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一个观点,那就是:如今世界经济分为三极,中美欧是也。对于欧洲,我们是合作大于竞争;对于美国,我们是竞争大于合作,这点就欧美对待中国汽车的不同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
截止到目前为止,欧洲对中国汽车的进口,依然是平等对待的。欧盟对所有外国制造的汽车,都会征收10%的进口关税,无论这个汽车属于中国品牌,还是欧洲品牌把中国工厂生产的汽车,返销到本土。而对于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在欧洲一样能够享受政府的新能源政策补贴,雷诺、菲亚特、大众、宝马、上汽MG、蔚来,这些品牌的待遇是一样的。
但在美国,只有在北美市场整装,且零部件&关键电池材料70%采购自五眼联盟(英加澳新美),才能享受美利坚联邦的新能源政策补贴。更要命的是:即使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愿意按照规定到北美建厂,零部件采购自五眼联盟,美国可能并不欢迎。如今的美国,到了逢中必反的魔性状态:前一段时间,福特仅仅是想要引进宁德时代的技术,在美国本土建造一个100%控股的动力电池工厂,都遭到了美国议员的强烈反对;而一家总部位于得州的美国锂电池公司Microvast,也是仅仅因为在中国有一家子公司,就被白房子剥夺了2亿美元的新能源补贴。
就是和中国技术、供应链牵扯上关系的美国自己人的公司,都被他们排挤,更遑论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去美国建厂和销售产品呢?相比之下,欧洲不但对中国电动汽车一视同仁,还非常欢迎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去欧洲投资。比亚迪的首家欧洲工厂选址,就被西班牙、法国、德国、波兰等数个国家疯抢;法国则专门在其敦刻尔克市,搞了“动力电池的硅谷”,简称电池谷;在电池谷首批四家工厂中,有三家是和中国合作的。
所以,在复杂的全球经济竞争和地缘政治博弈中,我们更应该明白: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谁可以既既合作又防范,谁要坚决防范。做到心中有数,我们才能纵横捭阖,获得最后的胜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