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者:持之以恒更有潺潺流水日期:08月18日

当年慈禧太后家有电视机吗?

回答者:开朗圆月JT日期:02月18日

当时那个年代,家里有电视机的人家的确是极少数的。不过那时候我们家里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因为当时我们家在弄堂里(以前上海小巷叫弄堂,现在改建成为小区了)也算条件比较好的一家,谈不上排第一,起码也能排前三名吧,因为我父亲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工作,母亲在纺织工作。在当时的年代,这样的双职工家庭,在上海应该还算是比较好的。

记得当时家里买了一台电视机后,我和弟弟读书回家后,马上就把作业做完,盼着天早点黑下来,这样晚上就可以看电视了,而弄堂里关系好的邻居,也多会来我家看电视,每天晚上家里基本上挤满了人,这种现象维持了一年多。

不久以后上海在全市里弄里创办了“向阳院”,从那以后每个里弄里都发放一台电视机,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左右,邻居家的大人小孩们,就会把家里的凳子早早地摆放在看电视的地方,为了能抢到一个好位子,邻居之间会经常发生争吵,一到晚上小孩子们已早早地等在那里了,等着准时收看电视。记得当时播放一部日本电影(追捕),让我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影片中主人公,杜秋带着真由美骑着马逃跑时的音乐配音: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那情景至今还留在我的脑海里。

每当回想起童年的时光,虽然与现在的孩子相比苦了很多,但想想还是很开心的,因为我们的童年,也有许多美好的回忆,特别是有了“向阳院”以后,让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看到了中国逐步走向世界,并不断地迅速发展而壮大起来了!……

回答者:伊文xian日期:02月16日

我们家没有,其他家庭也一样。记得小时候,我们上学除课本外,没有其他的参考书籍、名著之类可资阅读,文化活动主要是电影,通常一部影片会在附近村子连续放映,我们几个人结伴不厌其烦的连续赶场观看,即使这样的机会,一年也不是很多。人们的日常文化娱乐活动多来自于大队的广播室定时不定时的广播,且以劳动、闲暇之余居多。特别是夏季人们在户外、大队部、麦场等处纳凉时,听着大喇叭广播的时事政治、陕北民歌、传统相声、关中道情、戏曲歌剧,尤其是秦腔,那种荡漾在心间的幸福惬意之情,无与伦比。当然,也有相对富裕些的家庭中,有收音机。体积大点的,不便来回移动,想听时,需到人家家里去听。体积小点的,往往可以随主人一起,在户外随便一个地方,蹲着的,坐着的,或全神贯注,或漫不经心,大伙围拢在一起,边聊天,边听广播,知足常乐,溢于言表。记得我七伯父家中,有一个在老式柜子上放着的大收音机,闲暇之余,我常常过去会听一会儿,聊以卒岁,得过且过,也度过了多少苦闷、无聊的光阴。我十一伯父家中,有一个小收音机,应该是使用二号电池的,黑面,白底,什么牌子的,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当时农村代销点仅售一号电池,为了不影响使用功能,十一伯父细心的用牛皮纸把两节一号电池包住,绑在收音机的背后,用引线把收音机正负电极连接起来,来回带着,走着听着,乐在其中。有一次,我说出欲借收音机听听的想法,十一伯父竟爽快的答应,让我很是感动。如获至宝,我竟抱着收音机聚精会神的听着、听着,直至无台可听,方才罢休。对邓丽君的歌曲虽是断断续续的听的,但印象仍极深,因之谓之靡靡之音。现在听起来,仍觉是雅而不俗,情而不色,浓而不烈,甜而不腻,矜而不争,泰而不骄,味道舒心,百听不厌。说实在的,那些鲜为人知的艰难困苦,在磨砺我们的同时,也赐予了我们成长的智慧与动力。怀揣梦想,笃定前行。那时,我总觉得,人与人的交往是真诚的、互敬的,人们的关系是融洽的、和谐的,世间的事物都是美好的、宜人的,崇高的理想是远大的、可实现的。依靠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追求既定的目标,放手去做,执着坚持,生活定会更充实,人生定会更精彩。当时,时不时从心灵深处都有着何时能有一个属于自己收音机的愿望。

回答者:九月日期:2021年10月11日

谢谢!我们那个年代真的是很穷,那个年代家里,没有电视的可能在大多数,我记得小时候,那个年代国家有放电影????队,定期放电影,都是跟着大人们去看电影。

后来我们这里社区就买了一部小黑白电视,当时黑白电视机,是12寸的.晚上看电视的人很多,那个年代看着小黑白感觉很好看很高兴。在35年前我们家才买了一部,黑白电视。在看现在吧!电视在大很少有人看了,大人孩子都抱着手机看。

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生活,应该感谢我们国家,感谢我们国家的领导!感谢中国????????!

回答者:湖南娜姐日期:2022年11月17日

我,80后,出生于农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爸爸排老二,家里兄弟姐妹多,虽已成家但在经济上要支助兄弟姐妹读书,但我还算好,能吃饱穿暖,家里没有条件买电视机,父母也从来没有提及过,全村只有两三台吧!

在当时,所有人都有共同的话题,不是今天谁家买电视了,就是昨天晚上的电视剧怎么样。虽然当时的电视是黑白的,只有一个频道,很难接收到两三个频道,就算有,也是不清楚的画面,况且并不是村上所有人都能买得起电视,但是当时,大家都可毫无顾忌的邀请邻居,或是自己一群要好的人死皮赖脸的呆在邻居家,看着邻居的电视,蹭着邻居家的热水,在邻居家看电视直到停台。

每当太阳刚下坡的时候,有的人家从山上下来扛着锄头来不及回家放下,有的吃过简单的晚饭搬来自家凳子,早早地跑到邻居家占个位置,就像我们上大学时,提前在图书馆占位置,或者前天晚上在教室里占位子一样。大人坐着,小孩坐在大人的双腿山,来晚的干脆站着看。那场面比看大戏还热闹,现在想起来是一场美丽的回忆。

有时信号接收不是很好,邻居调了好半天,白花花的频道才终于传出了说话的声音,出现了穿着黑色和白色衣服的人影。叽里呱啦的不知道说的是哪一个国家的语言?

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老大爷,慢悠悠地围着电视机转了好几圈。一个人自言自语道: “啧啧,真是了不得,我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神奇的玩意儿!昂?里面丁点儿小,连个小孩都装不下,可是说话的声音是从哪儿传出来的呢?”

说完一个人乐呵呵地笑着,露出两排空荡荡的门牙。

印象最深的就是电视剧中间插播广告,那时候一集电视剧中间要插播三次广告。

每次都是看得正带劲儿,看到惊心动魄的关键时刻,就开始插播广告,这时就有人吐槽,有人骂娘。

有一次正在播放电视连续还珠格格,几乎全村所有男女老少都来了,好奇的小猫小狗也在电视机前凑热闹,围在竹栅栏里的土麻鸭嘎嘎嘎地叫个不停,老母鸡在院里疙瘩疙瘩地叫着,好像要下几只蛋来招待客人。

我和村上关系要好的玩伴被电视机里格格惨遭毒打的场面给俘虏了,哭得稀里哗啦,觉得格格太可怜了,遭受如此折磨,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疼。

正当我看得正入迷的时候,突然,紧挨着我的小叔用胳膊使劲拐了我一下,在我耳边小声地说: “你妈来了!”不知道谁又冒了句“还不快回去,等会脑袋上两锥子”,我从座位上噌地站起来,撒腿就往家跑。

现在想起来,妈妈对我要求严,也是怕我看电视上瘾影响学习成绩,不好好做作业、不用功读书。但那时我在学校成绩还好,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那次之后,趁妈妈不在家,我就偷偷看,一般都是周六周日跑邻居家看,还经常跟几个玩伴打招呼不要跟我妈说。

有次不知是谁告的密,被妈妈发现了,我以为会被“毒”打一顿,但她并没有,只是多责骂了几句。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电视换成了大电视,黑白电视也都变成了彩色电视。

每家一台电视,甚至有的家庭有两三台电视,还有投影,再也不用跑到别人家去看了,大家再也不用占位置不用为看哪个台争吵了,想看哪个台就看哪个台,不想广告我们就换台。

应该说看得很过瘾,可我最怀念的还是全村人在一起看电视的日子, 挺怀念当时的生活。与其说是怀念当时的生活,不如说是怀念当时那个干净的社会,虽然当时大家都没有钱,日子过得都比较一般。但是至少,当时人们的心是火热的,是干净的,是真的。

那是童年的记忆,记忆里不仅仅有看电视,有热闹,有人情温暖......

你小时候也有偷看电视而被挨骂的经历吗?欢迎更多的人留言互动,我是湖南娜姐,喜欢的点个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