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相信很多人对王土地的原型怎么死的和包头历史上我叫王土地的人物原型是谁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王土地的原型怎么死的和包头历史上我叫王土地的人物原型是谁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王土地的原型怎么死的

近日热播的电视剧《我叫王土地》,剧中的主要人物王土地,确有其人,就是以他的故事为原型,他的名字叫王同春。
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人的故事了。
一百多年前,正是这个人,在广袤的河套地区创造了生动流畅的传奇大戏,被人们称为“河神”。
一。“独眼龙王”
说起王同春首先说一说走西口。
“走西口”,约从明代中期开始,其出现于明末清初,直到清朝末年,前后经历了大约三百年的历史。
“走西口”不仅改变了成千上万“口里人”的命运,而且对于改善塞外人口结构,促进塞内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王同春,字浚川,乳名进财,清咸丰年1851年3月10日生,河北邢台石门村人。幼年家贫,五岁患天花,一目失明,外号瞎进财。七岁读私塾六个月。九岁随他族祖父王成远到塞外河套磴口及西山咀等处,习做鞍鞯鞭辔技术营生,与蒙古人相交易。他不喜欢学习鞍辔技术,反愿从事挖渠浇地一类劳动。1863年,他体力渐强,开始受雇为附近居民挖渠,两三年之后,又到临河,为别人挖渠,悉心水利,很有长进。
十八岁时,在万德源商号正式当渠工,并担任了渠头。此后,在改挖老郭渠时,王同春的意见往往胜人一筹,起了主导作用。
1881年王同春因学会蒙语便直接与蒙古人打交道,租得三合庙喇嘛地一段,自行垦耕。
光绪十六年,王同春把原刚目河附近的土地和渠道收买过来,于光绪十八年进一步开挖丰济渠,历经8年完成。他在光绪十七年开挖沙河渠,雇用口内逃来的灾民施工,历时4年完成。义和渠、沙河渠和丰济渠是王同春自己修建的3条干渠。同时,他还和别人投资合作开挖的干渠有2条,刚济渠和新皂火渠。
另外,王同春参与制定修建方案并指导开挖的干渠5条:
永济渠;通济渠;长济渠;塔布渠;杨家河渠。
到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王同春已经拥有干渠5条,支渠270多条,为开渠投资的工银约在1350万两之多,可灌水田7000多顷,熟田27000余顷。
这些渠道,经过历年的修挖和调整,到民国年间,已经成为河套地区的10大干渠。
凡是经王同春所开的灌溉渠,进水无不畅通,灌溉自如;凡是他人所开之渠进水不畅者,经他亲临指导或整修,都会畅流无阻。后套地区的黄河水利的强势开发,大大促进了当地农业的蓬勃发展。
1891年到1902年,晋、察、冀、陕等地遭遇大旱,王同春先后4次共调出粮食95000余石到各省救灾。
王同春修建大干渠和支渠的长度加起来就超过了4000公里,所动用土方无法计算。
在当时非常闭塞的塞外河套,在没有任何科学仪器设备的情况下,王同春这个只读了几个月私塾的汉子,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总结出来的土办法完成如此浩大而艰巨的水利工程,简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于是,人们给王同春起了个绰号,叫“独眼龙王”。
二。高超的测河技术
他白天竖起一根竿来,挂上一个白水斗子,到处插着,他用目测,哪高哪低,水向怎么流。
晚上他点上七八盏灯笼,人手下的人向四面八方走去,他站在一点往四面八方观测,然后骑上戴着铁链的毛驴,到了一点,钉上木桩作为记号,铁链留下的印迹作为河道。
平日里一到下雨的时候,越下雨越往外跑,骑上马到处跑,不是瞎跑,他是看水的流向,也叫做“瞅渠,”用他的一支眼睛在瞅,找坡度找水平,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事情。
经过多年反复观察,王同春得出一个结论:河套平原的特点是,西南高,东北低。
选定渠口位置之前,王同春必亲自沿黄河北岸反复观察,每天天不亮就骑马往黄河岸边走,边走边看,哪里高哪里低,哪里适合渠道转弯,哪里能够做闸,这些都在他脑海中不断地徘徊着。
独特的办法是,他勘测渠路时,不像别人爬在地上,两眼向前平视测量,而是将身体仰卧在平地上,头朝顺水方向,脚向引水方向挺直身体,头部向后观察来确定渠路。
在施工时,他晚间在准备开渠的线路上插上一排香火,从远处察看香火的高低,来决定所挖渠道的坡度。在由低处向高处引水时间,加大渠道弯道,利用水流三弯自急的原理,使水产生拥推力量向高处流去。
他所开的八道大渠都是从黄河西南“迎水”,然后向东北流去,弯弯曲曲,一直流向阴山脚下,进入乌加河,继而流入乌梁素海,然后南出西山嘴复入黄河,有进有出,灌排通畅。
王同春还沿乌拉山南麓动工修建了一条长达400余里的退水渠,能够将灌溉剩余之水直接退入乌梁素海复归黄河,堪称百利而无一害。
三。坎坷的人生
但是,作为一个靠兴修水利发家的封建地主,王同春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
当他的势力逐渐发展壮大时,就招兵买马,经常养有家丁数百乃至上千人,盘剥农工的事情时有发生。
为了修建水利工程,王同春一生中命运坎坷,先后数次诉讼,坐牢5次,5次坐牢都是因为开渠惹的祸,牢狱生活竟然长达11年之久。
王同春这个传奇“河神”的悲剧还在于,他无法摆脱生活的年代,尽管势力强大,仍旧受到清政府的盘剥与欺压。
1903年,清政府搞“实边”,强令王同春将所属之农田、灌渠交给清朝政府。迫于无奈,他将数十年所开凿的渠道和所置的田产一并交官。
1913年,地理学家张相文前往西北地区考察,途中,他看到河套地区竟然有如此完善的水利系统,非常兴奋,坚持要见见王同春。
张相文听他介绍了50多年来在河套地区治水的种种经历,认为这是中国难得的水利人才。
于是,在张相文回到北京后,立刻把王同春在河套治水所取得的成就,告诉了当时的中国政府农商部总长张謇,建议让总长张謇速请王同春进京,共同商讨开发西北和治理淮河的计划。
王同春去北京和张謇总长见面以后,谈自己治水的好多观点,深受张謇总长的欣赏,就把他聘为农商部的水利顾问。当时正是对淮河治理的一个投入时期,当时北洋政府想治理淮河,王同春就参加治淮委员会,因为治理淮河的经费是从比利时借来的,来自比利时和美国的水利工程师主张疏浚淮河的关键是要引淮河水进入长江,所以,王同春引淮河水直接入海的方案未被采纳。
王同春在返回巴彦淖尔的途中受到冯玉祥将军邀请,听他讲述有关开发西部的宏大计划。
1925年,冯玉祥的部队开进河套地区,修整道路,疏浚水道,开垦荒地。此时已经74岁的王同春协助冯玉祥将军的部队指导督察水利工程的修建。
1925年6月,王同春因病从黄河水利工地回家休养。
这个月的28日,一代治水的英雄告别人间。
在距巴彦淖尔五原城南5公里的地方,正在重修一座寺庙。
这座寺庙就是当年河套地区的人们为了纪念兴修水利而建造的,寺庙的名字稍微显得有点儿拗口:叫四大股庙。
据当地人回忆说,这座名字稍显古怪的庙宇是4个修筑黄河灌渠的人共同出资建造的。
王同春的事迹,被载入《剑桥中华民国史》《清史稿》。
著名作家冰心访问绥远,曾写有《二老财》一文,在文中,冰心称王同春为:“河套民族英雄”。
新中国成立的8年后,1957年,巴彦淖尔磴口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动工修建,吸收了王同春与河套人治水的丰富经验。这是迄今为止在河套地区修建的最大水利工程,也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闸坝工程。
遥远的沧桑岁月,诉说着积淀出厚重精彩的河套。那就是,河套人的精神,光照千秋、昭示万代。

返回目录

包头历史上我叫王土地的人物原型是谁?

王同春(1852--1925),俗名瞎进财,字浚川,邢台县东石门村人,他是我国近代黄河后套的主要开发者之一。王同春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商业地主家庭里。5岁时,因患痘,一目失明。

7岁入塾读书,因家境贫困,仅就读半年即辍学。之后随父谋生塞外,辗转于宁夏磴口一带,后被族叔王成收为嗣子。1881年(清光绪七年),王同春借银两租得蒙古某喇嘛地若干顷,自凿渠引黄河水浇灌。渠成,初名王同春渠,后改名义和渠。

之后,该渠继续北凿,越开越长,为便于经营,他就在名叫隆兴昌的地方,起筑房屋,后发展成为后套地区的五原县县城。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王同春在后套先后开凿了沙河渠、刚目渠、丰济渠、灶王河等渠。

扩展资料:

由张多福导演,林永健、齐芳、曾虹畅等联袂主演的地商传奇大戏《我叫王土地》反映了清末民初至抗战期间,河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地商兼水利专家王土地的传奇人生,一经播出就已获得超高的收视率和观众的支持。

由远及近,由民国时代的人物故事来映射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也成为观众叫好称奇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林永健扮演的王土地是清末民初的一位传奇人物,他用最原始的开渠方式引黄灌溉开垦河套土地,创造了“塞外江南”的富庶河套胜景,更使之被誉为“河神”。

虽然围绕着巨大的光环,但是这位传奇人物在光环下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的一面。

开垦土地带领百姓致富,为了勇敢抗日,这些压力层层的压在王土地的头上,但是却敌不过他的家庭悲剧——来自于他的不孝子王种子。从小被娇生惯养,专横跋扈,王种子已然成为当地的一带恶霸。

有不少观众在看得咬牙切齿的同时,又不由觉得,这俨然就如同当今的一个社会现象——“富二代”。可以说,《我叫王土地》在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也发挥了它的意义。

在最后的一场大结局当中,王种子的母亲最终抛弃了对儿子种种的溺爱,在面对着已成为汉奸恶魔般的儿子竟然死不悔改,威胁亲爹这个危机下,开枪打死了自己的儿子王种子。

家里唯一的儿子死了,最终,这个家庭支离破碎,王土地也心力交瘁,痛不欲生。但是爱国之心使然使他并没有倒下,毅然的加入到了抗日的大队伍当中去。

王种子的死去让这部戏的铁杆观众大为叫好,但是随之同时却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中。王种子固然可恨,但是也不得不使他们联想到了家庭问题。过度的溺爱酿成了王种子最终的悲剧,而在面对着和自己家庭利益冲突的同时,谁又能去真正的做到大义灭亲。

王种子的扮演者曾虹畅表示,虽然这是一个悲剧形象,但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正面的意义。逆子虽然可恨,但是他们其实也很需要关怀,更渴望被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曾虹畅更觉得,通过自己的艺术塑造能使得社会认知并重视这个问题,也倍感荣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同春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