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何定义当前美中关系的性质,以及美中关系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美国两位专家有截然不同的观点。
中评社报道,在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一个播客节目中,“特别竞争力研究项目”的经济高级主管托宾认为,“系统性竞争”(systemic rivalry)比“战略竞争”(strategic competition)更能反映美中关系的现状,因为rivalry更能体现高风险和零和博弈的性质,但还没到双方必须展开殊死搏斗的地步。有时为了“救火”可以暂时搁置分歧,但由于相互不信任,很快又会回到rivalry的状态。
曾在特朗普政府中担任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主任的托宾宣称,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是因为美国行动迟缓,没有早点了解中方的“真正意图”。早在美国从接触转向战略竞争之前,中国就明确了其长期目标,即让中国成为世界主导力量,并且向世界显示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优于西方。美国没能充分理解美中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政治制度之间存在着根本分歧。
她一再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北京,认为美国希望通过帮助中国发展来改变中国的“梦想破灭了”。
昆西研究所东亚项目代理主任文哲凯(Jake Werner)指出,文哲凯认为,美中关系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地步,主要是因为曾经将两国联系在一起的自由主义经济一体化的全球秩序在2008年后逐渐崩溃,全球经济放缓,消费市场收缩,导致民粹主义和本土主义兴起。全球体系本身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两个大国同时成功。双方习惯于把自身的不利都归咎于对方而相互指责。
文哲凯“完全不相信”中国经济已经见顶,他认为中国着眼于高科技的经济转型,如果在分配公平性上处理得当,惠及多数人,很可能取得成功。他认为,中国执政党能“响应民众要求”,能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目标。
对于美中大国合作,托宾认为两国已经没有合作空间。文哲凯表示,从理论上讲,他对美中合作给双方带来巨大利益的潜力持乐观态度,但考虑到两国目前的对立状态有可能走向更严重的冲突,他对两国合作的前景感到非常悲观。
两人的观点代表着当前美国对华战略学界不同观念的两极,但考虑到当前的现实,托宾代表的“强硬派”观点占据上风。而且如果特朗普再度执政,曾经在特朗普政府中参与对华策略制定的托宾所代表的观点一定会大行其道。

对于如何定义当前美中关系的性质,以及美中关系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美国两位专家有截然不同的观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