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农民起义领袖,他在历史上被誉为“农民之王”。他出身贫寒,但却凭借着自己的勇气、智慧和领袖才能,成功地领导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陈友谅在他的领导下,成功地组织了大量的农民起义军,他们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和组织能力。他们不仅成功地攻占了许多城池,还在战斗中展现出了高超的战术和战略。陈友谅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才能,为他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尊重。
除了他的军事才能,陈友谅还是一位非常有远见和智慧的领袖。他深刻地认识到了农民的苦难和不满,他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试图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他还提出了许多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方案,试图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尽管陈友谅最终失败了,但他的影响力却是深远的。他的农民起义不仅震惊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也为后来的农民起义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他的思想和理念也为后来的社会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因此,可以说陈友谅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和有远见的领袖。他的勇气、智慧和领袖才能,为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元朝末年,群雄并起。
当时中原共有三股势力最为强大,他们分别是朱元璋、张士诚和陈友谅。要论谋略与才干,朱元璋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不过若论当时谁的势力最大,谁最可能推翻元朝的统治,那绝对是陈友谅。
那么,既然陈友谅的势力最为强大,又为什么会输给朱元璋呢?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陈友谅出生于1320年,籍贯湖北沔阳,即现在的湖北仙桃市。陈友谅是渔民之子,出生贫寒。早年间,他曾凭借自己的努力,担任了朝廷小吏。
与乞丐出身的朱元璋不同,陈友谅并非是因为吃不上饭,才决定要起义的。相反,他每天衣足饭饱,有时甚至还能收到一些孝敬。
但陈友谅不仅没有堕落,反而对元朝的统治感到非常失望。产生了要拯救天下苍生,完成民族复兴的想法。
1355年,徐寿辉派部将倪文俊攻破了沔阳,陈友谅也抓住机会,跟上了起义大潮,成为了倪文俊的手下。不久后,由于陈友谅出色的工作能力与战功积累,他很快被升为了领军元帅。
1357年,屡立战功的倪文俊开始对徐寿辉产生不满,他设计谋害徐寿辉。但最终计谋败露,倪文俊逃往黄州,向陈友谅寻求帮助。
志在天下陈友谅面对昔日的领导却毫不留情,他干净利落地杀掉了倪文俊,并吞并了他的军队。此后,陈友谅自称宣慰使,并接连拿下江西,安徽等地,一时间名扬天下。
随着陈友谅的实力越来越强,朱元璋感受到了莫大的威胁。1359年,朱元璋利用离间计,成功让陈友谅斩杀了自己手下的大将赵普胜。到了第二年,建立了天完政权的徐寿辉想要迁都龙兴,而作为下属的陈友谅却一直不同意。
徐寿辉本身就对日益骄狂的陈友谅感到不满,一听他说反对,反而更加坚定了要迁都的决心。听闻此事之后,陈友谅立马安排手下在江州唱了一出好戏,并最终成功敲碎了徐寿辉的脑袋。
徐寿辉死后,陈友谅立马称帝,取国号为“汉”,改元“大义”。
当时,陈友谅地盘最广,实力最强。自然而然,他打起了朱元璋的主意。而朱元璋则担心遭到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围攻,便又一次派间谍诈降陈友谅,结果陈友谅果然中计,发起了大举进攻,最终他落败于朱元璋之手,也丢掉了江西。
1363年,陈友谅趁着朱元璋救援安丰之机,率大军杀向洪都。结果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在人数少于对方数十倍的情况下,硬是拖了陈友谅整整八十五天,一直到朱元璋的救兵到来。
听说朱元璋回来之后,陈友谅决定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展开决战。
陈友谅的部队全都是铁索连环的大船,在战斗前期,将朱元璋的小船队打得喘不了气。但战斗到了关键时刻,却突然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立即下令使用火攻,陈友谅遭遇了赤壁之战曹操一样的尴尬。
最终,陈友谅大败而归,其弟弟陈友仁当场战死。在之后的突围中,陈友谅也被乱箭射死,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朱元璋曾说:“张士诚器小,陈友谅志骄。”
陈友谅确实是骄傲的,他一生在与元军的作战中,从来不曾接受招安,始终是血战到底。并且,在起义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就能雄霸中原一大块土地,最终称帝改元,他确实是一位骄傲的枭雄。
可惜革命尚未成功,陈友谅显得骄傲得过早了,最终栽倒在朱元璋手里。
(参考资料:《明太祖实录》《陈友谅这一生》)
作为元末起义的领袖者陈友谅,从古自今后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那么今天笔者从陈友谅的人生历程客观的为大家详细剖析陈友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友谅于1320年出生在湖北仙桃,在家中排行老三,父辈以捕鱼为生,勉强养活一家老小。陈友谅自幼天资聪慧,悟性极强,在读书时成绩常常名列前茅,再加上一个算命先生看了他家的祖坟后对陈友谅说:“你家的风水很好,你长大后必定成为人上人”。此话让陈友谅一度欣喜不已。可谁知陈友谅直到31岁才当上元朝一个县级的刀笔小吏,这让满腔豪情壮志的他郁闷不已。
老祖宗有句古话叫“时来运转”,1355年,陈友谅终于等到了这个时运,当时起兵抗元的徐寿辉部将倪文俊带兵打下沔阳(湖北仙桃),陈友谅揭竿为旗响应倪文俊,顺势投入到倪文俊帐下。陈友谅担当倪文俊的先锋部队,带兵打仗总是身先士卒,作战勇猛,连克数城,为此倪文俊给他加官进爵,并将部队划给他管理。
1357年倪文俊想将上级徐寿辉打下的土地占为己有,自己称王。可姜还是老的辣,倪文俊的阴谋被徐寿辉识破,倪文俊不得已逃离到陈友谅这边,念想着陈友谅记着昔日提拔之情,给予保护。 可陈友谅二话不说直接将倪文俊诛杀,并将其残余部队据为己有,由此可见,陈友谅心狠手辣,不仁不义。
从 1358 年到 1359 年两年间,养精蓄锐后的陈友谅率兵连克诸多城池:安庆、赣州、汀州、衢州还有信州(今上饶)等地皆被陈友谅一一攻下,所有俘兵均整编进陈友谅的部队中,如此一来,在整个江南地区,陈友谅成为实力最为强大的割据势力,连老东家徐寿辉也得让他三分。 但是在陈友谅心中始终有个信念,那就是“一山不容二虎”,于是他设下计谋引诱徐寿辉赴宴,命壮士用铁器从后面偷袭敲碎徐寿辉脑袋,手段确实有点卑鄙无耻。 老东家徐寿辉一死,野心更加膨胀的陈友谅立马称帝,改国号为“汉”。 接下来他的目标就是干掉应天府的朱元璋部队。
“龙湾之战”中,陈友谅的战船被朱元璋部队重创,在采石矶又被冯国胜所部阻击,陈友谅此战可谓是“丢了夫人又折兵”。丢脸丢到家了。 到了1361年,朱元璋已经攻克江州、安庆等多个据点,报复心极强的陈友谅不甘示弱,于1363年亲自率领60万部队(可能没那么多),数百艘大型战船沿着水路开往南昌,怎知驻守南昌的朱文正等人硬是凭借着坚忍的决心与陈友谅对抗了将近3个月。 后来朱元璋率领援军赶到,陈友谅将战船开往鄱阳湖与朱元璋决战,一场赤壁之战借东风的典型战术再次上演,朱元璋凭借着东北风利用火船撞击、引燃陈友谅的百艘战船,陈友谅所部死伤无数,逃亡路上被朱元璋的弓箭部队射中头颅,一命呜呼。一代枭雄就此谢幕。
上图京剧《九江口》中陈友谅
综上所述陈友谅的一生,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晰的知道陈友谅的为人了,年幼聪明好学,得志后杀了上级倪文俊、徐寿辉,实为不仁不义,卑鄙无耻,得势后自己当皇帝,说明此人野心大,权力欲望强。战败后再次反攻到底,说明此人意志坚定,报复心极强。鄱阳湖大战兵多将广还遭到惨败,说明此人有勇无谋。但是如果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陈友谅,也许他也是有功之人,首先他作为抗元领袖摧毁元朝在江南的势力,其次他开启沔阳三蒸文化,最后作为能与明太祖朱元璋并驾齐驱,逐鹿中原,亦是非常人也!不知你们对陈友谅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有人评论“假如司马迁写元明史,陈友谅会是第二个项羽”。这个评价虽然有点狂,但是陈友谅被《元史》《明史》黑化、矮化是毋容置疑的。陈友谅五年内从一个文书先生成长为南方势力最强的统兵大元帅,必有其过人之处。
陈友谅,出生渔民之家。家里有能力供他读书和习武,说明家境不会很差。参加起义前,陈友谅已经做了几年元朝的官吏,有稳定的收入。也就是说,陈友谅造反的动机跟朱元璋不一样,朱元璋是活不下去了,而陈友谅是对元朝失望了。
继续分析陈友谅参加起义的动机,是民族大义?还是阶级斗争?又或是争取地位权力的冒险投机?不管是哪一个动机,都显示出他的起点比朱元璋更加有理想、有抱负。
陈友谅能文善武,力大过人,一开始就显示出过人的军事才华,得到上司倪文俊和老板徐寿辉的赏识。陈友谅也不负众望,在与元朝的对抗中攻城拔、寨屡立战功,逐渐被提拔为“天完”政权的兵马大元帅。
需要提到的是,在元末起义中,对元朝杀伤最大的不是最终得了天下的朱元璋,而是北方的韩山童、刘福通和南方的陈友谅。
剩下的方国珍、张士诚和朱元璋则都是蛇鼠两端的货色。元军打压的紧了,方国珍、张士诚、朱元璋这些军阀就赶紧接受元朝招安,做元朝的狗腿子,讨伐其他起义军。元军离开了,他们就赶紧抢粮、抢钱、抢壮丁、抢地盘。
细数起来,朱元璋的黑历史还真不少。他在抢地盘崛起过程中,主要是对着其他起义军下手了。但是正史里面一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轻轻带过。正史中只是说陈友谅势力最大,但是陈友谅与元朝的大战却被抹得干干净净,这不是很奇怪吗?
在南方所有势力中,只有陈友谅从来没有接受元朝招安,只有陈友谅一直坚持实打实在跟元朝对着干。最后成了这样的情形,陈友谅灭元军,朱元璋灭陈友谅。
在传统说法中陈友谅被描绘成“嚣张、多疑、没义气、心狠手辣”,这个说法,疑点多多,觉着这是朱明王朝在矮黑人家。
1、“嚣张”这个好说,哪个才华横溢的人不是恃才傲物、桀骜不驯?
2、“多疑”就有点前后矛盾了,既然是多疑,连身边的人都不信任。怎么会中了叛将康茂才的“诈降计”兵败如山倒?
3、说陈友谅“没义气、心狠手辣”的事例,翻来覆去就是杀了老上司倪文俊和前老板徐寿辉。殊不知,最开始是倪文俊和徐寿辉火拼,陈友谅总要灭掉一方才可以维护起义军内部统一,所以他杀了老上司。后来功高震主,陈友谅与徐寿辉火拼。杀了徐寿辉,这支义军才能继续走下去,这也无可厚非。说起来,朱元璋杀掉的老兄弟可是多的数不清了。
陈友谅要是真的多疑和没义气,怎么会有张定边和张必先这么两位生死相随的兄弟?总之,陈友谅应该是给朱元璋造成过很大心理阴影,要不然史料里只有朱元璋打败陈友谅的事,只是一味抹黑却没有具体事迹。
陈友谅其人事迹史料记载很少,怀疑是朱元璋做了手脚。但是民间却留下了其他说法:
- 陈友谅的行事风格、军事才能被认为与项羽极度相似,假如司马迁写元明史,他会是另一个项羽。
- 陈友谅有张定边、张必先两个结义兄弟,被人们认为是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样的佳话。(注:陈友谅的国号“汉”,刘备的国号也是“汉”)
- 陈友谅打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水军,他在潘阳湖大战的失败跟曹操赤壁之战失败一样——铁索连舟,风向突变,被火攻大败。
陈友谅是个复杂人物。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阳(今湖北仙桃)人,是元朝农民起义领袖。
1351年,徐寿辉起兵,建立天完政权。为什么叫天完政权?这个说出来就是笑话,主要是针对元朝而取得名字,元朝叫大元,那我就叫天完,大字头上加一横就是天,天灭大;元字头上加个宝盖头就是完,完灭元,天完灭大元。从字面上看,很是合适。可是从字意上说,就糟糕了,天完?人君受命于天,替天行道,天都完了,还灭什么大元?所以年号不吉利。
31岁的陈友谅此时是元朝县政府的一位刀笔小吏,为了民族复兴的理想,为了解除民族压迫,于是决定参加农民起义,投奔到徐寿辉的部将倪文俊麾下效力。 因为有点文化,加上有在政府工作的经验,陈友谅在部队吃得开,迅速成为独当一面的将领。 1357年9月,倪文俊试图杀死主子徐寿辉,结果倪文俊没杀死徐寿辉,反而被自己的手下陈友谅杀死,陈友谅杀了倪文俊后,自称宣慰使,率军攻下江西全境,和安徽、福建等部分地区,一时势如破竹。
1359年,陈友谅中了朱元璋的反间计,杀了自己的手下猛将赵普胜。1360年,陈友谅让人用铁锤敲碎了老主子徐寿辉的脑袋,然后迫不及待地在一个破庙里登基称帝,建国号为汉。从刘邦的汉朝结束后,国号叫汉的政权很多,但没有一个成气候,中国历史上也有这个现象,凡是别人叫过的政权名字就不要再用了,五代十国时的五代,吴三桂的周,等等,都是不吉利的。
陈友谅从参加起义到当上皇帝花了9年时间,当时,他占领了湖广、江西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区,在元末群雄中,陈友谅人最多、地最广。当上皇帝的陈友谅一心想先吃掉颇有实力的朱元璋,为此率军打到南京郊区,但是被精心准备的朱元璋打得大败而归,朱元璋顺势沿江西上,攻克池州、安庆、南昌、上饶等地,陈友谅在江西各地的官员纷纷投靠朱元璋。我看史料看到这里,已经感觉到,陈友谅虽然地盘大、兵员多,但是不牢固。
吃了败仗的陈友谅回到武昌休整了几年,建造了一大批战船,大的船有3层楼高,可以在船上骑马。1363年六月,陈友谅率大军从武昌乘坐战舰来攻打南昌,朱元璋的亲侄子、大都督朱文正率军坚守南昌。有人说,陈友谅带来的大军有60万,说朱文正只有1万守军。陈友谅的军队攻了85天,没有打下孤城南昌。 我看《明太祖实录》,看到这里我就感觉到,陈友谅的部队战斗力真的很差。
《明太祖实录》上没有任何地方记载了陈友谅有60万大军,也没有记载朱文正守南昌的军队只有1万多。我分析史料,认为陈友谅攻打南昌的部队在20万左右,朱文正的守军接近4万。 自古以来,攻城与守城的正常比例应该是5:1,陈友谅和朱文正双方正好符合这个比例,所以势均力敌。但是打了一个多月后,朱文正已经精疲力尽,预感守不住了,于是派人去朱元璋那里报信搬救兵。朱元璋让来人告诉朱文正,再坚守1个月。
如果真是60万攻打1万,朱文正不可能坚守85天,能坚守8天都是神话。只要有正常思维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后来,朱元璋率20万大军从长江水路救援南昌。这个20万,是《明太祖实录》明确记载的。陈友谅听说朱元璋率援军要来,于是撤出南昌,列舰在鄱阳湖迎战,打战一触即发。 陈友谅有不少大船,但究竟多少大船,史书没有明确说。我认为几十艘而已,不可能几百艘。但小船不少,陈友谅派出去找粮食的小船就有500艘。朱元璋没有大船。看看战役过程:
第一个回合:双方弓箭、鸟枪、登船砍杀为主,但是战役的没有拉开局面,明实录记载: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等进兵薄战,徐达身先士卒,击败陈友谅的前军,杀敌1500人,缴获陈友谅一艘大船,朱元璋军威大振。搞了半天,才杀敌1500,缴获陈友谅一艘大船,为此还声威大震。(夜灯唯许月华侵)
第二个回合:朱元璋用火攻。朱元璋安排了7艘小船,装好火药,安排敢死队,顺风冲向陈友谅的大船,成功烧毁陈友谅几百艘船,火光冲天,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陈友贵被烧死,陈友谅的部队烧死的、溺水死的肯定不少,到底是多少,朱元璋没有记载。但记载朱元璋借机“又斩首二千余级”,记住是2000余人。这一战后,朱元璋给陈友谅写了一封信,提到陈友谅“兵将损数万之命、无尺寸之功”。到了这个阶段,战役接近尾声了,陈友谅也只是损失了数万兵马,这个数字是朱元璋说的,可信度较高。
第三个回合:陈友谅撤退。陈友谅大军出门已经4个多月,部队死伤不少,还有不少人向朱元璋投降,损兵折将、粮草殆尽,于是决定撤退回武昌老巢。朱元璋抓住机会,乘胜追击,陈友谅被乱箭射死。陈友谅的部下拥着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坐船回到武昌,陈理在武昌继位。朱元璋的部队尾随追到武昌城下,从十月打到第二年的二月,五个月打不下武昌,后来朱元璋再次亲自率军来攻打武昌,陈理知道打不下去了,于是出城投降。 陈理坚守武昌5个月,朱元璋的部队攻不下,说明什么?说明当时陈理在武昌的士兵是不少的,这些士兵基本是从鄱阳湖带回的,因为当初陈友谅是倾巢出动,留在武昌的人肯定不多。
综合分析我有几个结论:
1.陈友谅的作战部队不会超过30万。双方在鄱阳湖打了37天,到朱元璋烧掉陈友谅几百艘船只的时候,陈友谅的部队才损失数万。到战役结束,陈友谅的军队损失不会超过10万。朱元璋的部队在37天的大战中只死亡1000多人,受伤的也才1万多人。
2.陈友谅的部队战斗力比较差。陈友谅和朱元璋打了好几年战,几乎没有赢过,手下投降朱元璋的不少。陈友谅的部队不说一触即溃,但是肯定打不了硬战。
3.陈友谅的谋略比朱元璋不是差一个档次。朱元璋对领导郭子兴、主子小明王一直是够义气的,多次舍生救主、救领导,至少给人的感觉是这样,朱元璋树立的是有情有义的形象,为此深得人心。最后要杀小明王,也不是明目张胆地杀,而是派廖永忠将小明王的船弄翻,小明王落水而死,虽然人皆怀疑是朱元璋干的,但是没有证据。
而陈友谅呢,光天化日之下杀领导(倪文俊)、杀主子(徐寿辉)杀兄弟(赵普胜),给人于无情无义的小人形象,以至于陈友谅不得人心,建立不起牢固的基本盘。这正是陈友谅外强中干、部队战斗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一个普通人用了9年时间能拥兵数十万,总的来说,是由其独到之处的,不然做不到这一点。但是,陈友谅有三个明显的缺点:一是性太急,急于求成;二是性太真,不知道遮掩;三是心太狠,谁都敢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