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关注:中国法院的裁决对比特币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的行动最近给比特币带来了"积极"的消息。香港似乎已经接受了加密货币交易所,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受监管的平台。一些人认为这代表了中国对比特币的支持。
随后又有消息称,上海一家法院似乎正在确认比特币是一种独特的数字货币。媒体链接到了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官方账号在微信上发布的一篇报道,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一波反响,孙正义的一条推文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这一话题。
报告的背景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系统中的第二级法院,其任务是处理地方问题,并作为"基层人民法院"的上诉法院。它们通常分布在所有地级市。中国的法院系统与美国的法院系统有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每个城市的案件都会给法院带来不同的影响。
因此,虽然纽约南区法院以"监管"华尔街而闻名,但在北京和上海这两个中国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很可能会出现因加密货币和比特币而引发的纠纷。
这就是法院为什么要做这份报告的背景。北京仲裁委员会是一家专注于法律仲裁的非营利机构,它也在2020年发布了一份类似的报告。
中国有关加密货币和比特币的法律主要由这部分法律的行政实体起草,即中国中央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本报告通篇引用了它们在2013年、2017年和2021年发布的监管通知。2013年和2017年的通知涉及中国人民银行禁止国内银行进行比特币交易,而2017年的通知则禁止首次代币发行。2021年的通知是对这两个通知的重申,明确指出中心化交易所正在进行非法金融活动。
这份报告并没有什么不同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如此分析比特币,与之前的报告类似,基本就是描述了中国关于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的现状。也就是说,将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使用通过多种方式被认定为非法,多家法院对加密货币监管通知的总体框架进行了如下形式的解释:
1-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比特币不是货币,中国不允许将其作为货币使用。这包括人们之间的加密货币交易。由于这种行为不合法,因此国家不会积极阻止,但你可能无法在法院系统中找到无效合同/付款的追索权。对于特定情况下的使用是否与这种"非法"使用有关,不同的法院有不同的判决。
2-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被视为商品/财产,受中国法律保护,不会被没收。中国法律并不阻止比特币的流通和持有。如果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政策没有重大转变,法院很可能会继续将构成中国比特币法律核心的监管公告的广泛范围解读为保护比特币的所有权。
第一节的前三段引用了2013年、2017年和2021年的监管通知,以及对国内金融机构比特币相关结算和关闭中国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一般禁令。
这里的问题并不在于比特币在某些情况下是否非法,而是法院如何处理这种新资产的保管问题,以及可能需要借助第三方来处置比特币有价值但非法使用的"尴尬"。
第二部分根据上述监管通知,强调了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在货币意义上的使用的非法性。最后一段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努力理解如何将比特币作为商品的过程中,法院艰难地得出了一个定义:商品是由社会劳动生产出来的,比特币的独特性和不可重复性为其提供了有别于其他加密货币的运作空间。
最后几节强化了比特币作为商品在具体案件和决议中的特殊性。美国及其将比特币作为商品处理的做法被作为先例引用。最终,比特币作为财产的属性"不可否认"。这也就是中国法学界众所周知的一条诉讼路线。
不断演变的差异
这份报告令人兴奋的一点,是它如何将比特币与其他加密货币区分开来。从全球范围来看,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并不寻求监管比特币,因为它认为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比其他代币和加密货币更彻底。在加里-根斯勒的领导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对以太坊的打击也变得更加强硬。国家当局认定比特币与众不同确实很重要。
这是这份报告中最突出的部分。虽然这只是一个相对较低级别的法院对中国应该如何执行比特币法规的解释,但它可能是更重要的全球转变的一部分,即把比特币视为真正独特的、独立于以太坊的货币,更不用说其他加密货币了。
黄杰10月24日福布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