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8月4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美国和中国正在开辟新的沟通渠道,以解决争议性问题,这是自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今年6月访问中国以来,两国在稳定关系方面取得进展的迹象之一。
报道援引三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和中国将成立两个工作组,专注于亚太地区问题和海洋问题,还有可能成立第三个工作组,专注于更广泛的领域。
此外,美国和中国的官员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落实这些接触的细节,讨论相关安排。另一名知情人士称,双方正在考虑举行一系列会谈,以明确目标和解决棘手问题,但尚未达成最终决定。
当地时间7月31日,中国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在华盛顿同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和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贝莎兰举行工作磋商,双方围绕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坦诚、深入、建设性交换了意见。
6月19日,中美两国最高外交官会面 图自外交部网站
《金融时报》指出,当前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正因一系列问题而变得紧张,从台海局势到俄乌冲突,以及中国对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拉帮结派和对华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表示担忧。
该报本周报道称,白宫还将要求美国国会为军援台湾提供更多资金,此举将首次涉及美国纳税人为武器供应提供资金。此外,美国总统拜登也准备公布一项行政令,限制美国对中国具有所谓“军事用途”的行业投资。
报道认为,而中美此番计划开辟新沟通渠道以解决分歧,此举是朝着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去年11月在巴厘岛设定的共同目标所取得的实施性进展,即为中美关系设定“底线”,避免竞争演变为冲突。
美国咨询公司亚洲集团(The Asia Group)执行合伙人唐伟康(Kurt Tong)认为:“就重建在核心问题上的系统性沟通而非临时沟通,这是近年来首次取得真正进展。这是加强国家安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通过向潜在对手明确传达意图,既起到威慑作用,又起到保证作用。”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的中国问题专家斯科特·肯尼迪(Scott Kennedy)表示:“在关系到战争与和平的关键问题上,加强与中国的沟通,完全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总部位于美国的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中国问题专家葛来仪(Bonnie Glaser)则对中美组建工作组表示欢迎,但她也表示,新沟通渠道是否会产生效果仍有待观察。
自今年6月以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和美国总统气候特使克里已先后访问中国。而在克里访华期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访问了中国。
当地时间7月9日,美国财长耶伦在美国驻华大使馆举行记者会。图自路透社
在美国高官近期相继访问中国之后,美媒彭博社当地时间7月31日援引知情人士“放风”称,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计划于今年8月底访华。报道声称,这是拜登政府为缓解中美这两大经济体之间紧张关系所做努力的一部分。
知情人士称,雷蒙多的目标是在8月21日开始的那一周访问北京,不过具体日期尚未最终确定,可能会有变动。
7月13日下午,商务部举行例行记者会,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发布会上对媒体相关提问表示,中方对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持开放和欢迎态度,正就此与美方进行沟通。中方将继续致力于通过对话沟通,解决经贸领域彼此关切,推动建设性、务实合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此前则表示,中美之间保持着必要的沟通,但是美国如果一边说要沟通,一边不择手段地打压遏制中国,对中方的官员、机构和企业实施制裁,这样的沟通诚意和意义何在?中方一贯坚决反对有关非法的单边制裁,已向美方表明了严正立场,美方应当立即撤销制裁,采取实际行动,为对话沟通扫清障碍、营造氛围,创造有利的条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