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对于12月19日出生的人很可怕吗、太可怕了吗和量子物里有上帝掷骰子吗相对论有时间的形,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2月19日出生的人很可怕吗、太可怕了吗和量子物里有上帝掷骰子吗相对论有时间的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12月19日出生的人很可怕吗、太可怕了吗

有些人相信占卜、星座、卜卦,而在推算这些时往往要根据人的出生日期来算,然后在旁人讨论的奇谈怪论之下,就会认为在12月19日来到人世的人很可怕,那究竟12月19日出生的人真的太可怕了吗?

“可怕”在这里的意思,笔者理解为性格凶狠、奸险,会做出伤害亲朋好友、甚至社会的可怕行为。

从严谨科学的角度来看,性格与是否12月19日出生没有任何关系,并没有12月19日出生的人真的很可怕的说法,单单借助12月19日出生就判断别人很可怕是片面且不合情理的。

先天遗传基因和后天环境对人的性格起决定作用。

先天遗传基因

先天遗传基因是决定了生物一代代遗传特征的、结构复杂多样的化学物质,它可以将遗传信息保存并给下一代,同时也被称为遗传因子。

科学家发现显示某些基因是与人的性格相关,例如,存在于第十一条染色体中的D4DR基因(猎奇基因),这基因结构的长短与好奇精神、冒险精神有关,D4DR基因较长的人需要对神经进行更强有力的,例如各类惊心的极限户外运动,才会感到喜悦和得意。5-HTTLPR基因,名字也叫快乐基因,这种基因变体的不同长短组合能够给人的生活快乐程度带来一定影响,变体较长的人倾向于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来看待事物。MAOA基因,名字也叫暴力基因,要是男生体内的这种基因发生了变异,低表达的暴力基因会加剧他们的暴力倾向。

后天环境

后天环境包括原生家庭、生活经历、。

这里格外强调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都说孩子出生后,父母便成为他们的第一位老师,家庭的幸不幸福对孩子性格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恶意”满满的原生家庭,容易让孩子变得偏执、多疑、消极、缺乏勇气、不善与人相处。所以假如你是一名家长,请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除了金钱物质方面,精神方面更重要,多给予孩子关爱与鼓励,自己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引导孩子建立正确和完整的三观。

抛开诸如反社会人格这类极端,性格其实是不存在好坏之分的。说话做事比较急会没那么拖沓,有活跃的人在的场合氛围会比较热闹,没心没肺点也就不会那么容易感到压抑。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性格,都有自己的特质,这些特质在某些场景之下会成为优点。作为成年人,过去的已经过去,性格很难作出大幅度的改变,但是可以去学习为人处世的一些方式。

至于12月19日出生的人很可怕这种论调,大家直接无视即可。

很多值得大家赞扬与歌颂的名人都是12月19日出生的,下面给出一些例子:

1936年——金宇中,韩国企业家,“韩国神话”大宇集团创始人。

1934年——普拉蒂巴·帕蒂尔(PratibhaPatil),前任印度总统,也是印度独立60年来的首位女总统。

1950年——张卫平,中国篮球评论员。

1898年——中国作家、文学史家郑振铎出生。

1951年——艾文·E·罗斯,哈佛大学教授,美国经济学家,获得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1933年——西西莉·泰森(CicelyTyson)美国女演员。

1849年——19世纪后期美国实业家“焦炭大王”亨利·克莱·佛里克(HenryClayFrick)出生,亿万富翁,人类历史上最富有75人之一。

1852年——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美国物理学家,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逝于1931年)

1957年——凯文·麦克海尔,美国篮球运动员,NBA50大巨星之一。

1915年——法国女歌手伊迪丝·琵雅芙(EdithPiaf)出生。

返回目录

量子物里有上帝掷骰子吗,相对论有时间的形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是关于量子论的故事。量子论是一个极为奇妙的理论:从物理角度来说,它在科学家中间引起了最为激烈的争议和关注;从现实角度来说,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变化和进步;从科学史角度来说,也几乎没有哪段历史比量子论的创立得到了更为彻底的研究。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它的基本观点和假说至今没有渗透到大众的意识中去,这无疑又给它增添了一道神秘的光环。将带你做一次量子之旅。我们从神话时代出发,沿着量子发展的道路,亲身去经历科学史上的乌云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辉光,穿越重重迷雾和险滩,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们并肩作战。除了回顾基本的历史背景,我们还将向着未来探险,去逐一摸索量子论面前的不同道路,闯入人迹罕至的未知境地,和先行者们一起开疆扩土。让你惊叹的,不仅仅是沿途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绚丽风景,更来自于你内心深处的思索和启示——那是科学深植在每个人心中不可抗拒的魅力。书中以极具诙谐但又不乏科学严谨的口吻叙述了经典物理和量子力学的碰撞,以及量子力学从无到控制整个微观世界的艰难发展历程,回顾了一些我们曾经学过的经典实验。
---------------
读《时间的形状》
第一部分:概览
前不久,买了本超级好书《时间的形状》,读后忍不住拍案叫绝。
一直以来,我都关注科普类书籍,但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名号越大的科学家,写出来的东西越难看,像霍金那本风靡全球的《时间简史》,我就觉得徒有虚名。以我这样坚持苦心钻研的理科生,都看不懂一两成,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买了去也只是当摆设。后来我读了美国记者约翰·霍根(JohnHorgen)写的《科学的终结》,还有香港商人曹天元写的《上帝掷骰子吗》,才发现业余写手写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妙趣横生,让我受益。而这本《时间的形状》横空出世,更让我觉得震撼!
前段时间,我废寝忘食,埋头苦读,在作者的引导下,或闭目沉思,或伏案推演,享受着思维的盛宴。结合小舅子的高中物理教材和向义和编的《大学物理导论》,我终于将全书顺利读完,并在每一处有感悟、有疑惑、有建议的地方都做了批注。激动之余,我忍不住给作者汪洁的博留言,赞其是“古今中外科普写作第一人”!
全书可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第五章)遵循历史线索,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相对论。这部分是知识铺垫,大部分内容都可以借助中学物理知识和一点点的想象力就可以理解和领悟。在此,我也要像作者一样高声疾呼,相对论绝不是什么玄妙的知识,普通大众都应可以理解。记得几年前和单位同事的一次聚餐,我跟其中一个(学语的大学毕业生)说:“我今天读了一下午的狭义相对论,觉得有些明白了。”这位同事立即以一种疑惑和不屑的眼神看着我,说:“全世界都只有几个人懂,你能明白?”我希望以后类似这样的对话越来越少。
第二部分(第六章)别出心裁地讲述了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和一段让人心酸的文革史,这貌似与科普无关,但实际上与主题密切相关,因为科学是经世致用之学。巧合的是,爱因斯坦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他给罗斯福总统的信就改变了世界,他也差点成了以色列的总统。他对社会主义很有研究,对计划经济和集权主义非常反感。我由此也想到了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对相对论的攻击,还有那个“一百个0加起来,还是0”的故事。爱因斯坦的一些遭遇,和他的中国们在中国的遭遇,是如此相似。科学理论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科学家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实在是人类的悲剧。
第三部分(第七章-第十章)对在相对论基础上得出的宇宙观进行了一些引申,内容涵盖了当今各类科普书中诸多时髦的概念,比如时空穿梭、星际旅行、星际贸易、光锥图、果壳宇宙、定域性和实在性之争、超弦理论等。这些都无法再用中学物理知识解释,一般人的智商也很难完全理解,只能是了解一些基本的思想,总之,这部分适合当故事看,某些章节读不懂,或者不感兴趣,完全不影响对其他章节的阅读,也不影响对于相对论的掌握。
第四部分(后记)是作者的自白,太精彩了!作者为了写这本书,废寝忘食,耗尽心血,而且不计报酬。作者一颗献身科普的拳拳之心,实在让人感动,兹将作者最后一段让人动容的话摘录如下:
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之一是,在我老得快要死掉的时候,收到几张全世界知名的科学家的信或者卡片或者电子邮件什么的任何东西,上面说:年轻的时候曾经看过您写的一本好像是科普类的书,虽然名字和内容现在都已经想不起来了,但是我记得我当年看完以后就毅然投身物理学,以至于有今天的一点点小成就,非常感谢您,祝您一路走好。
如果真有这样的一天到来,我想我会带着非常愉快的心情上路,这远比能睡进豪华骨灰盒,住进豪华墓地来得重要得多。
第二部分:收获
我之所以对该书如此痴迷,是因为它给了我实在太多的收获,兹列举如下,作为自己学习的一个总结:
一、领悟了奥康的剃刀原理(书中叫奥卡姆剃刀原理)。以前从一本含混晦涩的哲学书里看到这一概念,没搞明白,也没留意,而本书中作者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让我领悟。
二、学习了辛普森佯谬。一个简单却很有意思的佯谬,以前孤陋寡闻,现在第一次听说。
三、纠正了头脑中“伽利略去世和牛顿出生是同一年”的常识性错误,知道了儒略历和公历的区别。同时,经进一步查证,确定了麦克斯韦去世和爱因斯坦出生是同一年。四位前赴后继的科学伟人,竟然有如此巧合。
四、了解了一种巧妙的测量光速的办法:索菲的旋转齿轮法。真的很巧妙,而且很好懂,想不通为什么不写进高中教材。
五、终于理解了麦克尔逊-莫雷试验的原理,尤其是其控制误差的思想令人拍案叫绝。
六、真正理解了惯性系、非惯性系的概念,从而真正理解了牛顿运动定律。中学五年的物理学学习,居然一直以为牛顿运动定律自然成立,从来没思考过非惯性系的概念。后来读《大学物理导论》一书时知道了还有不符合牛顿运动定律的反例,也就是非惯性系,但没深入思考,在书中提到“惯性力”这个概念时,我居然在其中批注道“提出这个假想概念毫无意义”。但这次结合本书,又查了网上的几篇论文,我终于把这一堆乱七八糟的概念彻底想通了,真的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中学的物理的白学了!
七、真正理解了“物理规律保持不变”这句话的含义。以前总觉得这句话比较玄,以前的书里也从来没就这句话做过解释。本书举了个简单例子,就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含义是如此简单。
八、真正理解了狭义相对论。掌握一个勾股定理,就完全能自行推导出洛伦兹变换公式,一般先推“时慢”,再推“尺缩”。比较难理解的“佯谬”(书中称“长棍佯谬”),我觉得自己也差不多能想通了。说实在的,就狭义相对论这点东西,高中生完全可以理解。要不为什么小舅子的高中物理教材里都有这方面的详细介绍呢?很遗憾的是我以前上学时的物理教材中没有,而市面上那些科普类书籍又都写得太差,导致我到今天才彻底弄明白。
九、理解了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这一收获是空前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想通,甚至一度以为广义相对论是玄学,但结合这本书,并参照小舅子的高中物理教材后,才知道广义相对论的基本思想很容易理解。当然,鉴于更深的广义相对论牵涉到非欧几何,这是我的盲点,所以我认为自己对整个理论只懂了三成,第一成是等效原理,第二成是引力或加速度能使光线弯曲,第三成是圆盘实验。但就这三成,恰恰是最基本的思想。非专业人士理解广义相对论,也就需要了解到我这种程度即可。小舅子的高中物理教材暂时只介绍到第二成的内容。
十、以前单知道光速是物质速度的极限,现在还知道光速也是信息和能量传播速度的极限。
十一、头脑中确立了宇宙中任何物体的在时空中的运动速度都是光速的概念,知道了光速可能是宇宙时空的一个几何性质。但这貌似只是爱因斯坦的大胆猜想,理论上如何推导,书中也没介绍。但这个猜想是如此之美,我同作者一样,不得不相信它。
十二、知道了哥德尔的另一个成就,即在广义相对论中发现了允许时空循环的解。以前单知道他那石破天惊的的“哥德尔定理”(克莱因的名著《数学:确定性的丧失》就是专门论述他的这一思想的)。
十三、了解了闵可夫斯基空间,相应地理解了世界线、光锥等概念,名字都很玄,原理其实很简单,中学生都能理解。
十四、更深地理解了双缝干涉实验的意义。
十五、第一次了解了EPR实验、贝尔不等式等概念以及科学界在定域性和实在性之间的争论。
最后还要加上一点收获,即第一次知道中国出了个潘建伟,还有一个黄伯伯。
当然,本书还有其他更丰富的内容,一部分我以前就曾了解,如麦比乌斯带、多维、超弦理论等,因此没列上去,一部分则是我不太感兴趣的,如时间旅行、星际旅行和星际贸易,也没列上去。穿越是目前最为时髦的话题,但我一直认为是在扯淡。即便在理论上有虫洞模型,有哥德尔关于时空圈的解,但由于人类目前的技术及人类体质的局限性,穿越是绝不可能的。我对于此类脱离科学基础的玄学,始终抱有抵触情绪,也没兴趣进一步探讨,这是我的思维和视野的一个局限。
第三部分:亮点
全书的亮点实在太多,我文笔拙劣,只能给出如下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通俗易懂。本书是真正面向大众的科普书籍,作者在全书中讲述了大量深奥的概念和理论,但全部采用最朴实的陈述,最巧妙的引导,让读者易于理解。一个初中水平的读者,理解全书80%的内容完全没问题。很多概念,我以前反复看过很多别的书都没搞明白,但看了本书都能恍然大悟。我实在太感谢作者了!
二、轻松活泼。本书行文,绝不如教科书似的死板。偏深奥的概念,作者经常会来个巧妙精当的例子,让你恍然大悟。过于复杂的思想,作者会设计几个人物对话,如剥笋般层层解析,让你渐入佳境。古今科学巨人,都在作者设计的舞台上做着精彩的表演,随时可以跳出来与我们对话。牛顿带着仅有的两位学生TOM和JERRY做水桶实验,爱因斯坦化身警长侦破泡利和狄拉克的情杀决斗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有限引用的几个数学公式,都是点睛之笔,比宣称一个数学公式都不用的霍金强万倍!
三、风趣幽默。作者有说相声的潜质,里面很多文字都让我捧腹。我只举一个例子,专利员爱因斯坦在面前演算洛伦兹公式,让大为叹服,但当爱因斯坦惴惴不安地提出要升职的请求时,马上板脸正色说要公事公办。在作者笔下,出道前的爱因斯坦居然混得如此之惨,这让我们忍俊不禁。
一个人写科普书写到如此水平,实在是一个奇迹!我实在是佩服到五体投地!古今中外,迄今为止,我真的还没有发现谁写书的水平超过这本书。也许是我阅历有限,没看到更精彩的书,但作者极力赞扬的《上帝掷骰子吗》(作者曹天元)和《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我都觉得其实并不如本书。有人说我这个吹捧太过了,作者本人也谦逊地认为自己比不上曹天元和比尔·布莱森,但我还是坚持认为作者排第一,曹天元排第二,至于比尔·布莱森,我没发现他的《万物简史》特别精彩,第三我愿意给霍根,就是那个小报记者。
总之,《时间的形状》这本书实在太契合我目前的知识水平了,给我的收获实在太多了,给我的震撼实在太大了,所以我尤其偏爱这本书。
第四部分:商榷
越是喜欢一本书,就越会鸡蛋里挑骨头,于是,我也想就书中的一些小小细节与作者进行一番商榷,完全是个人想法,幼稚之处敬请作者原谅。如下:
一、第10页关于奥卡姆剃刀原理的调侃,把“王刚”改为“李刚”可能会更加无厘头。
二、第16页初次出现谢耳朵时,建议做个注释,毕竟不是人人都看过美剧《生活大爆炸》的。起初我怀疑是我out了,但我问了身边其他几位年轻人,貌似也都没看过。
三、第16页,一元二次方程aX2+bX+c=Y,按通用写法,Y应该写成0,否则容易被当做二元二次方程。
四、第21页,按照作者的描述,其对惯性系的理解是“互相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其实这是一个“惯性系对”的概念,而一般物理学教材上的对惯性系的定义(也是传统定义)都是说“惯性系就是指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参考系”,这两个定义是有本质区别的,传统定义要狭隘得多。比如,两个在传统定义下不是惯性系的参考系,如果互相相对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按本书的的定义,仍可理解为惯性系对,二者遵循的物理规律也确实相同。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静止和运动,没有绝对的速度,也没有绝对的加速度,因此,单独说一个参照系是惯性系或是非惯性系其实都是不科学的,只能说两个参考系互为惯性系对或非惯性系对。也就是说,本书的定义(即“惯性系对”的概念)更加普适,也更加深刻,我是赞同作者的这种理解的。但是,如果作者能对两个定义的异同做一个小小的解释,可能效果更佳。
五、第30页介绍胡克时,只提到了他的弹性定律,其实不妨再提提他第一个发现了细胞。胡克的一生成就卓著(牛顿的成就其实胡克至少有一半的功劳),但不幸的是他性格偏执,更不幸的是与牛顿这样的科学巨匠和卑鄙小人出生在同一个时代,于是被疯狂打压,几乎被历史遗忘。今天的我们,不妨多提提他的一些成绩。
六、第31页关于牛顿的水桶实验,有一点遗憾。水桶实验是牛顿为了证明绝对空间的存在而设计的,但是,既然后来狭义相对论已经否定了绝对空间的存在,那么牛顿对水桶实验的解释肯定应该是错的。那到底错在哪呢?很遗憾,本书没有介绍。我想作者肯定知道“马赫原理”。马赫为了批判牛顿对水桶实验的解释,提出了一个具有相对性思想的原理,即:水桶中的水之所以凹下,并不是水相对于绝对空间在转动,而是由于水和宇宙中其他(所有)物体的相互作用造成。我们可以想象两种情形:第一,如果水桶的厚度达到几公里几百公里(即质量达到一定级别),水不动,而水桶转动,也可能导致水面凹下。第二,水桶还是那么薄,水不动,但宇宙中所有其他物体包括水桶在内都围着水转动,也可能导致水面也会凹下。这个思想深深影响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多个场合都指出相对论的提出马赫功不可没。值得一提的是,马赫原理无论对于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都有启迪性作用。首先,批驳了绝对空间的存在,引出了狭义相对论。同时,关于物质的惯性质量是来自于与外部物体的相互作用,则引出了广义相对论。马赫原理如此深刻,如此有趣,而又如此简单(初中生大概都能想明白),是科普书籍的绝佳题材,作者居然漏讲了,实在有点可惜。
七、第44页,讲麦克尔逊-莫雷实验时简要介绍了双缝干涉实验,后面第228页又再次提到该实验,前后两次出场,各有侧重,前者是引出麦克尔逊-莫雷实验,后者是证明上帝掷骰子。但我发现后面对这个实验的概述性介绍居然比前面着笔还多,甚至还有配图,这可能不大符合常规。对于一个完全不了解双缝干涉实验的人来说,当然应该希望在前面讲得越详细越好。
八、第44页倒数第二行,两处把“麦克尔逊”写成“迈克尔逊”,应纠正。既然全书多处都用“麦”字,那就全部都用“麦”字吧。
九、第46页对于麦克尔逊-莫雷实验的关键点,过于惜墨如金。第47页的图,甚至都没标识一下l、v、c等,也完全没写推演过程,这导致我反复研读了相关部分后还是没懂,最后翻了《大学物理导论》,参考了它的配图和公式推导,才把这个关键点搞明白。其实这一部分仅仅牵涉到的一点中学数学知识,作者完全可以把这个过程写出来。
十、第48页,为了增加趣味性,建议加个八卦:“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麦克尔逊至死依旧留恋“可爱的以太”,而且终生为自己的实验引出相对论这一怪物而懊悔不已。”如果还想进一步八卦,可以把历史上那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故事(即千辛万苦想证明自己的某个想法、结果设计出来的实验反倒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多列举几个,如珀松亮斑、爱因斯坦光电效应、爱因斯坦EPR实验、贝尔不等式等。
十一、第55页下面部分,作者为了说明光速在任何参考系中都不变,设计了电磁波震荡速度的例子和火车厢报数的例子,但我觉得并不具说服力,因为作者的例子都只说明了频率不变,但决定速度的还有波长。按照经典力学的观点,在一只沿着水面飞行的蜻蜓眼里,水波虽然频率不变,但波速却会随着蜻蜓自身的飞行速度变化而变化,推而广之,当我以光速与一条光线同向飞行时,在我眼里,光变成了一种“驻波”,虽然其频率一直保持不变,但波长却为0,所以速度为0。当然,这不符合相对论观点。总之,在我看来,光速在任何参考系中保持不变这一结论是很难通过传统认识来类比的,也是没法用现实中的例子来解释的,只是因为电磁学实验都不约而同发现了它不变,麦克斯韦方程的美感也要求它不变,最后,连目前最精确的MM实验也无法证明它变了,所以暂时只能当它是一个公理,然后用它来推导其他结论(如“尺缩”和“钟慢”效应)。至于你如何接受这个公理,只能靠你自己去想象,去逼迫自己承认,我无法给你通俗简洁的解释。
十二、第81页,论述空间收缩时,有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居然漏讲了,即“在与运动垂直的方向,无尺缩效应”,而对这一结论恰好有相当简单、而且相当有趣的解释,正适合作为科普书籍的话题,《大学物理导论》中便有一段“火车钻洞”的文字:
设在山洞外有一列火车,车厢高度与洞顶高度相等。现在使火车匀速地向山洞开去,这是它的高度是否和洞顶高度相等呢?或者说,高度是否和运动相关呢?假设高度由于运动而变小了。这样,在地面上观察,由于运动的车厢高度减少,它当然能顺利地通过山洞。如果在车厢上观察,则山洞是运动的,由相对性原理,洞顶的高度应减少。这样车厢势必在山洞外被阻住。这就发生了矛盾。但车厢能否穿过山洞是一个确定的物理事实,应该和参考系的选择无关。因而上述矛盾不应该发生,这说明上述假设是错误的。因此,在满足相对性原理的条件下,车厢和洞顶的高度不应因运动而减小。也就是说,垂直于运动方向上的长度是不变的。
当我把这段文字打出来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个解释其实跟网上有名的“佯谬”(也就是本书中的“长棍佯谬”)类似,照这么看,向义和的这个证明似乎也不牢靠,也不具备充分的说服力,否则那个“长棍佯谬”倒是可以证明“在运动的方向上长度也不变了”。“长棍佯谬”最终被证明了是佯谬,那向义和关于“火车钻洞”的解释是否可以认为也是一个佯谬呢?我茫然了!
反正,爱因斯坦到底如何证明在与运动垂直的方向上无尺缩效应的,我还真不知道。小舅子的物理教材中只是简单地写道“经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可以得出这一结论”,而本书第71页作者在推导钟慢效应时的一段话也自发地默认了这一点:
当我手上的光子钟来回折腾时,你的飞船就会从A位置飞到B位置,那么我将会看到你手上那个光子钟里面的光子走过的是一条斜线,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光子飞过的路径在我眼里不是斜线的话,光子必定飞到光子钟外面去了。现在我们运用光速恒定不变的原理,因为宇宙飞船上的光子飞行的路线比我手里的光子更长了,也就意味着,当我手里的光子钟“滴答”一次的时候,飞船上的光子钟还来不及“滴答”一次呢。换句话说,当我手里的光子钟“滴答”了10亿次的时候,我看到飞船上的光子钟可能只“滴答”了5亿次。
我第一次读到这段话时,便留有疑惑。虽然说斜线确实要比直线长(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总要长于直角边),光子钟滴答一次的时间确实更长了,但本着想象无极限的原则,我要是大胆地假设飞船上的那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压缩了呢(其本质就是在垂直于运动的方向上发生了尺缩效应)?这样虽然是斜线,但可能跟原来的直线一样长、甚至更短呢!那是不是可以证明钟不变甚至钟变快了呢?
当然,我也知道我这个大胆的假设是没意义的,因为它对于解释世界没有任何用处,甚至肯定会与实验观测相违背。既然没用,利用奥卡姆的剃刀原理,就可以摒弃这个假设,而承认其反面,即在与运动垂直的方向上无尺缩效应。
照这么看,“在垂直于运动的方向上无尺缩效应”这个规律可以当作狭义相对论的一个基本前提,甚至可以把它跟狭义相对论的另外两个前提条件并列,作为第三个前提条件,而不是像那本教材里说的,是靠严格的数学推导出来的。如果不把它当作前提,我们会发现推导钟慢效应的过程根本就无法自圆其说,而且向义和的“火车钻洞”也有佯谬的嫌疑。
不知道作者怎么看。
十三、第92页提及了上了断头台的路易十六,其实,我个人感觉查理一世这个名字比路易十六更加无厘头。世界的近代史就是以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作为开端,《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是我们以前小学历史课本世界史部分的第一章,我这辈子都无法忘记。如果我是作者,我会倾向于用查理一世。当然,这不算是个问题。
十四、第95页作者列举了几个佯谬,在第120页详细解释了前两个,但对后两个则只是在第270页的后记中给了寥寥几句解释,并建议读者自己上网去搜答案,这不太好。因为网上关于这些佯谬大家都争论得面红耳赤,我们急需作者这样的专业人士给我们经典的指导。另外,作者认为长棍佯谬必须考虑重力对时空的弯曲效应,我却看到很多人都是在狭义相对论层面进行解释的,而且我也比较赞同。不知道作者到底是怎么解释这个佯谬的,希望在本书再版时写进去。至于潜水艇佯谬,太难了,我彻底没想明白,也希望作者能一以贯之地用简单通俗的语言给我们讲解一下。
十五、第106页最上面,爱因斯坦在心里暗骂一声文盲,然后说了一些话。这太过突兀!毕竟,爱因斯坦还是赞同消防的把电梯开上去引爆这一建议的。所以我觉得爱因斯坦的话应该先肯定一下的建议才合理。反正我读到这里觉得挺别扭,我还以为爱因斯坦有什么别的好办法呢!
十六、第111页,图5-1是为了说明小球的轨迹在地面的人看来是抛物线。可以再挖掘一下,即:如果电梯是匀速直线下降,则小球的轨迹是斜线,并没有弯曲。只有电梯是自由落体运动时,小球的轨迹才弯曲。但是,电梯匀速直线下降的状态跟引力场并不等价,自由落体的状态才有加速度,才跟引力场等价。也就说明了,只要有加速度,就会看到运动物体的轨迹弯曲现象。
十七、第109页介绍等效原理的这一节总体思路是先说明加速度与引力场等效,再通过思维实验证明引力能使光线弯曲,然后在最后一段只用一句话说“引力能使光线弯曲,既然二者等效,那么加速度也能使光线弯曲”。实际上,要说明引力能使光线弯曲是很困难的,书中那个思维实验并不直观,我翻来覆去的读相关部分并绞尽脑汁思考,还是很难理解作者是怎么得出引力能使光线弯曲的结论的。其实,先论述加速度能使光线弯曲更简单,小舅子的高中物理教材就是这个思路,我一下子就想通了。有空我再把那段文字包括图片发上来。
十八、第115页,Tom说“这地面有点不平啊”,其实,可以加一句解释:如果圆盘足够大,就平了。起初,我还以为这不平会有什么玄机在内。
十九、第176页有个俗语“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像我和作者这样的同龄人也许还知道,但现在的90后读者有谁看过《杨家将》,有谁知道焦赞和孟良的?建议做个小小的解释。
二十、第191页,“结局是往往话讲完了,菜也被吃完了”,这句话跟第2页有重复,可换一个说法。就好像一个笑料,郭德纲可以在不同的剧目中反复引用,但如果在同一剧目中反复引用就不好了。
三十、第226页关于法德足球赛的例子,貌似与主题“上帝掷骰子”无关。不知道作者对此浓墨重彩是否暗藏玄机?如果有,那最好能稍微揭示一下。
三十一、第235页剃刀某位最激烈的知名物理学家,宁愿改行当医生。不知道是谁?建议注明。以前读过一本数学普及读物,作者只要提到科学家,都跟捉迷藏似的,故意不注明姓名,只爱说“某某年,某国的一位数学家做出了什么成就”之类的话,甚至有“某某年,瑞士某科学家推导出了欧拉公式”。我看得火冒三丈,一边也哑然失笑。当然,如果这个人实在不出名,那倒是可以隐去其姓名字号,但作者前面已经说了是知名物理学家,不妨说出来为好,免得让像我这样好奇心十足的人憋得难受。
第五部分:后记
作者在后记中说明了无需列举参考书目。其实,虽然作者没列举,但我在读全书的过程中就把作者提到的一些参考书目整理出来了,如下:
一、《上帝掷骰子吗》(曹天元)
二、《万物简史》(比尔·布莱森)
三、电影《黑客帝国》
四、电影《楚门的世界》
五、美剧《生活大爆炸》
六、美剧《24小时》
七、《从一到无穷大》(伽莫夫)
八、《宇宙的琴弦》(格林)
九、《原子中的幽灵》(保罗·戴维)
十、《不可能的物理学》加来道雄
十一、《银河英雄传说》(田中芳树)
十二、《银河系漫游指南》(道格拉斯·亚当斯)
十三、《三体》(刘慈欣)
十四、《时间简史》(霍金)
十五、《果壳中的宇宙》(霍金)
十六、《大设计》(霍金)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