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用户,很多人可能对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分析_第七交响曲完整版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分析_第七交响曲完整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6621/Music_List/53624005B
贝多芬于1811年致力于A大调第七号交响曲 (作品第92号)时,他人正待在捷克的波希米亚温泉小镇休养身心。 作品完成于1812年,并且献给了Count Moritz von Fries。 首演 此作品1813年12月8日于维也纳的一场给Hanau战役所受伤士兵们的慈善 会首演,并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Louis Spohr担任小提琴首席。[1] 首演的反应良好,并被要求再演奏一次第二乐章。[2] 在同一场的演出中,另一首贝多芬的作品威灵顿的胜利也受到广大的成功。 [3] [编辑] 乐团编制 第七号交响曲的编制如下: 木管乐器: 2 长笛 2 双簧管 2 A调竖笛 2 低音管 铜管乐器: 2 A调、E调或D调法国号 2 D调小号 打击乐器: 定音鼓 弦乐器: 第一、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大提琴 [编辑] 曲式 第七号交响曲共有四个乐章: I. 少许延续—活板(Poco sostenuto — Vivace) II. 小快板(Allegretto) III. 急板(Presto) IV. 辉煌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演奏全曲大约是34分钟。 第一乐章开始是慢速的序曲(就像第一号、第二号、第四号交响曲),之后进入了奏鸣曲的形式,以及跳舞般的轻快节奏。 第二乐章,A小调,是慢速乐章,虽然速度标式是稍快(Allegretto)(可说成快一点点)但跟其它三乐章比较起来是算慢的。此乐章是非常受欢迎的,且在首演时被要求再演一次。就跟第一乐章一样,节奏以及旋律是很重要的特征。四分音符、两个八分音符和两个四分音符一再出现。 第三乐章是诙谐曲跟三重奏。在此,根据奥地利朝圣者的赞美诗所做的三重奏被反复了一次。[4]这种三重奏ABA形式扩充到ABABA的方式,在这个时期相当常见于贝多芬的其它作品中,例如他的第四号交响曲以及第八号弦乐四重奏。 第四乐章是奏鸣曲的曲式。Donald Francis Tovey在他的Essays in Musical Analysis里说到,这个乐章是「酒神的忿怒」。 此作品因节奏动机的使用而著名。同时在调性的使用上也很微妙,为了使张力明显而使用了A大调、C大调以及F大调。第二乐章是使用A小调并穿插A大调,以及诙谐曲是使用F大调。 [编辑] 评论 华格纳对作品间有生命力的节奏所形成的图画,称为是「舞蹈的神化」。[5] 另一方面,韦伯认为第一乐章在结尾时的丰富低音线说明了贝多芬得确是准备去疯人院;二十世纪的指挥家毕勤也一样严厉地说:「你能为它做什么?就像是一群犛牛在跳。」 李斯特曾将贝多芬的所有交响曲改编成钢琴的独奏版本。 [编辑] 花絮 此作品的最终修订版本是由伯恩斯坦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在1990年8月19日演出。 不少年来,费城交响乐团知晓现任或退任团员死亡时,会在团练时播放第二乐章。 日本富士电视台日剧「交响情人梦」亦曾以该曲之首段乐章作片头曲。
参考: zh. *** /wiki/%E7%AC%AC%E4%B8%83%E8%99%9F%E4%BA%A4%E9%9F%BF%E6%9B%B2_(%E8%B2%9D%E5%A4%9A%E8%8A%AC)
naxos music library

返回目录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 赏析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A大调第七交响曲(1811-1812),Op.92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从1800年,《第一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一直到1808年《第六交响曲》问世,在8年时间内,贝多芬完成了交响征程上的六个脚印。虽然与才思敏捷的天才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交响曲产量远远不及前者,但是贝多芬的每一部作品都充满了值得咀嚼的内涵和哲理,蕴藏了属于作曲家本人的个性与才华。其实从贝多芬一生的创作历程而言,从1800开始直到1809年,这10年之间,可谓贝多芬 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高峰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评价,都是如此。但是从1809年开始,贝多芬逐渐开始走向沉寂,以至于他的第七部交响曲,直到1812年才问世,与《田园》相隔了将近4年之久!大家或许要问,这段日子贝多芬在做些什么呢?

1809年5月,曾经被作曲家所崇拜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命令法军进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炮声隆隆,战局紧张。贝多芬早年的先师海顿也在此时去世了。但贝多芬没有被战火所吓退,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创作出了包括《26号“告别”钢琴奏鸣曲》、《致爱丽丝》以及《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在内多部重要作品。当时维也纳的局势非常紧迫,侵略军的不断骚扰,货币的不断贬值让贝多芬的生活非常窘迫。好在1810年战局被平息了,维也纳恢复的往日的平静。但是贝多芬也就此陷入了一生中创作热情最低落的一段时间。

在介绍《第四交响曲》的时候,我们说到过贝多芬比较失败的爱情生活。在这时,经历了几年的甜蜜以后,恋人们逐渐远离了他,使贝多芬重新陷入孤独和寂寞当中,可以说这是贝多芬失去创作灵感以及动力的一个较大原因。其次,来自于耳朵疾病对他的折磨,其实当时的病情已经发展到几乎让贝多芬完全丧失听力的程度。同时维也纳的经济萧条依然继续着,生活条件日渐艰苦,贝多芬不得不为衣食住行而拖累。不少知心好友也在这段时间相继离开了贝多芬,或是因为去世,或是去往其他地方发展,这让作曲家的生活越加苦闷。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贝多芬在1810到1812年,只写出了几部并不成功的作品,数量寥寥无几。

不过从1812年开始,这头“ 雄狮”开始复苏了!而复苏的标志则正是他的第七部交响曲!虽然这时候的贝多芬依然生活的不怎么愉快,但是这部《第七交响曲》却拥有非常独特的舞蹈风格,可见作曲家已经可以做到抛弃凡尘俗念对他思想的折磨和困扰,只要一沉浸在 创作中,他就可以爆发出无穷无尽的威力!

贝多芬是特立独行的,他也不想让自己作品风格有所重复,尤其是对于交响曲这个表现形式。在《第七》之前的四部交响曲可谓部部经典、成功——英雄的讴歌、青春的赞颂、命运的斗争、田园的纯朴。这时候贝多芬想到了用快乐、疯狂的舞蹈性的节奏来作为新作的创作主题。第一乐章,似乎是一切快乐的源泉,优雅而欢快,充满一丝明亮。第二乐章是忧郁的小快板,带有葬礼进行曲的风格,虽然旋律并不快速,但是依然不乏舞蹈的节奏感。第三乐章,一上来就表现出愉快的感觉,会让人不由得跟随他手舞足蹈,跳跃的热情一轮高于一轮!然后第四乐章上来了,舞蹈开始趋于疯狂,似乎有酒后起舞的味道, 迭起,让人感觉呼吸都会跟随急促起来!贝多芬用最迅捷、最激昂的手法,写出了这个十分出名的快板,似乎是天下无双的!其实关于这部作品的赏析,我想没有必要多费笔墨,因为前不久的边听边入门刚刚介绍过这部作品,大家可以看看Pianosheep的评论,十分精彩。

《第七交响曲》虽然是无副标题的作品,但是人们通常喜欢把它称之为“舞蹈性的交响曲”、“舞蹈的颂赞”。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当中,这部作品也是最受人欢迎的。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版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