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国外民众对中国发展前景有信心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世界如何感受中国变化?怎样看待中国发展?如何认知中国形象?为此,环球时报社启动了一项面向46个国家、5.1万名民众的问卷调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开展的规模最大、样本量最多、问卷设计最全面深入的全球民意调查。
中国发展前景光明,成为各国受访民众共同感受
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综合国力及各项实力被国外受访民众普遍评价为“强”。经济实力强获认可比例最高,达77%;其次为科技实力(75%)和金融实力(72%)。年轻群体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评价更高。非洲国家、金砖国家、中东国家、发展中国家有超过七成民众认为中国综合国力强;该比例在东盟国家和欧洲国家超过六成,在发达国家超过半数。
在大国国际地位排名上,分别有20%、27%、17%的国外受访民众将中国排在首位、第二位和第三位,综合计算排名得分居第二名。美国被排在首位的比例为47%。俄罗斯、日本、英国所获排名得分接近,同处第三层级。有相对较多比例的受访者将俄罗斯排在第三位,将英国和日本排在第四位。
调查发现,多数国外民众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与发展潜能持积极看法,近八成国外民众对中国发展前景有信心。九成多国外受访民众认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会持续增长,近六成认同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发展中国家、中东国家和金砖国家预期中国经济增速提升的比例超过3/4;非洲国家达85%;欧洲国家和东盟国家的该比例超过七成;发达国家为六成多。六成国外民众认同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方向正确”。约2/3认同中国经济前景光明、有潜力,两成持中立态度。非洲国家(81%)对中国经济前景光明的认同比例最高,中东国家、金砖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该比例超过七成,欧洲国家和东盟国家超过六成,发达国家超过半数。
国外民众对华好感度高、对中国印象好
调查问卷让被访者自主描绘其过去一年里对中国的突出印象。统计发现,各国民众使用率最高的关键词包括“经济”“技术/科技”“发展/发达”“好”“强大/强国”“先进/创新”“文化/文明”“商品/产品”“人口众多”“中餐/美食”等。在发达国家、欧洲国家、中东国家和东盟国家,“经济”被提及的频次居首;在发展中国家、非洲国家、金砖国家,“技术”被提及的频次最高。
调查数据显示,国外受访民众对中国感兴趣的比例超过九成,四成民众对中国感兴趣的程度很高,包括14%的“极其感兴趣”和26%的“非常感兴趣”。发展中国家民众(95%)对中国感兴趣的比例高于发达国家(86%)。在对中国的主观情感方面,总体有63%的国外民众表示对中国有好感,两成持中立态度。从不同国家群组来看,非洲国家的对华好感度最高,达84%;拉美国家、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超过七成,东盟国家接近七成,中东国家超过六成;欧洲国家对华好感度接近半数,约三成持中立态度。
关于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综合评价,近六成国外民众对中国的整体印象评价为“好”,中立态度为三成多。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持有好印象的比例为74%、72%,对中国文化持有好印象的比例超过六成。55%的国外民众对中国人的整体印象评价为“好”,36%持中立态度。中国人的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给七成多国外民众留下了好印象。本次调查还列举了10余项有代表性的中国事物,并逐一向国外民众询问喜爱与否。其中,长城(67%)、高铁(65%)、熊猫(63%)、智能手机(61%)的获喜爱比例超过六成,过境免签(57%)、电动汽车(55%)和网络购物(55%)的获喜爱比例超过半数,中餐(48%)和TikTok(48%)的获喜爱比例接近半数。数据比较发现,发达国家民众相对更喜欢长城、熊猫、中餐等中国传统事物,中东国家、金砖国家和非洲国家的民众相对更喜欢高铁、智能手机、网购、电动汽车等中国新事物。
期待中国更多参与国际事务、贡献更大力量
近七成(69%)国外受访民众期待中国未来更多参与国际事务或发挥更大作用。近九成(88%)支持中国在有关国际机构、机制或平台中主动发挥更大作用。八成多期待中国在经贸合作与教科文两个领域作出更多国际贡献;近3/4期待中国在国际秩序建设、维护和平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国外受访民众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率达66%,对三大全球倡议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率为七成左右。对“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两项主张,国外民意有超过半数认同,中立态度约三成,不认同比例为个位数。
“全球南方”崛起,对世界发展变化的意义重大。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国外受访民众认同中国是“全球南方”一员,仅4%持相反看法。有明显更高比例希望中国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守护文明多样性、促进经济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关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调查数据显示,有明显更高比例的国外民众认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伙伴,帮助其提升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开拓发展机遇、加强经济基础建设,而非西方舆论炮制的“新殖民主义”“债务陷阱”“资源掠夺”“输出过剩产能”等。非洲国家有超过六成民众认同中国的积极贡献,持负面观点的约为一成。
关于地区热点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六成国外民众期待中国未来更多参与中东地区事务并发挥更大作用;中东国家该比例接近3/4,超过半数表示出较高程度期待。中国呼吁巴以双方停火和联合国大会休战草案均获半数以上比例的认可、两成多中立和极少量不认可。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期待中国参与协调的比例为46%,一成希望中国“完全不参与”。
国际民意普遍期待中美关系稳定向好
中美关系攸关两国,牵动世界。调查发现,当前国际民意总体希望两国关系稳定向好。数据显示,超七成受访民众希望未来中美关系“趋向缓和”或“保持现状”,仅一成多希望“趋向冲突”。在美国,也有相对多数(38%)民众期待两国关系“趋向缓和”,是“趋向冲突”比例(18%)的两倍多。调查发现,过去一年,美国民众对华好感度有所改善。
关于南海问题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超过六成东盟国家民众支持当事国谈判协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菲律宾民众选择该项的比例为65%。
对华友好是各国民众普遍愿望
中国已同183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调查发现,超过八成国外受访民众认为本国与中国的关系是友好的、正常的、战略合作的,一成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数据比较发现,非洲国家大多数民众将中国视为“战略合作伙伴”或“友好国家”;发展中国家、东盟国家、中东国家、金砖国家的民众将中国视为“战略合作伙伴”“友好国家”“正常关系国家”的比例相对较高;欧洲国家将中国视为“友好国家”“正常关系国家”的比例相对较高;发达国家将中国视为“正常关系国家”的比例相对较高。
关于本国与中国关系的未来变化,62%的国外民众希望变得更好,26%希望保持不变。非洲国家希望本国与中国未来关系更好的比例超过八成;发展中国家、中东国家和金砖国家的该比例为近七成;东盟国家超过六成。95%的国外民众欢迎中国人到访本国,其中,旅游最受欢迎(64%),其次为投资(50%)、工作(46%)、留学/访学(45%)。中国优化实施过境免签政策后,近七成受访者表示未来愿意来访中国。
调查数据显示,年轻群体对中国有更大兴趣、更好印象、更高热情、更强认同。如,40岁以下年龄组人群对中国感兴趣的比例、期待中国未来更多参与国际事务的比例,均高于40岁以上年龄组5个多百分点;前组对中国有好感、对中国整体印象好、愿意到访中国、了解中国重大倡议/理念的比例,均高于后组10个百分点。(执笔:张琪、易佳)
环球时报研究院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