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家栋 编辑/高莘)
在近日加拿大计划效仿欧盟、美国对中国电动车施加高额关税之际,英国却选择了与前者全然不同的做法与态度。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8月27日发布评论表示,与美国或欧盟不同,英国目前对中国汽车仍保持欢迎。
该评论列举了英国与其他“西方国家”背道而驰的原因:
首先,对于英国普通家庭来说,人们倾向于更实惠的汽车,降低出行成本无疑能够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尽管电动汽车在现阶段仍比燃油车昂贵,但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此外,加速电动汽车的普及对英国政府的去碳化目标也至关重要。
《经济学人》还指出,这些论点同样适用于美国和欧盟,但多数西方国家都在借助保护国内汽车制造商的借口,对中国汽车实施高额关税。
该杂志在谈及英国的贸易政策时,采用了“幸好”一词来赞扬英国新工党政府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欧美的保护主义手段。
《经济学人》
今年7月,便有英媒报道,英国商业和贸易大臣乔纳森·雷诺兹表示英国目前不会效仿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
作为最新上任的工党部长,雷诺兹称自己在七国集团(G7)贸易部长会议上,已经与欧洲同事讨论了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决定。他认为虽然有一定的担忧,但并不打算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调查。
彼时,英国卫报等媒体就曾给出自身的观点:中国电动汽车带来的机遇大于威胁。
据此前英国议会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电动汽车在英国汽车市场所占份额仅为3%左右。
这也意味着,英国电动汽车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早些时候,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首席执行官迈克·霍斯表示,英国消费者当前对于电动车仍受到消费动力不足、价格相对较高、公共充电设施较少等因素影响。
与电动化市场低迷相对应的是,英国在减碳政策上显得尤为坚决。作为英国的五大先进制造业之一,同时也是英国主要出口商品之一,汽车制造业的转型尤为受到政府重视。
去年11月,英国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宣布,政府将从2025年起,在5年内为英国先进制造业提供45亿英镑(约424.8亿元人民币)资金,其中20亿英镑(约188.8亿元人民币)资金用于汽车产业,加速汽车向“零排放”转型。
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
霍斯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近年来一直加快发展电动汽车产业,体现出明显的规模优势,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入不仅将为英国消费者提供更多物美价廉的选择,同时也有助于英国推动去碳化目标。
尤其随着近年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布局的加速,其带来的影响力也令欧美国家印象深刻。
英国《每日电讯报》在今年年初的报道中提到,比亚迪和名爵等中资品牌正在英国推出售价约2.5万英镑(约23.6万元人民币)的电动汽车,尽管这个价格远高于中国国内市场的售价,但已经比当地的MINI电动汽车便宜约5000英镑(约4.7万元人民币),比特斯拉Model 3便宜1.5万英镑(约14.1万元人民币)。
不止于价格,在营销层面,中国电动车企在英国布局速度也在提升。今年7月,位于英格兰西萨塞克斯郡的古德伍德速度节上,包括名爵、荣威、仰望、红旗、奇瑞等在内的众多中国品牌纷纷亮相。
古德伍德速度节上的MG(右) MG官网
比亚迪、长城、蔚来等品牌则积极在英国进行着营销、渠道布局并积极在当地打造品牌与产品口碑。其中,去年3月刚刚进入英国市场的比亚迪,已在伦敦、曼彻斯特、爱丁堡、贝尔法斯特等英国各大城市开设超过30家门店,比亚迪海豚还斩获由英国最权威购车推荐网站carbuyer评出的英国2024年度最佳车型及最佳小型电动车。
在此前提下,英国消费者也正逐渐认识到中国电动汽车的吸引力。
据欧洲汽车销量显示,中国品牌在英国新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比约10%,而5年前这一比例仅为3%—4%。
《经济学人》还称,如果叠加中国在电动汽车产业的优势与吸引力,上述数据还远远被低估。诸如达契亚等不少外资品牌目前已经将大多数电动车的生产转移至中国。根据汽车研究公司Jato Dynamics的数据,目前在英国注册的电动汽车中有22%是在中国制造的。
除了政府的开放态度,英国工商界人士也不愿放弃与中国合作的机会。
今年年初,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就曾表示,英中可以在脱碳、可再生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加强合作。他还直言,中国是电动车领域的一大领军者,将给英国带来机遇。
当然,部分英国媒体也指出了英国与其他西方国家采取不同对华策略的另一种可能性。这些媒体认为,作为重要的出口市场,英国或担心加征关税会导致与中国的全面贸易冲突。
这让在鲑鱼、威士忌、汽车等领域与中国有着深度贸易往来的英国不得不思考如何处理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而从结果来看,英国政府目前对于中国电动车的亲昵态度,的确展现出了其与部分欧盟国,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全然不同的一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