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昱辰 编辑/高莘)据路透社报道,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在一份1月16日发布的报告中表示,由于在产能过剩和价格战方面苦苦挣扎,今年又有几家欧洲和北美汽车工厂有被关闭或出售的风险。

Gartner表示,由于面临排放目标和关税,汽车制造商可能会在2025年削减在欧洲和北美的产能,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导地位将因其在软件和电动化方面的优势而增强。

2024年12月,大众汽车工人抗议关闭本土工厂 视觉中国

Gartner副总裁分析师佩德罗·帕切科(Pedro Pacheco)还透露,关闭或出售工厂更有可能发生在高成本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压力,将被日益激烈的竞争所抵消。

“这就像高压锅。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这将促使汽车制造商做出更务实的决定。”帕切科说。

相应地,该公司预测中国车企可以通过购买当地工厂,以克服欧盟加征关税带来贸易壁垒,或者在成本较低的欧洲国家、摩洛哥或土耳其等自由贸易伙伴开设新工厂。

此外,由于2025年欧盟碳排放法规的影响,法国汽车游说团体PFA的主席吕克·夏岱尔(Luc Chatel)表示,欧洲汽车行业不再有望实现2030年和2035年的电动汽车目标。他认为,风险在于燃油车销量的减少和电动车的销量增加都是由人为控制的。

2024年12月,比利时布鲁塞尔,工人抗议德国汽车制造商奥迪即将关闭布鲁塞尔工厂 视觉中国

根据欧盟法规,2025年将对碳排放量超过93.6g/km的汽车制造商处以95欧元/g的罚款,或是向电动车制造商购买碳信用额度以避免罚款。分析人士估计,一些欧洲车企可能被迫从比亚迪等中国竞争对手那里购买价值数亿欧元的碳信用额度。

对此,许多欧洲车企高层都呼吁延缓法规的实施,如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的首席执行官斯特凡·哈通(Stefan Hartung)15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盟应避免对未达到目标的企业处以罚款。

工人在大众汽车工厂门前示威 视觉中国

尽管电动化面临挑战,但Gartner预计,到2025年,电动公交车、轿车、货车和重型卡车的出货量将总体增长17%。到2030年,汽车制造商销售的所有车型中有50%以上是电动车。为了实现这一转变,传统汽车制造商可能会从新兴电动车企和互联网企业购买软件架构,加强技术中心的研发中心,或与科技公司合作创建自筹资金的电动汽车合资企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