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想起两个历史典故。
一个是秦朝的商鞅变法,刚开始准备试行新法规时,由于担心老百姓不相信,特意在城门口立了根木头,谁若从东门把木头背到西门,就可以获得奖金。起初围观人群因为先前朝廷说话不算数,导致公信力直接降至冰点。再经过商鞅多次提高奖金后,才有人将信将疑站出来背木头。结果就是商鞅兑现了奖金承诺,自此顺利打开秦王朝变法,为后来的统一全国奠定基础。而这次事情的成功宣传造势,不但成就了商鞅的历史功绩,还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立木取信案例。
再一个是唐朝的唐太宗执政原则,曾经有一位山野人士出主意给李世民,叫他故意朝堂时假装发怒,这样就可以分辨哪些大臣谁忠谁奸。幸亏李世民这个皇帝还没糊涂到那地步,反倒指出这里面的弊端。拿出江河的清浊不是在中下游,而是在于源头例子。如果君王对下面臣民玩起欺诈手段,好比江河的源头已不清澈,必将影响中下游的污浊。
透过上面两个故事说明什么?其意思告诉我们一个浅显道理。既不是老人变坏了,也不是坏人变老了,而是时代的环境背景决定人的善恶。对比一下水浒传描写的北宋王朝环境背景,自然会明白为什么上梁山。并不是那些英雄好汉们天生不想做良民,而是实在迫于无奈不得不为了生存,反抗来自朝廷官吏的无端欺压及钩陷。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那些坏人现象,皆是人性在利益面前的选择。常言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没有谁不自私,没有谁不贪婪,只不过看有没有这种适合的土壤。
总之,就一句话。不管谁都可以成为好人,但也能够变成坏人,关键一点,主要看社会的舆论导向及价值观念。如果每一个人都一切朝钱看,而不是朝前看,那么谁都会慢慢变为坏人……
应该是 坏人变老了 ,好人是不会老了再变坏。
还有一个多月就步入老人的行列(六十岁)。凭心而论自己还是当初的我,爱憎分明,尊老爱幼。
是人之初的善良也是为人的本分。
的确有一些老人没有做人事,因自己摔倒去讹诈帮助他们的善良人。去踫瓷,甚至是去伤害孩子,去随心所欲地做损人利己的勾当……
其实这类人年轻时就并非善类,心理扭曲,年龄增加并没有让他们回归人的本性。
所以他们变老了,决不是老人变坏了。
有许多老人自己七老八十了还帮助别人,为陌生的送去温暖。
如那个带大非亲非故非洲黑娃的奶奶,那个为失去父母的孩子去捡垃圾,卖血的保姆……他们都是老人,但他们从来就是天使!
所以老人不会变坏,坏的一直是那些心存恶念的人!
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凡是三观正的人,即使是他们处于任何困难的窘境,甚至是不得不混迹于小市民,小农经济的氛围中,他也会心存正义,不改善良之心,不于恶小而为之,而是满身正气,出污泥而不染。所以当今社会有些老人依老卖老,骄横拔扈,熙指气使,撒泼耍赖,无恶不作,不顾形象,极端自私,恶语相向,素质低下,情商为〇,在家是横行霸道,蛮不讲理,在外谩骂交警,肆夺方向盘,横闯卡口,一哭二闹三上吊,什么丑事都干的出。这就是本性使然,劣根依旧,你只要看她的子女如何,就能直接判断她的父母为人品行,父行子效,母行女效,就是这么显而易见的道理,结论是坏人变老了,而且老了,更加不要脸,更加奸坏了。
既非老人变坏了,更非坏人变老了,而是提问者脑残了。企图用普通的社会现象来带节奏,挑拨是非矛盾,破坏安定团结的氛围,助敌对势力搞乱中国的目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