府接受了七国集团的要求。马来西亚选择在这一时刻重新浮动林吉特,寻求市场的活跃回归。
略微灵活的外汇制度,是降低人民币汇率的密码。当然,此举也有利于中国。除了避免贸易惩罚之外,中国人民银行还获得了更大的空间来推行独立的货币政策。
从当代视角来看,有一些重大的事情被掩盖了:人民币并非进入了单行道,与所有货币一样,它也会有升值和贬值的阶段。其中就有对未来的担忧。早在2005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增长势头迅猛。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超过11%,2006年增长近13%,2007年增长约14%。经济低迷和反映经济低迷的货币并不在人们的字典里。其实,那却是想象力的失败。
在另一个方面,情况也远非一般。中国希望人民币受到重视,现在也是如此。但是,中国从未放弃对人民币的控制。中国人民银行设定了一个每日交易区间,并通过早晨的"定盘价"引导交易者进入该区间。国有银行是积极的买方或卖方,有时是在指导下。官员们会提高或削减贷款人必须持有的外汇储备。
因此,在人民币目前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很容易将交易描述为一场角力。中国人民银行并没有让无形之手随心所欲。当局希望人民币温和下跌,却似乎不是市场想要。央行一直在坚持自己的立场,将每日固定汇率设定在7.15美元兑1美元附近,而人民币则倾向于在7.3美元兑1美元附近收盘。
显然,中国人民银行对7.3有好感。它不可能永远保持这个价位。它是会逐步让位,还是会突然后退,让熊市措手不及?重蹈2015年的覆辙不可取,当时中国通过早间定盘突然贬值。这一倒退行动使全球市场陷入混乱,最终导致美联储推迟了原定于今年年中实施的紧缩政策。
该银行的策略促使Gavekal Dragonomics的经济学家Wei He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考查,事实上的盯住汇率是否已经重新形成。如果是这样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要说服中国人民银行放弃对货币的保护并将定值重新设定在一个较弱的水平上,可能需要对经济造成另一个巨大的负面冲击,而不仅仅是更多的相同冲击。这种冲击可能来自于更多房地产开发商的破产、国内金融机构的倒闭或导致中国紧张局势加剧的事件。但就目前而言,经济的边际变化正变得更加积极,房地产政策放宽,作为出口主要驱动力的电子产品周期转好。
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会试图走几步模糊不清的棋。这条路并不可怕。试想一下,如果今年人民币没有走软,再加上一连串令人失望的经济报告。真是那样,我们可能就真的有麻烦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让我们拥抱弱势货币吧,尽管它不会永远走弱。
丹尼尔-莫斯|彭博社2023年9月28日

观察与思考:人民币贬值不必那么悲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