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欧盟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只剩最后十几天的时间,中欧的前八轮磋商仍未能达成共识,为更好地了解欧盟的想法并传达己方诚意,中方邀请欧方来华谈判,欧方迟迟不接下邀请函,中方这次不等了。
中欧暗流涌动的关税磋商至今已经进行了8轮,17日,商务部介绍谈判进展,目前的情况仍然是不容乐观,发言人何亚东介绍称“中方已展现最大诚意和灵活性”,可欧盟的反应却令人大失所望,不仅从始至终都没有积极回应涉及中欧业界核心关切的问题,就连中方邀请欧方技术团队来华进行新一轮谈判,欧盟也是“已读不回”。
中欧正在艰难磋商,欧盟绕开中国官方代表,私下与部分企业展开接触,想根据不同品牌或者不同车型单独定价,企图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本身就动摇了谈判的基础和互信,给双方磋商带来了干扰,也是不尊重中国的体现。若是真让欧盟谈成了,还会出现以双重标准甚至多重标准区别对待企业的问题,不仅不利于中方的管理,而且会在中企内部造成恶意竞争的现象,破坏中国车企整体蒸蒸日上的难得局面。有鉴于此,中方对欧盟予以了提醒和警告,还邀请欧盟尽快派技术团队来华进行下一阶段的面对面磋商。
据何亚东所言,欧盟至今未给予答复,不仅如此,欧盟更倾向于“边打边谈”。当地时间1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即使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的关税生效,与中国的谈判仍将继续。另外,她还提出了三个异想天开的条件,价格承诺要,中企也不能撤资,中方还得用别的“补偿”来代替加征关税。用她的话说,只有上述问题都谈成功了,一切才算谈妥。
以上种种行为表明,欧盟压根儿没有和中方进行谈判的诚意,因此中方发动了第二波反制攻势。在介绍中欧磋商进度时,何亚东提到,“中方正在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将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后,慎重作出决定。
对于反制欧盟,中方的态度一直非常谨慎,单就对欧盟白兰地征收临时反倾销税,中方就三番两次进行了敲打和警告。现在商务部虽然提到了对大排量燃油车加税的可能性,但不到万不得已,中方一定不会真正采取措施。
回到加税本身,欧盟对中企发起调查并非应业内申请,还遭到了法国干邑地区葡萄酒商、爱尔兰乳制品行业和德国车企的猛烈抨击,这表明调查过程中并未充分参考汽车行业的意见,也暗示了真正的受益者并非本土汽车行业。加征关税能否为欧洲车企带来长远利益,暂且还是一个问号,但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也是近在眼前的,若到了十月底,中欧谈判仍无进展,中方的后续反制恐怕会陆续出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