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很多人可能对敦煌藏经洞中主要文物_敦煌藏经洞中珍贵文物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敦煌藏经洞中主要文物_敦煌藏经洞中珍贵文物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敦煌的藏经洞里,都藏了些什么汉文文献?

汉文的文献太多,汉佛的 数量较多一些,比较如来佛 ,菩萨 等等,都是有历史价值的。

敦煌藏经洞约有90%以上属于珍贵的汉佛 献。长久以来,我们对敦煌文献的利用大多集中在数量不足10%的非佛教文献,并通过解读文献,补充传世史书的记载空白。其实,对“遗漏”历史的重视也恰恰成为敦煌学转型的推手,当非佛教文献的补史价值被“榨取”殆尽时,“新材料”也就变成了“旧材料”,这些非常珍贵而有价值的历史文献更应受到更多传承和保护。

中国的随朝,唐时是当时佛教的鼎盛时期,也是记录中国佛教发展的重点历史时期。敦煌文献中保存的古逸注疏,是研究“八宗”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因敦煌僧人昙旷、法成等弘扬,在中原已经式微的唯识宗却在敦煌得以延续,一些唯识宗文献也得以保留,晚唐敦煌僧人乘恩所撰《百 疏》并《钞》甚至得到了京城大德的认可,并流通内地。禅宗在唐代中晚期非常兴盛,但经“安史之乱”“会昌灭佛”涤荡之后,早期禅宗文献大量亡佚。敦煌文献中若干8世纪左右的禅宗著作,对研究早期禅宗史的价值不言而喻,中古时期国人撰述的疑伪经因受僧团排斥,不能入藏,鲜有传世本存在。但敦煌僧人并没有严格的疑伪经观念,因此有大量的汉佛 保存之至。

斋文、礼忏文、论义文都是纪录汉佛仪式并传承的优秀 。更是研究中国汉佛演变的生动样本。斋文是僧人为信众做法事时所用的仪式文本,敦煌佛教类文学作品包括俗讲变文、佛曲、灵验记等,是我们理解佛教文学史上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材料。,如P.2066《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卷中》收录的净土佛赞极为丰富,又如S.2679《南宗定邪五更转》、S.5567《禅门十二时》等则是禅宗类韵文佛曲。敦煌本灵验记中既有宣扬某一经典之灵验者,如《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P.2094等);亦有宣扬某种行为之功德者,如《唐京师大庄严寺僧释智兴鸣钟感应记》(S.381等);还有崇拜某佛教神灵或僧师者,如《刘萨诃和尚因缘记》(P.2680等)。都是纪录研究中国历史汉佛的珍贵 。

敦煌佛教各类珍贵文献在深化佛教史研究,以及拓展书籍史等领域具有的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仍有待于各界学者持续关注和挖掘。

返回目录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宝物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

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藏经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莫高窟

返回目录

藏经洞是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被敦煌莫高窟主持王道士(王圆_)发现的。

洞内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4世纪的各种历史文本、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些珍贵文献用多种文字记载,有汉文、藏文、梵文、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康居文等,简直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古代博物馆。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