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美建交45周年招待会在京举行,王毅外长出席并发表致辞,重点指出,在当前的形势下,中美合作的必要性没有减弱,而是更强了。无论是对于中美还是对于世界而言,中美合作,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认真解决的必答题。
【王毅外长出席招待会并发表致辞】
这句话再度表明,我们一向是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视角去全面、辩证地看待中美关系,不会像美国那样,基于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落入中美地缘政治“激烈竞争”的话语陷阱。
这里补充一句,代表美方那边发表致辞的,不是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而是临时代办米德伟。他的发言也是中规中矩,只说美国愿意继续落实中美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推动双边关系稳定发展。
从中我们也能看出,对于中美关系建交45周年这么一个特殊的节点,美国的心态有些微妙,整体而言,还是可以概括为患得患失。
同样是派代表在招待会上发表致辞,中方这边,是王毅外长出席,规格可以说非常高,体现了我们对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视程度。
而美国那边,就比较低调,不想表现得过于上心,以免对外界释放容易被误读的信号,干扰到拜登政府既定的对华战略方针。
【王毅外长给美国出了一道中美合作的必答题】
我们之前讲过,中美建交45周年之所以特殊,并不是因为“45”这个数字本身有什么深刻的内涵,而是在过去的一年里,中美关系起起伏伏,经历过低谷期,最后又通过密集的外交努力重新走向缓和。
这种趋势,在今年能否得到延续,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毕竟中美的体量实在太大,双边外交关系出现一点点风波,对于国际地缘政治格局,都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
当我们谈到中美合作,也不仅仅指发展经贸关系这种狭义上的合作,也可以是在地区事务上的合作。中美都是世界性的大国,是全球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环。
双方历史文化传统虽然有差别,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不能放任分歧定义双边关系,要争取做到求同存异。
王毅外长也说,中美关系最根本的基石,就是和平。中美两个大国,如果能做到不冲突、不对抗,就能为国际社会带来难能可贵的和平红利,为双边乃至于多边合作,营造良好氛围和有利环境。
【美国是中美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
特别是,巴以冲突、乌克兰危机两大地区热点正在牵动国际安全格局。亚太这边,虽然局势也不能说是特别乐观,朝鲜半岛近段时间状况频出,中美在台海、南海方向的博弈也一刻未停。因此风险因素始终存在。
但就目前的局势而言,亚太地区的安全局势,已经与中美关系的走向深度锚定。因此,中美能否保持战略定力,用对话缓和矛盾,将成为重要命题。
同时,我们也要重点提防,美国的不稳定,对中美关系潜在的负面影响。
去年,就是因为一场无端的“气球风波”,美国两党的失态与炒作,让双边对话一度陷入长达三个月的沉寂,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原定的访华行程,只能是不了了之。
这也给全世界提了一个醒,那就是美国的政治生态,决定了在中美关系发展中,往往扮演的是一个“不争气”的角色。
【美国无法超越自身的局限性,但依然要按照中方给出的三原则办事】
而且2024,还是美国的选举年,可以预见的是,美国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将在各路政客不遗余力地炒作之下,被不断放大。难免对中美在建交第45周年的各种外交互动造成负面影响。
进一步说,即便拜登竞选连任失败,他能否守好最后一班岗,对于中美关系仍然有积极意义。
不过在这方面,我们也没必要指望拜登政府能够超越美国政治的局限性。在中美关系中,中国只需要做好该做的事情,就是仁至义尽了,对美国,还是该见招拆招的。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美国与中国打交道,必须遵守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三大基本原则。
【中美关系,中方要做到见招拆招】
美国政府如果做不到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在中国周边地区频频制造挑衅,无端拆解中美经贸合作,中美关系就很难实现平稳发展。
而随着中美关系不断重复起起伏伏、螺旋下降的历史周期律,美国在中方这里的外交形象,同样也是螺旋下降。而想要重启对话,就要付出更多的外交努力。
美国想通过卖弄强硬,在中美关系中占据主动权,但这种做法,反而会让自己陷入十分被动的处境。毕竟,随着中美综合国力的此消彼长,双边关系的底层逻辑也在出现深远的变化。美国的一厢情愿,并不会改变这一基本事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