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8日报道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9月2日刊登题为《为什么欧盟永远也不应成为一个军事行动主体》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天主教大学政治学教授雅各布·格里吉尔。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需要军事上强大的欧洲盟友,它们要在东边和南边守住欧洲的边界,抵御两个方向的威胁。但在军事事务上增强欧洲色彩的愿望不太可能促进欧洲的安全。相反,这个愿望因为两个原因反而可能是有害的。
首先,欧盟27个成员国没有共同的威胁评估。在安全政策的目的和手段的看法上存在分歧,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弱化效果的妥协,或者将资源低效地分配在27种目标上,这是布鲁塞尔的惯常做法。其次,即使欧盟确实设法实行一种认真的防务政策,也不能保证发挥有力作用。因此,一个将防务问题纳入进来的更紧密联盟可能并不一定会改善这块大陆的安全。
欧洲没有共同的威胁评估,这一点既不新鲜,也不令人意外。罗马担心来自北非的移民,而华沙关注的是俄罗斯的威胁。巴黎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利益并不在柏林的考虑范围之内。无论欧盟的机构多么高效,这些深层分歧都无法回避。出于地理、历史、国内政治和其他许多原因等显而易见的事实,对威胁的看法仍将是多种多样的。
由于这些大相径庭的优先考虑事项——不仅仅是在外交政策方面——欧盟制定了一系列含糊、时髦甚至荒谬的政策目标,它假定欧洲是一个和平的大陆,有充足的资金来追求各种远大的抱负。例如,欧盟委员会过去几年的首要任务是推动欧洲绿色协议,这是一个耗资巨大且存在经济风险的项目,其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不让任何人和任何地方掉队”。
将欧盟提升为一个安全行为主体不利于欧洲大陆稳定的另一个原因是,欧盟的一些个别成员国可能会推动整个联盟奉行绥靖的大战略。
有着重商主义的悠久历史且相信“通过贸易带来改变”的德国,可能更愿意与对手们不断接触而不是展开竞争。即使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对俄罗斯采取出人意料的强硬立场,法国也有着以各大国协调一致的方式与俄罗斯打交道的更悠久历史。柏林、巴黎及其在欧盟中的支持者可能把与莫斯科的冲突归咎于欧盟前沿国家所谓的好战性,而非俄罗斯复燃的帝国野心。
因此,全欧盟范围内的安全政策可能最终不及欧盟27个部分的政策加起来的效果,因为这可能让主张绥靖政策的集团有权否决倾向于采取更有力的防务政策的中东欧国家的决定。
迄今为止,种种迹象并不令人鼓舞。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欧盟无疑已经设法腾出一些资金用于训练乌克兰士兵和购买武器,这是欧盟首次在战争中武装一个国家。但是,从这些小打小闹的举动到成为一个重要的安全行为主体还有很大的距离,这需要一致的战略愿景和政策连贯性,只有通过集中决策和压制不同的国家观点才能在欧盟层面上实现。
即使欧盟采取认真的防务和安全政策,它可能也不会获得真正需要的东西来威慑和打败俄罗斯,或者稳定更广泛的地中海地区。
因此,跨大西洋关系面临的最大威胁并不是华盛顿将不那么支持欧洲,而是欧洲将回避威慑,放弃跨大西洋大战略,并寻求与美国的对手和解。以欧盟为中心的安全政策将大大增加这种结果的可能性。
一个在安全问题上仍然各自为政的欧盟——成员国继续根据各自的国家安全关切作出独立决定——更有可能加强威慑,并维持欧洲的跨大西洋倾向。至少,从北欧国家到黑海,有一个牢固的国家集团,这些国家已经达成一致,认为有必要加强军备,威慑克里姆林宫,并与美国保持紧密联系。欧盟的中央集权可能弱化和推翻它们强有力的防务政策。
保留一个不需要大规模部署美军和不断消耗稀缺资源的坚定的欧盟前沿地带,符合华盛顿的利益。如果美国继续把赌注押在个别盟友身上,则更有可能实现这一结果。(编译 刘晓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