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者:永州市六哥日期:1小时前

据我个人

对军史认知苏联军队采用波波沙冲锋枪进行冲锋。日军没有使用冲锋枪,仍然采用步枪进行近战。同样是进行集团冲锋,波波沙冲锋枪使用的 7.62 毫米子弹要远优于日军使用的 6.5 毫米友坂步枪子弹。

沙俄从一战前就已经开始装备冲锋枪,历经一战、内战、苏波战争的检验后,苏联已经完全把冲锋枪融入到步兵分队、支援分队中。日军直到二战末期,才开始装备百式冲锋枪和一式冲锋枪,并且数量极为有限。

作战方式不同。苏军步兵在战场上通常分散在广阔的战线上,步兵班的阵地也不是像日军那样紧靠在一起,而是相隔几十米,这样对于习惯密集冲锋的日军来说,不便于发挥白刃战的威力。

回答者:海事先锋日期:2021年03月24日·军事评论员

因为“昭和”男儿对自己的体格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和老毛子肉搏,那除非是原子弹炸晕了。

二战时期的日本其实是很困顿的,别看他们耀武扬威,张嘴闭嘴就是“大东亚共荣”,动不动就要宣战美苏,其实日本国内经济已经彻底崩溃了,这可不是说到了崩溃边缘,而是已经彻底的崩溃了。战争后期,日本军队从民众手里把锅碗瓢盆收集起来,用来锻造信浓号航母(7万吨排水量),结果几万人的锅碗瓢盆在美国海军那里也就是2条鱼雷就给炸沉了。

图为苏联T34-85坦克,这是日军没有对付过的“重型坦克”。

图为二战中的日本坦克“耻辱”一幕,日军94式轻坦被美军谢尔曼中型坦克给背走了,要知道,谢尔曼在欧洲战场上也不过是德国坦克很好对付的一个“易拉罐”而已。

日本的经济状况不好,本来贫瘠的土地也种不出来什么东西,为什么日军总是喜欢掠夺占领区?那就死因为他们的士兵也饿,也吃不饱饭,战争后期的日军,经常因为断了后勤不得不发起“绝命冲锋”。原本,日本的军人体格就小,二战时期是以“矮”著称的,38大盖步枪都比人高一半,结果吃的又供应不上,士兵的身体状况很不好。

图为T34-85坦克,苏军进攻关东军时期的主力战车。

要说和我们拼刺刀,其实日本士兵也不是都愿意,只是一部分还持有“武士”观念的士兵,也为了省点子弹,还是能拼一拼的。但是在体格高大、力气大的苏联士兵面前,日军还是刻意的避免近战,毕竟自己的体格是真不行。其实对美国也是一样的,日军如果不是被逼到了极限,是不会断然发动冲锋的,很多太平洋战场上的战俘照片就能明显看出美军和日军的体格差异。

图为决死冲锋的日军。

当然,除了体格不行,关键日军的装备也不行,在苏联军队面前完全就顶不到拼刺刀的那一刻。就以战争后期,苏联开始进攻日本的关东军来说,关东军的百万大军才抵抗了1个星期就被打的灰飞烟灭了,敢于手握手雷自杀的日军,却不敢向苏军继续作战。当时的苏军,派出了两个坦克集团军,分别从东北的东西两侧发动进攻,又派遣了2个航空集团军予以空中盐湖,简简单单的就打完了这场战役。

图为手持波波沙的苏军士兵,苏军强悍的单兵装备,让敌人难以近身。

苏军在军事学说上,当时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先进的时期,大纵深战役学发展日臻完善,接近现代思维的联合作战思想已经产生,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拼刺刀那种比较原始的作战。比如说,苏军的坦克集团军后勤全部实现了卡车化,方便跟随坦克一起行动。站前,由炮兵部队先进行火力准备,随后由空地联合部队突破防线,然后投入快速机动的T-34-85坦克,从突破口冲入,在纵深抵御大踏步前进,摧毁敌人后方体系,加快地域推进的速度,这叫“发展胜利军团”。

图为日军94式轻坦,苏军T-34不用打,撞都能给他撞坏。

苏军会在一个坦克集团军,配备4000台卡车,1000多辆坦克,上千门火炮,炮击时,要求在前线平均一公里范围内,轰击至少10枚炮弹,也就是平均每隔100米要落下一枚炮弹,部队进攻后,火炮要进行徐进延伸,进行掩护射击,这叫做火力机动。而日军在当时也不过就是步枪+机枪,火炮都不多,坦克更少,完全不足以抵抗这样的进攻。

图为日本94式轻坦。

图为日本95式轻坦。

再者,苏军的机动作战理论很完善,也没有给日军伏击时肉搏的机会。苏军规定,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要具备脱离后方支援,单独向纵深连续突破7日的实力,这不但要求部队在弹药准备上够充分,而且要求后勤和部队一起行进,物资就带着一起走,包括食品、药品、饮水等,也包括维修器械等,都要和机械化部队一起行进。

图为诺门坎战役中的日军。

在开进的过程中,在主力两翼10公里范围内,要组织摩托化部队进行侧翼侦察和掩护,以坦克集团军为例,那就是3个坦克师在中间,2个摩托化师在两翼10公里处,空中还有航空集团军的盐湖,在这样的配置下,日军就连发动伏击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在当时的实战中,经常是苏军刚刚炮击完毕,日军就已经损失惨重,等到苏军坦克冲击的时候,日军直接就崩溃了,一冲就散,苏军就像是武装巡游一般,在东北转了一圈,日军就战败了。

图为影视剧中诺门坎战役里发起坦克冲锋的苏军。

当然,有人要说当时的关东军主力已经损耗殆尽,苏联只是打了一个半条命的关东军。但是不论如何,历史实际就是那样的,在东北的关东军称雄一时,民国军队是一点都惹不起,完全打不进去,拿人家没办法,就是苏军过去一下子给冲散了。再者说,苏联一口气制造了5万多辆T-34坦克,其中T-34-85配备85毫米口径坦克炮,在日本那里,这样30吨级的坦克,已经属于重型坦克级别了,以日本的95式轻坦和97式中坦是万万抵挡不住的。

图为被苏军缴获的94式轻坦。

图为日军最先进的97式中坦,也不过是15吨级。

其中,比较先进的97式中坦,仅有15吨重,不到T-34车重的一半,坦克炮是47毫米,根本就打不穿T-34,装甲才20毫米左右,薄弱处才10毫米多,根本就不是T-34的对手。因此,很多关于苏军和日军的交战画作中,都有苏军喷火坦克直接烧毁日军坦克的情节,日军的坦克也就是打打其他没有重武器的国家了,面对苏军,真是薄皮大馅一般。

图为苏联T34-85坦克。

所以,日军在二战中很难找到和苏军的肉搏机会,拼刺刀,更是没门了,况且人家苏军大量配发波波沙步枪,轻易就能压制充分的步兵,没有道理要和日军拼刺刀。

回答者:兰台日期:2019年11月07日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争里凡是积极主动寻求白刃战的一方都是火力装备处于劣势的一方。

以抗日战争为例,抗日战争期间不可否认中国军人在食物、训练以及火力装备乃至于白刃战工具上都全方位逊色于日军,但是抗战中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方相比日方都更积极寻求白刃战,这是为什么呢?

当然不是因为我们武林高手比较多,而是我们火力装备样样落后于日本,如果正规作战损失会更大,反而白刃战,即使我们是损失较大的一方,但是白刃战会给交战双方士兵带来强烈的精神冲击,即使在白刃战中获胜的一方也非常难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根据日方统计,日本军队可以在战损20%的情况下坚持作战,但如果是白刃战,战损超过5%,整个部队就必须撤下休整。

所以,日本之所以重视白刃战,真正原因是相比任何一支欧美国家军队,日军在火力以及装备上都处于劣势,所以当日军假想敌是英军、美军、苏军时,日军才会强调白刃战重要性。

相反,在抗日战场上由于日军在各个方面都占据优势,所以日本军部多次下文要求侵华日军尽量避免白刃战。

所以,日本在与苏联作战过程中强调白刃战,这说明日军在火力以及装备上落后于苏军。

(苏军刺刀教学)

其次,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军与苏军几次有限的白刃战经历来看,日军都是占据优势的一方,并不存在所谓的“和苏联红军拼刺刀怂了”的情况。

比如 1938年日苏两军在我国张鼓峰地区爆发军事冲突,其他伤亡数据不谈,仅冷兵器杀伤(白刃战),苏军伤亡114人,日军4人,白刃战交换比为28:1。日军在白刃战中获得了绝对的胜利。

而在1 939年诺门坎战役中,根据苏军自己的统计,相比日俄战争时期日军白刃战带给俄军伤亡为总伤亡的1.7%,诺门坎战役中苏联红军因白刃战而产生的伤亡占到了总伤亡的4%

最后,没有哪家军队在火力和装备占优势的情况下脑子进水和对手展开白刃战。

在太平洋战场上,一线美军虽然对美军装备部骂骂咧咧,唯独一件事得到了一线美军士兵的集体表扬,就是给太平洋战场的一线美军士兵普遍配备穿透力小的手枪。因为手枪可以有效遏制日军对美军展开白刃战。

回答者:萨沙日期:2021年02月25日·知名历史领域创作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544条回答。

这是很多人的一个误解,认为日军没事就搞万岁冲锋,同敌人拼刺刀。

实际上,日本陆军是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从明治维新建军开始,就相当的西化,甚至可以说就是按照法军、德国编组的西洋军队。

而洋人的军队早在南北战争1861年时期,还大量使用单发燧发火枪时代,就已经极少出现拼刺现象。

当时北军的军医回忆,100个伤员里面,最多只有1个是刺刀伤,结果问了问他,还是被自己刺刀弄伤的。

这是因为肉搏战存在较大的偶然性,而且损失会相当平均,所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就是指冷兵器肉搏。

即便实力完全占优一方,采用肉搏战说不定败了。

所以,洋人军队强调的步炮协同,步兵火力和战术压制。到了二战,又加上了空地协同,海陆协同,坦克协同等等复杂战术。

对于日军来说,他装备大量重武器,当然优先发挥这些重武器和步兵武器优势,谁会傻到直接去拼刺?

其实,整个二战时期,即便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后期,火力已经无法同美军相比,仍然在防御战中有着很多火炮、机枪和各种步兵武器。

这些武器,哪怕一个小小的掷弹筒,一炮也能毙伤几个敌人。

一挺轻机枪,发挥好了,打死打伤十几个敌人也是小意思。

甚至一杆步枪,稳定射击,也能打死打上几个敌人。

这些总比你去拼刺刀要好。就算你是杨家将再世,你一个人能拼几个?

所以,二战中日军拼刺并不多,非到万不得已不会肉搏。在太平洋,日军万岁冲锋其实是变相自杀,也就是我不愿投降的求死行为。

在抗战,主要是国军八路军主动进行近战,以弥补火力不足,日军是被动迎战。

日军不会傻到,自己明明一堆大炮机枪不用,跑去和八路军拼刺刀,这不是傻子?

在诺门坎战役也是如此,日军也是万不得已才会使用近战对付苏军,即便苏军当时还没有大规模装备冲锋枪。

即便如此,日军在肉搏也是占上风的,主要是苏军对拼刺不太关注,训练较差,装备也较差。曾有日军拼刺连续刺倒七八个苏军战士的战例,人家比逊是训练有素,刺刀长度也是世界第一。

即便如此,这种拼刺伤亡也是少之又少。

诺门坎战役后根据苏军统计,所有15251名伤兵中,被枪弹杀伤的占42.2%,被弹片杀伤的(包括炮弹、手雷、地雷)占48.4%,被空中攻击杀伤的有6.5%,而被刺刀捅伤的仅占0.9%。也就是说,只有100多苏军在肉搏战受伤,恐怕死亡的也是这么多。

区区二三百人在刺刀战伤亡,这又算什么。

苏军伤亡总数可是高达2万5655人,也就是百分之一而已。

回答者:优雅西柚C日期:2021年07月01日

哈哈,各国的军事优势不一,日本人想用刺刀战术战胜全世界,你有剌刀他有飞机我们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所以,日本的武士道及刺刀也不是以照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