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仁爱礁风波,对中菲关系的影响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小马科斯政府日前以审查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以及项目是否符合菲法规为借口,宣布暂停由中国企业承包的马尼拉湾22个填海造陆项目。而在当前的情况下,菲方作出这一决定,极有可能导致中菲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中企正在负责多个马尼拉湾的填海造陆项目】
首先我们需要简单介绍一下,马尼拉湾的具体情况。
从地理位置上讲,这处海湾紧邻菲首都马尼拉所在的马尼拉大都会区,海岸边有很多历史遗迹,也聚集着许多政府机关和商用建筑。早在小马科斯上台以前,菲方就为了缓解马尼拉大都会区的人口拥堵问题,提出了包括“马尼拉地平线”在内的多个填海造陆计划,总计划填海面积超过500公顷。
出于技术等因素的考虑,菲政府将一部分项目,交给了“中国交建”等中国企业。而从立项到现在,部分项目的建设已经过去了数年时间,中菲合作双方一直相安无事。如果真的有所谓的环境或者法规问题,菲方早就应该有所动作了。由此可见,菲政府此次叫停所有中企参与的项目,与环境和法规无关,完全就是配合外交转向而进行的一次“政治操作”。
【如果有环境或者法规问题,菲律宾政府早就应该有所行动】
而让小马科斯作出这一决断的最关键因素,无疑就是近期仁爱礁的冲突。
首先,在新一轮仁爱礁冲突爆发,中国明确要求菲律宾履行此前的承诺,拖走仁爱礁内的“马德雷山”号登陆舰,恢复仁爱礁“无人无设施”状态之后,菲方选择了针锋相对。
先是小马科斯本人出面,不承认菲方此前自己作出的拖船承诺,还表示就算之前有承诺,自己也不会承认。菲军方也跳了出来,宣称最早将在下周,进行新一轮的补给任务,再度派兵前往仁爱礁,并暗示可能通过空投运送补给,摆明了要试探中国的底线。
【菲方仍想派人前往仁爱礁】
在这种情况下,小马科斯政府叫停中企参与项目的填海造陆项目,既是想通过强硬姿态来安抚菲国内强硬派,也是在为此后处理因为仁爱礁事件而再次面临波折的中菲关系时,为菲律宾增加筹码。
其次,叫停马尼拉湾填海造陆项目,不是菲律宾自己的“创意”,而是美国人最先提出来的。在不到10天前,美国外交人员就找到菲律宾政府,称目前负责马尼拉湾部分填海项目的一家中国公司,曾经参与过南海的填海造陆,是在美方制裁“实体清单”上的,美方对此感到担忧。
说得更加明确一点,美国人是想要以安全为理由,要求菲律宾解除与中国在马尼拉湾填海等关键项目上的合作,减少中菲之间的经济联系,进而改变菲律宾“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靠中国”的基本策略,推动菲律宾在政治和安全的基础上,包括经贸等领域全面的向美国靠拢。
对于美方的要求,菲律宾国内此前意见不一,相对理性的声音认为,不能因为美国人的几句话,就破坏中菲之间的经济合作。相对应的,一些亲美派人士则立刻开始迎合美国,要求小马科斯政府有所行动。
【菲方此番动作,与美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现在,小马科斯最终选择了按照美国的思路走,其实也有着两个目的,一个是对内展示在南海等问题上“不妥协”的强硬态度,争取国内部分势力的支持;二是给美国送上了一份“投名状”,进一步向拜登政府示好,以便换来美方在南海等事务上的更多支持,并借势向中国施压。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小马科斯政府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十分强硬,但菲律宾选择的处理方式,却是让外界有了很大的解读空间。
因为他们给的理由,并不是美国建议的“安全问题”,而是选择了环境保护和法规问题,这其实也算是一种降调处理。一方面,此举至少在表面上,可以尽可能的消弭此事的政治色彩,从而降低中方的反制力度;另一方面,也是让自己可以更加灵活的,根据情况的实际变化采取后续动作。
【在仁爱礁附近的解放军护卫舰】
回到仁爱礁这件事本身,我们基本可以预测,如果菲军此后向“马德雷山”号运送的只是补给,没有中国明确不准运送的建材,则还好说,如果菲军方又一次冒险行动,运送了建材,那么不管菲方出动了多少船,来的船有多大,中国海警与海军都会坚决拦截,并不排除动用更强力手段的可能性。
而在仁爱礁之外,无论是通过中国-东盟框架,要求菲律宾解除对中企在马尼拉湾填海造陆的禁令,还是拿出经济手段反制,都是中国可选的项目。要知道,王毅外长现在就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访问,而此行的主要议题,就是争取其他东盟国家的支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阻止菲律宾等少数国家妄图为南海问题引入域外势力的危险行动。
在这种大势之下,小马科斯政府的任何动作,都很难取得他们想要的结果,只会以“自残”的方式,阻碍菲律宾自身的正常发展。这一系列后果,最终还是需要菲律宾自己承担。当然了,从当前菲国内的整体舆论氛围,以及小马科斯政府和军方的一系列动作上看,不真的撞一撞南墙,菲方恐怕还无法真正认识到这一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