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用户,很多人可能对一江山岛大陈岛地图_大陈岛甲午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一江山岛大陈岛地图_大陈岛甲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椒江史上名船,你知几艘?

散步到江滨公园,远处烟雾蒙蒙,水天连成一线,江水中驶来几艘船,在水波中拉出长长的纹迹。穿透 历史 的尘埃,船以其厚重勾勒出航海之图,驰聘江面,平稳驶向大海。

卫温远航夷洲之船

公元230年2月24日,就在此处对岸,吴大帝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一支30余艘舰船、1万名军士组成的船队,从章安启程,到达夷洲(今台湾),对当地进行开发经营。这是中国正史上关于大陆与台湾通航的最早记载,是大陆与台湾交往的最早记载,标注着两岸关系的开端,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

三国时代吴国丹阳太守沈莹曾在《临海水土异物志》中对夷洲进行了记载,他笔下夷洲的方位和气候都与台湾的情况相符。书中还描述了夷洲的物产,以及山夷居住、饮食、嫁娶、穿耳、凿齿、猎首等习俗,这些情形都可以在明清人关于台湾的著述里得到印证。

卫温所率船队远航夷洲,比郑和下西洋(1405年)早1170多年,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2年)早1260多年,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罕见壮举。

除夷洲之外,孙权还积极派人与海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诸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之后,孙权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诸国,与印度建立了联系。卫温远航的船,带着我们先人不断 探索 的脚步,走向更远的远方。

赵构逃难之船

第二艘船来谈谈康王赵构逃难的船。赵构(1107年—1187年),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首任皇帝,史称“宋高宗”,在位35年。

因为金军不断南侵,宋高宗仓惶出逃,一直逃到杭州,又跑到明州(今浙江宁波),然后在定海县(今浙江定海)上船入海避难。

宋高宗在海上漂泊几天后,建炎四年的春节到了,大年初一,船队遇到强烈的海风,只好下锚停泊。大年初三,食物几乎断绝的船队,终于到达台州一个名为章安的小镇上。据《宋史·高宗纪》记载,南宋建炎四年(1130)正月丙午,“帝次台州章安镇”,来到金鳌山。金鳌山又名鹅山,在今章安街道建成区南部靠近椒江的地方。

宋高宗在金鳌山祥符寺善济院中,吃了饭菜,填饱了肚子,并一直住在这里,时至今日,金鳌山上还有宋高宗行在遗址。赵构在此诗兴大发,写了一首《阻潮金鳌》,诗曰:“碧天低处浪滔滔,万里无云见玉毫。不是长亭多一宿,海神留我看金鳌。”

《台州府志》还记载了宋高宗和橘灯的故事。黄岩是全国闻名的橘乡。以前,逢正月十五晚上,澄江上要举行“放橘灯” 游戏 。所谓橘灯,都是用橘子制作的,将橘肉取出,贮油点灯,橘壳就会发出鲜亮的红光。

赵构暂宿在祥符寺期间,恰逢正月十五夜间,他看到澄江下游上万盏橘灯如流星飘动的壮观场面兴奋不已,特意买来两船橘子,制作橘灯,玩了个通宵。

才女李清照之舟

不仅是帝王的船来了,才女的舟也来了。建炎四年正月,李清照为追随赵构的船队,从黄岩雇舟入海抵达章安金鳌山。途中,经过栅浦“三山”,写下《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其中“蓬舟吹取三山去”的名句一直流传下来。

当登上金鳌山时,天空刚下过了一场小雪,面对漫山的梅花,李清照浮想联翩,又写下了雪中咏梅之作。不久,李清照“从御舟海道之温(温州),又之越(绍兴)”。晚年寓居临安(今杭州)。

文天祥的船

南宋末年,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青史留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和杜浒一起,逃往南方。

他们踏着与宋高宗相似的路线,在台州登陆,往南陆行。面对台州大好河山,文天祥写下了《乱礁洋》一诗:海山仙子国,邂逅寄孤篷。万象图画里,千岩玉界中。风遥春浪软,礁击暮潮雄。云气东南密,龙腾上碧空。

船及金鳌山下,已是夜幕渐浓,此时风狞雨恶,孤寂与飘零一齐袭上心头,他又写下了《椒江夜潮》以见意:“雨恶风狞夜色浓,潮头如屋打孤篷。飘零行路丹心苦,梦里一声何处鸿!”(关于椒江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就出自此处)

而在《过黄岩》一诗中,诗曰:“魏睢变张禄,越蠡改陶朱。谁料文山氏,姓刘名是洙。”文天祥把自己和杜浒分别比作一代名相范睢、商圣范蠡,表达自己辱负重的心志、毅力,以及对智慧和果敢的好友杜浒的敬佩。

郑和下西洋之船

时间跨越到明朝,第五艘著名的船来到椒江的大陈岛。大陈岛分上大陈岛和下大陈岛,是我国粤、闽、浙海上交通咽喉,为浙江沿海之要塞。

大陈岛在古代时称为东镇山或洞正山, 历史 上正式以“大陈山”命名,最早可考证于《郑和航海图》记载。在古代,大陈岛是古台州通往朝鲜、日本的商贸船必经的岛屿,商船习惯用高梨头礁作为航海标志,也因为这样,大陈岛在古代是的繁华海上岛镇。

郑和下西洋,从南京出发,船顺着长江口而下,经过大陈岛外一航道,并看到了大陈岛的自然航标高梨头。

戚继光抗倭战船

也是在明朝,戚继光战船横空出世。据戚继光的儿子戚祚国所编写的《戚少保年谱耆编》可知,嘉靖四十年(1516年)春三月,戚继光所造战船四十四只个已工竣。

戚继光督造的44艘战船,加上原有战船,编制如下:福船2艘、海沧1艘、艟2艘,编为1哨,设哨官1人;二哨为1营,设领兵官1人。戚继光又将水师分为左、右、前、后、中5营,以右、后营守松门,前、左营守海门,各营平时以一部出洋,一部在港,中营兵舰四艘则守卫港口。规定在海上遇小股倭寇,各营可根据情况径自截杀。如遇倭寇势众,则各营并力夹攻。戚家军水师的练成,使浙江海防力量大大增强。

台州人王咏霓督造定、镇二舰

到了清朝,台州人王咏霓督造的定远舰和镇远舰正式登上舞台。

清政府于1881年3月在德国的伏尔铿造船厂100号船台开始建造中国的第一号铁甲舰,这艘铁甲舰后来被李鸿章正式命名为“定远”,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北洋舰队旗舰。之后,同样在伏尔铿造船厂的112号船台,诞生了以“镇远”命名的第二号铁甲舰。这两艘军舰建成之后默默停留在了德国的军港。这也让1884年随新任驻德公使许景澄赴德的王咏霓有了与定、镇二舰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1885年6月11日,中法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天,清政府立即下谕,命令一直滞留在德国的“定远”“镇远”“济远”三舰从速回国。7月3日,王咏霓与他的上司驻德公使许景澄一起,在德国基尔军港举行仪式,为三舰送行回国。

在此后至甲午战争一段时间里,“定远”“镇远”作为中国海军实力的象征,每年都要率领北洋舰队执行巡弋任务,龙旗猎猎。定远、镇远二舰不但是北洋水师的主力,服役时更是当时远东最大型的军舰。二舰为甲午战争初期的黄海大东沟海战内日军海军集中打击的对象,二舰中弹极多,但因其铁甲坚固而只受一般破损,俱未失去战斗力。后来北洋水师退入威海卫以自保,

1895年2月4日,日军鱼雷艇偷袭威海卫,以鱼雷击中定远左舷。清军将定远移至浅滩搁浅,当作炮台使用。2月9日,陆上之日军占领威海卫附近的清军炮台,以岸炮击伤定远。10日,管带刘步蟾下令炸毁定远号以免资敌。定远号沉没后刘步蟾亦自杀。而镇远则因触礁受损,最后投降编入日本海军。

军舰太平舰被 击没

“太平”号护卫舰,原名“戴克尔”号,属于美国“艾瓦兹”级护卫驱逐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戴克尔”号被列为“封存舰”,准备拆除解体。后美国政府为援助蒋介石,又决定将其馈赠给 海军。“太平号”护卫舰是当时 海军的主力舰之一,凭借其在技术和装备上的相对优势,经常在东南沿海地区一带游弋。

1946年12月12日,“太平”舰在舰长麦士尧率领下,和“中业”号坦克登陆舰进驻南沙群岛最大的岛屿黄山岛。为纪念“太平”号护卫舰进驻,将该岛改名为太平岛。

1949年10月24日至27日,在金门战役中,“太平”号作为 第2舰队的旗舰,自澎湖基地启航驰援金门,给 登陆部队以很大杀伤。

1954年,为解放一江山岛,夺取制海权,在浙江以东的舟山群岛高岛海域,华东军区海军成功实施了一次海上伏击战。中国人民 利用高岛地形的遮蔽,以四艘小船,对着旗舰射出鱼雷,致使“太平”号船员们手忙脚乱,胡乱地对空中放高射炮。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会在近距离遭到鱼雷艇的伏击,误以为是 的航空兵袭击。人民海军鱼雷艇趁机脱离危险区,胜利返航。

最后太平舰被 鱼雷艇击沉,沉没于距离高岛18海里处(大陈岛海域)。我方取得了“小舰打大舰”的光辉战绩。此役的经典之处在于,人民海军把陆战中的伏击战战法搬到海上运用,施出了瞒天过海的妙招。

南海刺刀533台州舰

海军台州舰(舷号533),原名宁波舰。是由中国船舶总公司设计,由国营沪东造船厂制造的053H1型导弹护卫舰。1982年10月1日正式授旗,2003年6月,533舰由“中国人民 宁波舰”更改为“中国人民 台州舰”。

就这么一艘不到两千吨的老式护卫舰改的巡逻舰,在南沙海域却没人敢与其发生冲突,尤其在2015年10月,台州舰同中国海军“兰州”号导弹驱逐舰警告驱离了闯入南沙岛礁附近海域的美国拉森号宙斯盾驱逐舰。

之所以,台州舰能够在南沙海域那么硬气的巡逻,靠的就是那前后两座79A式双管100mm舰炮,每座舰炮单管射速25 30发/分钟,前后四管齐射就是100 120发/分钟,最大射程22.5公里,而且360度无死角,相比之下美国宙斯盾舰的MK45单管127mm舰炮只有16 20发/分钟的射速。

现在打海战虽说都是飞机导弹,但和平时期的海上对峙,船都开的很近,这时候还是要靠这老式炮舰的火炮压场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海上拼刺刀”。

返回目录

浙江台州甲午岩蒋介石等许多名人光顾过,被誉为东海第一盆景

我们之所以要乘风破浪地来到台州椒江大陈岛 旅游 ,是因为它是一座具有传奇色彩的岛屿,自古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台州红色 旅游 的“金名片”,它得天独厚的 历史 价值以及波澜壮阔的自然风光都很令人向往。

大陈岛隶属于台州椒江区,距离海岸线50海里,乘坐普通客船2个多小时即可到达。

天公不作美,我们登岛的几日里近乎都是风雨交加的天气 ,老友甚至想放弃带我去看一看岛上著名的景观“甲午岩”,我一听到它的名字就来了兴趣,再听闻那处岩崖雄奇,就执意要去。

甲午岩位于下大陈岛的南端,从梅花湾沿着环岛公路步行也只需要半个小时的路程,风雨交加的日子里沿着海岸前行是一种特别的体验,那一刻的海洋焦躁得翻滚咆哮,失去湛蓝色彩的大海却更加令人心生敬畏。

老友说: 这样的天气条件下,甲午岩气势非凡,会显得凶险异常 。甲午岩所处的海岸巨浪滔天、岩崖栈道湿滑,多少会有些安全隐患,所以才动了放弃前来的想法。

不知不觉,我们就步行来到了这里,此亭原名“中正亭”,是因为蒋介石曾在亭内观赏甲午岩风光而得名,2006年,此亭更名为“思归亭”,意为远在他乡的大陈岛同胞思念故乡,期盼早日回归的美好寓意。

从思归亭低头望去,悬崖栈道果然蜿蜒险峻,甲午岩奇观也终于尽收眼底。

特别是思归亭前方的玻璃栈桥,风雨中更加惊险 ,那里才是观甲午岩的绝佳之处。

一睹此情此景,我又开始不停地询问, 甲午岩与“甲午战争”有关吗? 于是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甲午岩与“甲午战争”毫无关联。

关于甲午岩名字的真实来历,大概是“甲”谐音“夹”,是天干首位,“午”是地支中的中央数,意思是夹在中央。另一说法是因其形状与帆船上加固桅杆的基座相似,古曰“夹午”,谐音为“甲午”,正是由于这处山岩形似船帆,所以人们就叫它“甲午岩”了。

我们在玻璃栈桥上俯瞰到这座灯塔,它地处甲午岩景区的中心,矗立于紧邻大海的礁石之上,高11米,灯光射程可达到30海里,是渔民和海上船只信赖的航标灯。 很遗憾,由于风浪太大,没办法近距离地去看看它,我们只能选择从另一侧沿着石栈道走去崖底近距离地去感受甲午岩的雄姿。

石栈道上再看甲午岩,巨浪滔天、惊涛拍岸更加衬托出两座山崖的气势如虹 ,由于亿万年的海蚀、风侵,甲午岩崖体早已变得形态各异,每个人在它面前都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石栈道所在的飞虎崖,其岩石在海水长期侵蚀作用下,与甲午岩之间形成一个峡谷,峡谷两岸悬崖峭壁陡立,谷底波涛汹涌。

我们沿着栈道再登高返回时,见到了许多 占据时期的战壕遗存,感慨甲午岩不仅见证了大陈岛 历史 上的风雨飘摇和岁月变换,也正在见证着大陈岛日新月异的发展, 如今它素有“东海第一大盆景”之美誉名副其实。

返回目录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