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生地震之后,中国互联网上的舆论明显分为两波,一波是愿意为日本祈福的人,展现了对日本比较友好的姿态,另一波则对日本的地震冷眼旁观,有些甚至是幸灾乐祸。

在反日氛围高涨之际,我们更应面向未来,中日关系应世代友好

而随着互联网舆论的发酵,互联网又兴起了一波反日的舆论。说实话,在中国有反日的情绪,这也是常态了。

但是,反日的根源还是在于日本侵华的问题,至于核污水事件,钓鱼岛纷争,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都是因为日本侵华的历史的打底,所以反日的情绪极容易点燃。

笔者无意于批评反日的情绪,因为这与日本对待历史,对待中日关系的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笔者想要说的是,既然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居,中日之间都有义务培育世代友好的中日关系。

笔者为什么这样认为呢?大家不妨想想,中日难道需要是一种敌对关系吗?如果中国是敌对关系,按照国内的有些人的理解,我们是不是应该出兵给日本军事上的教训,以泄心头之恨。只有这样,中日的问题才能算是翻篇。

但问题是,如果真要是按照这样的剧本发展,恐怕日本也会对中国怀恨在心,而意图伺机报复。日本强,则日本必然要找中国复仇,如果日本弱,则日本恐怕也会通过类哈马斯的恐怖袭击攻击中国。

如果中日关系在历史的仇怨死结中循环,这符合两国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吗?很显然,并不符合。

说实话,各国,各民族之间如果非要算历史账,这种冤仇根本算不完。比如欧洲,历史上,欧洲发生的战争比全球其他任何地区都多,英法之间有百年战争,其后欧洲又发生七年战争,三十年战争,拿破仑横扫欧洲。

在反日氛围高涨之际,我们更应面向未来,中日关系应世代友好

德国崛起之后,德意志相继击败丹麦,奥匈帝国,法国,其后一战在欧洲爆发,二战在欧洲爆发。要说欧洲这片土地,各国,各民族之间国仇家恨有多少,恐怕根本捋一捋不清。

如果欧洲各国都想着相互寻仇,恐怕欧洲大地仍旧是一片混战,至今都会永无宁日。但是,二战之后,曾经的世仇法德和解,欧洲创造性的创建欧盟,曾经的仇人化干戈为玉帛,这才有了今天欧洲的发展和持久的繁荣。

欧盟的这一种模式,对于中日,日韩之间如果有什么启示的话,那就是中日韩三国也应该化解仇怨,一致往前看。如果三国能够妥善的处理历史的包袱,笔者相信东亚将会开创共享繁荣,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有些人鼓吹对于日本的仇恨要永远铭记,永世不忘,不能替前人原谅侵略者。如果是按照这个逻辑,笔者认为,中俄之间就不会有今天的友好关系。

在反日氛围高涨之际,我们更应面向未来,中日关系应世代友好

我们不能忘记对日本之仇,那海兰泡惨案我们能够忘记吗?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我们能够忘记吗?还有中国曾经失去的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等等。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进行复仇呢?

如果我们不认为需要向俄罗斯复仇,我们是不是也不应该寻求向日本寻仇呢?很显然,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在发生了历史的巨大仇怨之后,作为当事的双方应该找到走出仇怨,化解仇怨的相处之道,为两国开创持久的和平,永远避免悲剧的发生。

从眼下的国际格局来看,让中日关系比较友好,这当然有很大的困难。但是,我们也不能预想就认为中日关系就应该坏下去。

日本有日本的问题,但我们也应该有走出历史的勇气和气魄,而这种勇气和气魄就是对待日本,我们不应该永远只有仇恨的一面,而应该明白中日最终还是应该化解仇恨的。

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很显然,这个倡议最终也是需要日本参与的,我们并没有把日本排除在外。

如果未来中国能够实现自身的对于世界秩序的构想,那么我们最起码要实现一条,那就是与邻国的关系一定是四邻皆安的。

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日本确实对中国不够友好,但现在中国的战略绝不是要把日本推向美国的怀抱。中国仍旧寻求与日本健康,正常的关系。作为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一个世代友好的中日关系,无疑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因此,日本不是我们的敌人。

(本文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