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乌军大反攻的失败,俄军正在一点点地夺回主动权。据环球网12月12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俄罗斯英雄”勋章获得者时讲道,乌克兰正在“耗尽一切战争资源”,泽连斯基已经山穷水尽。

乌克兰失败了!普京说:泽连斯基已经山穷水尽,耗尽所有一切

普京表示,俄罗斯的战争资源都是自给自足的,俄军拥有的一切俄罗斯都能自己生产。而乌克兰一无所有,乌克兰既没有独立自主的军工业基础,也没有自己的资金,一旦外部支援被切断,就会立即在战场上失败。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也指出,俄罗斯国防工业的能力已经达到了卫国战争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

随着西方军援的减少,乌克兰军队现在别说是发动反攻,就是在抵御俄军进攻方面也已陷入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只是乌克兰方面感到局势之艰难,那些“绝不允许普京取胜”的西方国家,他们似乎比泽连斯基还着急,甚至有的还摆出要与俄罗斯“决一死战”的架势。

乌克兰失败了!普京说:泽连斯基已经山穷水尽,耗尽所有一切

在乌克兰满世界抱怨西方援助减少的情况下,英国即便在近期没有承诺过给乌克兰一分钱,但仍然还是西方国家中对乌支持最积极的国家。为了避免在支持乌克兰问题上冷场,英国近期又做了一项决定。据《参考消息》报道 ,英国于12月11日表示,英国将向乌克兰国防部提供两艘军舰,主要用于帮助乌克兰在黑海发现水雷和清除,并恢复海上出口。

有迹象表明,英国承诺给乌克兰提供的,应该是该国海军现役或者退役的扫雷舰。要不说英国当局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呢?明明已经没有力量再为乌克兰提供支持了,却非要打肿脸充胖子,从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海军力量中,抠出两艘扫雷舰支援乌克兰。显然 ,在德国和日本先后承诺对乌克兰提供巨额资金援助之后,作为欧洲大国的英国似乎觉得有点丢脸,因而承诺向乌克兰提供扫雷舰。

乌克兰失败了!普京说:泽连斯基已经山穷水尽,耗尽所有一切

别看西方在对乌军援方面还断断续续,但联系德国日前给乌克兰的最新一批军援中,仅有250枚155毫米炮弹以及其他物资,再看看现在英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扫雷舰,足以说明西方对乌军援已经捉襟见肘。由此可见,西方国家显然无法接受乌克兰的失败,因为他们认为“让普京取胜”,就是所谓“民主价值观”的失败。

俄方之前曾警告过,西方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武器,不可能会改变乌克兰失败的命运,同时还会造成局势的升级,增加欧洲爆发全面战争的风险。但出于上述因素的影响,有些西方国家似乎并不把这种警告放在眼里。日前,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如果盟友态度动摇,德国将增援乌克兰。

乌克兰失败了!普京说:泽连斯基已经山穷水尽,耗尽所有一切

朔尔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德国将坚定支持乌克兰,并与其他盟友紧密合作,共同“维护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朔尔茨的这种表态,可以解释成“如果因为西方军援的减少导致乌克兰失败,德国将有可能出兵增援乌克兰”。也就是说,德国在没有能力继续对乌提供武器弹药的情况下,正准备撸起袖子亲自上阵与俄罗斯干一场。

不过,德国目前的真实军事力量很糟糕。甚至有人说,假如俄军打过来,柏林三天时间就沦陷了。在长期和平氛围的熏陶下,德国军队已经非常堕落了。有人评价,如果没有北约照着,假如俄军打过来,德国首都柏林三天就会沦陷。

根据德国国防部公布的《主要武器系统作战准备情况报告》,德国国防军的武器装备运行状态相当糟糕。德国空军目前拥有的128架“台风”战斗机,但只有39架“台风”战机能够正常的随时起飞作战,其余都处于趴窝状态。德国海军拥有13艘主力导弹护卫舰,但只有5艘护卫舰能够随时出海。德国陆军的窝囊表现足以让元首坐起来。“豹2”式主战坦克的妥善率只有47%。扛大梁的“虎”式武装直升机的故障率竟然达到83%。

乌克兰失败了!普京说:泽连斯基已经山穷水尽,耗尽所有一切

西方政客说过的话,很多时候当成一句笑话就得了,犯不着跟他们较真。毕竟,如果北约有胆量介入乌克兰冲突与俄罗斯开战,那就用不着等到现在乌克兰冲突接近尾声才准备出手。所以说,朔尔茨的这番言论,应该是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毕竟,即便朔尔茨本人愿意冒这个险与俄罗斯开战,德国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更何况,一个武器库存几乎已被掏空,只能送给乌克兰250枚炮弹的国家,哪来的底气和资本与俄罗斯交战?所以说,朔尔茨的这番表态,其实比英国送给乌克兰两艘破扫雷艇的行为更无耻。毕竟,人家送的好歹是两艘扫雷舰,而朔尔茨给的却是嘴炮上的支持。

乌克兰失败了!普京说:泽连斯基已经山穷水尽,耗尽所有一切

实际上,无论是德国还是英国或者其他西方国家,他们近期为乌克兰提供的支持,更多的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他们的主要目标,不是愿意为了“维护乌克兰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与俄罗斯开战,而只是习惯性地为乌克兰画大饼,鼓励乌克兰军队与俄罗斯军队拼命,直到他们的利用价值被完全榨干为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