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者:江南一梦123日期:10月27日

当年肯定是送给乡下的亲戚下地干活时穿啊,哪像现在,都富裕了,旧衣服送不出去。

回答者:勇战王聊历史日期:2020年02月07日

旧官服自己留着就行了。

先说官服的制作。

官服作为官员的制式服装,按照道理来说,应该由朝廷“赏赐”才行。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还“命制公服、朝服、以赐百官”。

可是,每个人的身材是不一样的。于是,就需要提前“量体裁衣”。朝廷让“织造府”这样的机构提前派人测量身材。只要做一次衣服,就有身材数据了。之后再有升迁,需要衣服,直接领取就行了。

当然,对于那些来不及测量身材的新晋官员,也不用着急。因为,古人也有“身份证”。古人参加考试的时候,都有“印结”,用来验证身份。上面对本人的身材(身高、肥瘦)和样貌有简单描述。所以,朝廷也是知道他的大概身材的,可以提前准备好衣服。虽然不能说百分百合适,但是,也不至于差太多。

再说清朝官服的事。

清朝官员的衣服大都由官员自己找裁缝制作,朝廷只发给衣料、装饰物和相应品级的“补子”。官员拿着这些东西,自己找裁缝“量体裁衣”。

这里的“补子”是百分之百不能改动的,任何私人不得制作“补子”。其他的,都可以自己发挥。有钱的官员,自己用上好的绸缎做官服。没钱的,就是朝廷发的布料;有破损的话,就要自己买布料重新修补了---打补丁。总之,富裕地区的官服,用料都要好很多。

所以,官员升迁以后,旧官服自己留着就行了。接替他的官员,也会自己定制新官服。而官员的旧官服,因为不合现在等级,也不能再穿,只能自己收藏了。当然,如果自己子孙再做同样官职,也是可以拿出来再穿的。

(文|勇战王聊历史)

回答者:农民工说古道今日期:2020年07月16日·三甲医院病理科主治医师

提起中国古代的官服,人们首先联想到的肯定是“制服部门”的制服。现而今,无论机关还是事业单位,制服都是统一发放的,唯一的区别只是发放单位不同,像公安、税务、消防之类单位的制服是全国统一定制、发放,公立医院的白大褂之类则是各单位自行定制、发放。但无论怎么说,都不需要自己掏一分钱,因为这些都是“工作服”、不是私人服装,您不在单位工作就不能继续穿了。

但是,中国古代的官服却不同,一些朝代、如明朝,官员的官服就是由国家统一定制、发放的。明太祖朱元璋开元建国之后曾“命制公服、朝服,以赐百官”。

▲明朝文官官服

但一些朝代、如提问者提到的清朝,官员的官服却不是由国家统一定制、发放的,清朝的官服都是“DIY”。国家规定具体的样式、用料等级、颜色、纹饰等等,由官员自行定制,皇帝最多给您免费赠送几张补子……最初,清王朝还给大臣赏赐一些制作官服的衣料之类,后来索性连这个钱也不出了,大臣只能是自掏腰包。

▲清朝文官官服

这就造成了同品级官员官服之间的巨大差异,有钱的可以选择规定等级面料中成色、工艺最好的,没钱的就只能选最差的了。可即便如此,清朝高级官员官服的规定等级面料也是价格不菲的!这对于一些清廉自守的官员无异于是一笔相当巨大的开销,有时候甚至有些无法承受。因为清朝的官服不只是一套衣服,什么朝服、吉服……是一大堆衣服,这些做衣服的钱都得自掏腰包。这还不包括顶子、朝珠这些附加物。一品官员朝服的东珠加红宝石顶子、吉服的红珊瑚顶子,再加上朝珠,没有上万两银子、起码也得几千两了……像和珅那样的官员自然是无所谓,可对“于青菜”这样的“天下第一廉吏”而言,就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了。

▲清朝官员顶子

久而久之,清朝居然派生出了一个特殊行业——官服租赁。什么意思呢?花钱租官服,升迁、贬谪或卸任之后,再还回去或者换更高、更低品级的官服。这类官员升迁之后如何处理官服基本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还给官服租赁店铺,重新租几套更高品级的官服。至于自己制作的官服,那就只能是收起来了……价格如此昂贵的衣服,除了和珅那样的主儿,恐怕没有几个人会舍得全部扔了,不是吗?晚清挽狂澜于既倒的曾文正公在交代身后事、分家产时就曾经提到自己收藏在家的官服,把这些衣服当遗产给分了。

▲曾文正公着一等侯补服画像

清朝规定,什么等级的官服用什么等级的衣料,升迁之后用原来的官服配新品级的补子是违制的、是要受罚的。因此,不要指望旧衣服换个补子继续穿。给兄弟子侄穿?那他们得达到这个品级,而且人家还得愿意捡二手货……新官上任,图的就是个吉利,有多少人会愿意去捡人家穿过的二手货?所以,清朝官员升迁之后,自己制作的官服基本也就是用来压箱底了,成了鸡肋一般的存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甚至不是食之无味,而是根本不能食!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画像

回答者:老泰迪讲历史日期:2020年03月31日

【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我是老泰迪】


必须留着!清朝“官服”留在身边租赁出去也是笔不小的收入!

举个例子:曾国藩为官非常节俭,节俭到了什么程度?据说他曾给弟弟们寄信: “我为官这么多年,啥好处也没捞,积蓄也不多,我只有一堆书,和不少官服,你们看着分吧!” 这里着重强调了“官服”,这是为什么? “官服”难道价值连城?

价值不菲,自掏腰包!

没错 ,清朝“官服”确实价值不菲,而且清朝多的是官员因买不起官服找同僚租赁的情况 ,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且往下看!

清朝为官不比其它朝代, 清朝官服都需要自掏腰包承担 ,也就是说, 皇帝只管提拔你,或者降职你,根本就不负责你的“官服” ;而这清朝的官服有多贵呢?举个例子, 官员帽子上的花翎便宜的上百两,贵重的上千上万都有可能,由此可见整套官服要花多少钱;

最最重要的问题是, 清政府要求官员们出席不同场合要穿不同官服,所以很多官员家里都备有不同的官服;再者考虑到换洗问题,同一种官服不得做个三四套? 而当时的清官不捞油水过得可谓是两袖清风(穷困潦倒),几个能拿出这么多银子的?

皇帝张张嘴,受赏自己做!

在清朝为官遇到最奇葩的情况是,我们可能都从影视作品里见过这么一种场面: 大臣事办得好,清朝皇帝非常开心,于是大手一挥,赏赐黄马褂一套 ;这里的重点在于被皇帝赏赐的黄马褂,可能大家都以为这黄马褂皇帝出钱赏赐,然而并不是, 皇帝只管张张嘴,黄马褂的制作只能时你受赏赐的人下去自己去做。

且不谈少数油水大的官,就说大部分捞不到油水的官员,为官却没有衣服咋办? 难道砸锅卖铁买一套吗?买一套之后带着家里人天天喝西北风? 并不是,大部分“穷”官都选择 跑到同僚那里借官服 ,借着借着慢慢在朝廷中又出现了一个“行当”, 租赁官服,这对于那些家里有十几套官服的官员而言,又是一笔不晓的收入!

其实题主问的这个问题老泰迪在史书上并未查到过多的解释,上述答案应该是比较接近的说法了!

结语:

因此清朝官员们在升迁时,旧官服一定是留着在,就算不留作纪念,那也算是一笔古代“不动产”收益了,而且它的价值永远不会降价,只要清政府还在台上,这“官服”就绝对有收益;这也很好理解为何曾国藩会将自己的官服分给自己的弟弟们了!

【看历史,长知识,欢迎关注 @老泰迪讲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回答者:麟开祥趾日期:2020年07月16日·怀远县委党校法学专业讲师、政法教研室主任

清朝官吏的官服都是官员自备的,不同的官阶有不同的官服,而且有严格的要求,否则就是僭越。

当官员升职以后,原来的官服就不能穿了,因为官服赋予了一种身份,就像现在的军服那样,一眼就能辨出谁的官大官小。

那么升职后的官服,在办公场所就不能穿了,但是去掉象征身份的补子去了,在后堂还是可以穿的,这对于一些清廉的官吏来说到时节省了一笔不小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