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者:滴道北山日期:6小时前

还能怎么说呢?天下不归刘!

回答者:豹眼看历史日期:2019年11月14日

(庞统:看你个娘们家家的,换做我,你试试?)

在以往的问题回答中,豹眼总是不看好刘备集团,事后感觉很对不起刘备他们。就借题主这个问题,让刘备集团大赢一回,把这些事给找补回来。

假如《三国演义》里,最后是庞统与司马懿对战,司马懿必死无疑,而且曹魏必定灭亡,蜀汉一统天下,延续汉家八百年江山。

战役的胜负需要人谋,更需要实力。如果庞统能够活到与司马懿对阵的话,那么蜀汉会有如何强大的势力呢?

第一,庞统不死,诸葛亮就可以与关羽一起经营荆州。先把荆州南四郡牢牢地控制在手中,然后南征占据交州,继而平定南中,这样就可以把荆州、交州、益州连成一体,经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发展经济,为刘备积蓄足够的经济、军事实力,等待庞统与司马懿决战。

第二,诸葛亮加强与孙吴的联盟,趁孙吴北征曹魏之际,不断在襄樊方向用兵,蚕食荆州属于曹魏的地盘,逐步控制整个荆州。

第三,刘备在庞统的辅佐下,顺利取得成都,然后回兵汉中,进而提前诸葛亮后来从事的北伐事业,借助马超的势力,轻而易举占据西凉,形成孙吴、荆州、西凉三面夹击曹魏的局势。

第四,在关中地区,庞统与司马懿展开决战,一战定乾坤,彻底消灭曹魏的有生力量,曹魏一蹶不振,最后等待刘备亲自出马,从荆襄、关中两个方向出兵,一路向东,来许都迎接献帝。最后,献帝禅让刘备,刘备是否接受,那就是老刘家自己的事啦,我们大可不必去操这个心。

这是庞统与司马懿决战时的基本势力基础,如果不具备这个前提,仅仅是诸葛亮北伐时的势力,把诸葛亮换作庞统,这个结局就不好来预判啦,老罗也不好安排。

让庞统战胜司马懿吧,就显得诸葛亮没本事,这不是老罗的本意;不让庞统取胜吧,又显得司马懿太牛逼,诸葛亮、庞统都打不过他,这更不是老罗希望看到的结果。

既然如此,老罗还是干脆让庞统死了算了,别出来给自己添麻烦,弄得不好收场。

毕竟华雄死了,究竟谁杀死的,并不是特别关键;火烧赤壁,那东风的确是来了,是否诸葛亮借来的也无关大局,有借有还,还不还也是诸葛亮的事,不用老罗去还债。

如果留着庞统不死,这事就比较难办。庞统不死,刘备不把曹魏、孙吴灭了,说不过去;如果把他们全灭了,这事有点大,都清楚三国的结局,如此安排不太好交代。

如此一来,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国演义》。

如果庞统能在《三国演义》里,与司马懿对战,司马懿必死无疑,老罗不会让司马懿活着逃走。

(司马懿:别吓我,我自己死了还不行吗?)

回答者:往事越千年hjh日期:2020年11月22日

不能。历史也没有假如!

先来聊一聊庞统,庞统(179-214),字士元,号凤雏,荆州襄阳人。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谋士,才智与诸葛亮齐名,号称卧龙,凤雏,官拜军师中郎将。在进围雒县时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所中而亡,时年三十六岁,英年早逝。

因此,在我看来司马懿和庞统不在一个档次。且不论过程就看结果一目了然,司马懿活了72岁笑到了最后,而庞统36岁就挂了,假如庞统不死也不是司马懿的对手;下面从几个方面阐述一下。

第一:华而不实浪得虚名 。三国那个时候还没有科举制度,靠的是推荐,特别是名人、大咖推荐那更是不得了,于是为了能让名人大咖推荐当然少不了逢迎巴结讨好等等手段了,庞统当然更知道这个道理,加上他叔叔庞德公本身也是大隐大拿,水镜先生(司马徽)、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都是庞德公给起的,水镜先生那可了不得,据说跟鬼谷子有得一比,鬼谷子的徒弟著名的有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而水镜先生也有几个出了名的徒弟:诸葛亮、庞统和徐庶。所以庞统知道能得到水镜先生司马徽的认可,就能大大提高自己的分量,于是一天到晚就跑去司马徽那里,软磨硬泡;而且庞统嘴巴很能说,反正不管怎么说最后司马徽也是收下庞统做了徒弟;并且把庞统推荐给了刘备,说了最著名的那句话:”伏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

第二:性格高傲孤芳自赏。庞统口才好嘴巴特能说,喜欢跟人家高谈阔论,评论各路人物;常说自己是王佐之才。赤壁大战前后,庞统决定投靠东吴孙权,但却被孙权嫌弃相貌丑陋而弃之不用。 其实这个应该是孙权的托词借口,孙权那也是一代豪杰,当时三国争霸都急于招揽人才,扩充实力,谁不想把能人聚在自己门下,孙权不用庞统的真正原因,估计是庞统本人华而不实、恃才傲物的孤僻性格让孙权难以忍受他罢了。

第三:急于争功嫉妒心重。在《三国演义》里庞统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夺取西川之战中,为刘备献上了上中下三策,但是庞统自视清高,其实内心里面是在跟诸葛亮较劲呢,出兵之前诸葛亮写信给庞统要他务必要小心谨慎,但他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劝阻,反而觉得是诸葛亮害怕自己抢占军功,才写这么一封书信告诉自己,甚至还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没有小心行事,还加快行军的速度,并且临行前与刘备换马,骑了刘备的的卢宝马,因骑白马目标太张扬,他急于想表现自己贪功冒进,孤身历险,因此犯了兵家大忌。最后来到了落凤坡,才发现问题严重可惜为时已晚,被张任下令乱箭射杀。茫茫天数不可预测,也许是天妒英才吧,凤雏死于落凤坡,天意不可违!

而反观司马懿则与庞统不同,作为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天生就是打仗的材料,尤其是忍字功夫那可是炉火纯青,堪称忍界的祖师爷。

第一: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太和元年孟达受猜忌意图叛魏,兴城太守申仪将孟达反叛一事密告司马懿,司马懿先写信稳住孟达,随后出其不意果断出手,抓住战机千里奔袭斩杀了孟达。五丈原之战以静制动,与诸葛亮斗智斗勇,奇谋迭出,最终拖死了诸葛亮。随后的平辽东、征东吴,俱都是神来之笔!为曹魏江山立下盖世功勋。

第二:司马懿为人低调处事谨慎,善于审时度势,具有战略家眼光,司马懿年轻时已是声名远播,被曹操招入麾下后,因曹操对司马懿“狼顾之相”一直不重用他,对于当时的司马懿来说,并不是去争功去表现自己,而是乐于跻身事外。当时的司马懿其实并不太看好曹氏家族,一方面曹操把持朝政,欺压汉献帝,随时都有篡汉的举动,所以司马懿并不想为其所用,另一方面司马懿也不想掺入复杂的政治斗争当中,曹操喜怒无常,好猜疑,杀伐狠辣,做他手下的臣子要时刻战战兢兢,因此司马懿一直保持低调行事,静观其变,。曹丕去世后曹睿登基,开始重用司马懿,于是司马懿的时代终于开启!

第三:司马懿的隐忍之术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曹操当权的时候手下的人才数不胜数,谋士有:郭嘉、荀彧、程昱、贾诩、荀攸等,武将有:曹仁、曹洪、曹真、许褚、曹彰、夏侯渊、张辽等。在谋士、名将如云的情况下想要脱颖而出很难,况且曹操本身也是雄韬伟略、一代枭雄,所以司马懿只能韬光养晦、小心翼翼的隐藏锋芒。当年曹操要拉司马懿入伙,而司马懿整整装病七年,拒绝了曹操,为什么呢?当时的袁绍拥兵百万、雄踞北方,还不确定谁能最后胜出时,时机不成熟司马懿静观其变、等待时机。曹丕登基后司马懿才算正式步入政坛,逐步开始掌握军队指挥权和行政权,不过与曹真、曹休、等功勋人物同朝为官,司马懿还是无法施展拳脚,这种状况下只能等待、只能熬!一直熬到曹丕死去。曹睿继位后作为顾命大臣的司马懿才真正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头号人物,自此进入司马家的时代。

司马懿一生完全诠释了忍术的真谛,精通兵法隐忍低调,《厚黑学》更是被他运用得炉火纯青;与庞统争功冒进,嫉妒博出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说即便庞统不死,也完全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作者申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回答者:没有烦恼的笑脸日期:2019年08月19日

这个问题很有趣,小司马讲史很乐意回答。庞统,号凤雏,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如果庞统和司马懿对战的话,蜀汉一方将难以取得胜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一、庞统非托孤重臣,他能否处理好与后主刘禅的关系是一个因素。对于诸葛亮,刘禅那是言听计从,不敢造次,可对于庞统,刘禅就未必不敢。庞统伐魏,未必能得到刘禅的全力支持。所以说这一点很重要,也事关庞统能否打败司马懿。

  • 二、庞统能否处理好与军中诸将的关系也是一个很重要因素。一个主帅再有能耐,如果部下都不听你的,也很难取得战场上的胜利。庞统中途才去投靠刘备的,所立的功劳少之又少。反观诸葛亮,那是刘备三次去请才出山的。所以说,庞统在军中的威望不及诸葛亮,军营众将能否服从庞统的指挥是一个大问题。

  • 三、司马懿非同一般,庞统的这个对手很难缠。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谋略家,是连诸葛亮都不得不佩服的对手。庞统重在给人出谋划策,带兵打仗的能力远不及能征善战、久经沙场的司马懿。司马懿作为一名军事谋略家,他的临场指挥能力、大局观意识、排兵布阵能力、调动将士情绪能力、军营执法能力等方面比庞统强太多。

  • 四、庞统非帅才,领兵打仗的经验不足,这一点上不及诸葛亮、司马懿。诸葛亮、司马懿两人的综合素质要比庞统强。

综上所述,如果庞统作为蜀汉方面的统帅,司马懿将是庞统难以逾越的一道大山,蜀汉方面是不可能战胜曹魏方面的。

回答者:待晓儿日期:2019年08月25日·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很明确地讲,庞统和司马懿对战,蜀汉不会胜利。

可以把庞统和诸葛亮、司马懿和诸葛亮做两组对比,联系当时环境,就可以知道庞统是不如诸葛亮的。

第一、庞统虽为“凤雏”,但名不副实

《三国演义》当中有“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一说,把庞统和诸葛亮并称,让人感觉两个人是一样才学的。但其实不然。

庞统的名气其实挺大的,起码魏蜀吴三方都有人知道他的名号。但是,徐庶投奔曹操的时候向刘备举荐诸葛亮,水镜先生也是向刘备举荐诸葛亮,为什么都不提庞统这么一号人物呢?诸葛亮出山之后,他也是知道庞统的,为什么刘备招兵买马的阶段也不推荐这个人呢?

其实就是因为庞统并没有那么厉害而已。一个长得丑,不受人待见,其次人比较疯癫,往往给人不靠谱的感觉,这两点就足以让他不能得到重用了。汉末两晋时期可是典型的“以貌取人”时代,并且名士极多,放浪形骸的不在少数。

庞统去献连环计,被徐庶一眼就看出了目的所在,可见其计谋、说辞也就那么回事。曹操不是没想过火攻的问题,而是认为隆冬十二月不会有东南风。这也可以看出,庞统的连环计其实也不算什么高明的东西,换个人去一样可以。

落凤坡事件更是说明了这个人不太靠谱。诸葛亮驻守荆州,让庞统随着刘备去打两川,其实已经是把功劳让给庞统来做了。可是庞统竟然认为诸葛亮有争功的嫌疑,轻率冒进,这才导致了自己被射杀在落凤坡下,可见其军事判断与政见洞察都属于很一般的角色。

这样一个声势造得很大的人,但出场没有多久就打了酱油,所有成绩其实都是别人吹出来的,并没有看到其真才实学。

第二、司马懿不如诸葛亮,但凭借其他因素可以打个平手

《三国演义》后期主要看点就是司马和诸葛两人的斗法。两人在客观现实当中是打了个旗鼓相当,既有上方谷的杀局,也有空城计的险象。但综合来看,司马懿不如诸葛亮。

诸葛亮是进攻,而司马懿是防守,本来就有一定的优势。而蜀军是背靠险隘,防守之时才有用,进攻的时候会对粮草等物资的运输造成困难,而司马懿背后是平川,不存在粮草不济的现象,此消彼长之下,这是司马懿的优势。

在占据了如此多的优势之下,司马懿才堪堪和诸葛亮打个平手。那庞统这种不如诸葛亮的人要怎么和司马懿对敌呢?

所以,如果后期是庞统和司马懿对垒,别说能不能六出祁山,就是怎么守住蜀地其实都是一个问题。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