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对于深度游西湖之岳王庙导游词和湖南南岳大庙导游词,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深度游西湖之岳王庙导游词和湖南南岳大庙导游词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深度游西湖之岳王庙导游词
深度游西湖之岳王庙导游词打样稿@铁山青士(笑独行)[编述]
2020年12月,有一位游客网友在百家号上发帖说:“去了西湖岳王庙,我终于明白了两件事,一件是‘莫须有’到底是什么意思,另一件则是岳庙为什么会被称为岳王庙。”了了我看到了感觉很好笑:一方面是觉得这岳庙真是了不起,居然能让这位游客网友“明白”这么重要的“两件事”;另一方面是很纳闷,这“两件事”固然重要,可是为什么一定要进了岳庙才能“明白”呢?西湖的朋友,欢迎你来看望民族英雄岳飞!这里是岳庙,在西湖的西北角,背靠栖霞岭,面对曲院风荷。
说是岳庙,其实这里的真正“主角”是岳飞墓,岳王庙只是附属建筑。岳王庙的前身是“褒忠衍福寺”,建造于南宋嘉定前期,是在原来的智果观音院基础上改建的。当时距离岳飞被权奸秦桧等害死已经八十年了。话说岳飞害在小车桥畔的大理寺风波亭后,还是一个名叫隗顺的狱卒冒着生命危险,背出他的遗体,偷偷埋在了钱塘门外的九曲丛祠。这小车桥的位置在现在的庆春路西段,而九曲丛祠则在原来的众安桥小学位置上。隗顺的“隗”就是左边耳刀右边鬼,读音跟伟大的“伟”相同。
岳飞被害后二十一年,南宋第二任皇帝宋孝宗为岳飞昭雪,把岳飞的遗骸迁葬到了栖霞岭南麓;随后,宋孝宗又在武昌为岳飞建造了一座“忠烈庙”。元代初期,杭州地方官李全在重建岳庙时,在坐北朝南的正殿之外增建了东西配殿,用来供奉和祭祀岳飞的部将张宪和牛皋,张宪同时是岳飞的女婿,与岳飞同时被害,牛皋是岳飞被害五年后去世的。岳庙在明代初期也重建过,明代中期修复时改名为“忠烈庙”;清代曾经五次修复岳庙,其中,嘉庆前期浙江巡抚阮元修复岳庙后,改门楼匾额为“岳王庙”。
阮元的依据是,宋宁宗在建造岳庙前十年曾经追封岳飞为鄂王。为什么是“鄂王”呢?因为岳飞四次北伐中有两次是从鄂州(也就是武昌)出发的。现在的岳王庙基本上就是阮元修复后的格局,大致由忠烈祠、启忠祠和墓园三个区域组成。其中,忠烈祠区域由忠烈祠正殿和东西配殿以及门楼等组成。门楼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建筑,正对岳湖,坐落在十层台阶的台基上,面阔五间,前后出廊,外檐悬挂黑底鎏金的“岳王庙”竖匾,两侧带撇山影壁墙(也就是八字影壁墙),巍峨庄严,门楼与忠烈祠正殿之间有一条23米长的青石板甬道。
院内西南角有一座倚墙而建、六柱五面的单檐攒尖顶半亭(也就是少了两柱三面的八面亭),叫精忠柏亭,据说是在暗示南宋只有半壁江山。亭内陈设着八段柏树化石,传说那是风波亭畔一棵大柏树的精魂,那棵大柏树在岳飞被害后突然枯萎,随后僵而不倒长达六七百年,直到清代嘉庆年间才毁于兵火,因此,后人称它为“精忠柏”。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实际上跟“精忠柏”毫无关系,只是晚清的官员和学者用来寄托念想的柏树化石。
忠烈祠正殿也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建筑,坐落五层台阶的台基上,而台基又构筑在八层台阶的高台上,面阔五间,进深五间,飞檐翘角,宏伟庄重。外檐悬挂的“心昭天日”横匾是叶剑英元帅题写的,殿内正中是1979年重塑的岳飞戎装坐像,坐像高4.75米,雄姿英发,正气凛然,坐像上方悬挂着集岳飞手迹的“还我河山”横匾,东西两壁上摄人心魄的“尽忠”和“报国”四个大字是明代嘉靖早期莆田书法家洪珠的手笔。不是“精忠报国”吗?怎么写成“尽忠报国”了?根据《宋史》记载,岳飞投军时,岳母在岳飞背上刺的字就是“尽忠报国”,这四个字是到了清代章回小说《说岳全传》里才变成“精忠报国”的。殿后内壁上有1981年创作的九幅大型彩色壁画,记录了岳飞气壮山河的一生,其中包括岳家军在第四次北伐中取得“郾城大捷”,乘胜进军只离北宋汴京(也就是开封)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创造了我们熟知的成语“直捣黄龙”。你知道“黄龙”二字的意思吧,它指的是金朝腹地黄龙府,位置在现在的长春附近。
忠烈祠的西侧过去是启忠祠,正殿供奉岳飞父母像,东配殿祭祀岳飞的五个儿子,其中长子岳云是岳飞的养子,也是与岳飞同时被害的,西配殿祭祀五个儿媳和一个女儿,现在那里是岳飞纪念馆,纪念馆里本来有一尊铜铸的岳飞立像,后来改立在岳王庙门楼与碧血丹心牌坊之间了,你在没进岳王庙之前应该已经注意到了吧。纪念馆前的半月形水池是仿照孔庙特有的“泮池”形制建造的(“泮”字就是左边三点水右边一个“半”字,跟叛徒的“判”一个读音)。所谓“泮池”,就是“泮宫”(也就是官府学宫)的水池,过去通常栽种水芹,因为学子有采摘水芹插在帽子上象征长于文才的仪式,所以学子又被称为“采芹人”。
墓园坐西朝东,东头是“尽忠报国”随墙影壁,西头是岳飞墓,岳飞墓的左手边是岳云墓,都是1979年仿照南宋风格恢复重建的,墓前甬道两边的石虎、石羊是南宋遗存,石马和石翁仲是明代遗存,墓阙下有四尊反捆双手、向墓跪立的铁铸人像,那就是害死岳飞的四个“坏蛋”,正面从右到左依次是秦桧夫妇和张俊、万俟卨。这最后一个“坏蛋”是复姓万俟(莫其),单名一个卨(蟹)字,这个卨(蟹)字有点难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墓前甬道的南北两侧走廊里一共陈列了一百二三十块诗文碑刻。
其中,最出名的是相传为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明代中期诗人赵宽手书的岳飞《满江红》词,还有明代中期大书画家文征明的《满江红》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的《满江红》词千古传诵,不说了,文征明的这首《满江红》词也非常值得品味,上阙中有两句是“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这是感慨岳飞被害;下阙中有两句是“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这是说岳飞被害的根源是宋高宗害怕被金兵俘虏的宋徽宗、宋钦宗回来,然后他自己就没地方安置了。
你会觉得岳王庙在西湖的湖光山色中有点“违和”吗?相信你不会。因为清代大才子袁枚早就说了:“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幸亏有岳飞和于谦这两位保家卫国的“太子少保”,天下人才懂得敬重西湖了。于谦你也知道吧,他是明代中期一位号称“救时宰相”的兵部尚书,曾经在皇帝明英宗“御驾亲征”蒙古瓦剌部被俘虏后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率领北京军民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于谦是正宗的杭州人,他跟岳飞一文一武,共同守护着美丽的西湖。于谦祠和于谦墓就在杨公堤西侧的三台山东麓,距离花港观鱼不远,方便时你也不妨去看望一下他。好了,岳王庙我就介绍这些吧。
(2021年4月26日)
附注:该导游词系为杭州杂货电了了导游编纂之《西湖核心景点导游词》第11篇。正文计2495字,大约是十二分半钟的文字量。
湖南南岳大庙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南岳衡山观光旅游,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参观有“江南小故宫”之称的南岳大庙,并很荣幸能和大家共度一段美好时光,祝大家游得开心,玩得尽兴!
各位团友,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宫殿式古建筑群,就是有名的南岳大庙,位于南岳古镇北端,赤帝峰下。它是一组集民间祠庙、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及皇宫建筑于一体的建筑群,也是我国南方及五岳之中规模的庙宇,占地面积9850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地方志有记载的大庙最早建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历经宋、元、明、清历朝各代六次大火和十六次重修扩建,现存建筑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重建,它是仿照北京故宫建的宫殿式的古建筑群,因此有“江南小故宫”之美称。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由棂星门、奎星阁、正川门(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九进、四重院落组成。东边有八个道观、西边有八个佛寺,中轴线上则是儒家的建筑风格。虽然儒、释、道三教信仰不同,追求各异,但他们长期以来友好相处、共同发展、同存共荣。儒、释、道三教共存一庙,这是我国乃至世界庙宇中的。早在明清时期,大庙就以其出色的木刻、石雕、泥塑被誉为“江南三绝”。同时以八百蛟龙为特色,无论殿宇的梁柱、屋檐,还是柱基、神座,乃至门框、斗拱,神态各异的蛟龙,随处可见,原来这里自古就有八百蛟龙护南岳的传说。
我们现在所站的这座石拱桥,叫“寿涧”桥,桥下是寿涧水,盛传“取岳山之水可以延年益寿”,因为南岳是寿山、寿岳,所以这座桥,是因水而得名的。相传,如果谁能三步跨过这座桥,便可长命百岁。
各位请抬头看看大庙的正门叫什么门?有谁能认出第一个字来?(停顿)这位小姐说对啦,念“灵”字音,有好些人认不出此字,这也难怪,因为用这个“棂”字冠以庙门的很少见。不知诸位是否去过山东孔庙,孔庙的正门即是棂星门,其实,在中国也只有这两处“棂星门”。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棂星本是28宿之一,叫天田星。据《星经》记载:门以“棂星”命名,意思是人才辈出,为国所用。因此,一般的庙宇绝不可用“棂星”来命名。要用“棂星”冠以庙门,必须达到三个很苛刻的要件:第一,是规模较大、气势宏伟的庙宇;第二,必须是人才辈出的地方;第三,须皇帝下诏书。达到以上三个条件才能建棂星门,可见,我们南岳确实是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凡是出入此门的人,都将成为祖国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才。请各位仔细看看棂星门的对联,看有谁能将它正确念出?这位老先生念得很准:棂环卐字,槛绕回文,仰台阁辉煌,是谓仙宸帝阙;星敛贪狼,风仪和凤,喜山河奠定,同游化日光天。这是副老联新刻的联语,它高度赞扬了大庙佛道并存及建筑规模之辉煌和祖国形势之大好。在棂星门上方的汉白玉碑上,有金光闪闪的“岳庙”二字,是衡山学者康和声所书。门原是木结构的,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才换成花岗石门,门高和宽均为20米,厚1.1米,是我国现存的、最宽的石质牌坊大门。牌坊上的坊顶,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大家想想看这是个什么呢?对啦,是颗石印,象征南岳圣帝的玉玺,寓示着南岳庙至高无上的地位。门前这两只古朴大方、形态逼真的石狮(西边一只为雄狮戏珠,东边一只为母狮戏仔),常年蹲在这里,喜迎四海嘉宾进入这吉祥之门。
各位朋友,请跟随我一起循着昔日皇宫贵族的足迹迈入棂星门逐一参观游览。跨入棂星门,即是一个翠柏夹道、古树参天,绿草如茵的庭院。院内左右有水火池(俗称放生池),两边有东西碑亭。东亭中置有明成化年间尚书商辂撰写的《重修南岳庙记》碑刻;西亭中置有宋代范纯仁撰写的《祭衡岳文》碑。
前面所见的这座古朴典雅、精致玲珑的楼阁叫奎星阁,又名盘龙亭,此为大庙的第二进。它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积139平方米。大家看到,阁楼上有“戏台”二字,的确,这是湖南省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戏台。为何称为“戏台”呢?据说历代帝王天子或朝庭命官来岳祭拜岳神时,地方官员都要请一些戏班子和民间艺人前来演唱,以增添喜庆气氛。戏台基座上有四个大铜钱孔,这些铜钱孔起什么作用?它们起扩音的作用,同时也象征着国富民强,国泰民安。如今回首看看戏台两侧保存下来的“静听之”、“细思之”的题字,实在令人感慨万千。在戏台的中央顶部,有一条巨大的木雕盘龙,由香樟树雕刻而成,雕刻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而且还会转动哩!故此亭又叫盘龙亭。
既是戏台,又名盘龙亭,那为何称“奎星阁”呢?大家清楚,魁星乃文曲星之首,《孝经》记载:“奎主文章”,后人进而把奎星演化为文官之首,主管文人学士成败命运。在三楼阁顶内原塑有一尊右手执笔、左手捧斗、形态森然的奎星塑像,以示崇文之意。相传谁被他点中,就会连中三元,即古代科举答案中的解元、会元和状元。现在有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都带着子女前来这神奇的奎星阁祭拜,希望能如愿以偿。
阁楼两侧有钟、鼓二亭,左边钟亭原有一口九千斤重的大钟,右边鼓亭原有一个直径2米的大鼓,据传钟鼓齐鸣可以镇住洪水,使龙王不敢兴风作浪,以保国泰民安。
眼前这座很象一个“川”字的三个半圆形门叫“川门”,也叫正南门,是岳庙的第三进,门洞高15米,全由青砖砌成,川门分为正川门和东西川门。正川门在古代时只有帝王天子和朝庭命官才能通行,平民百姓,只能走东、西川门。门洞上原有一栋造型别致,四周有棂窗的大阁楼,可惜在1944年被日军炸毁,后来整修成平台,登上平台可以俯瞰大庙全景。现在我们所见的阁楼为1997年重建。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