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峰会正式召开前,俄媒特意采访了中方专家,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后者表示,金砖国家需要对现在的决策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

至于如何调整,可以参考欧盟那种做法,在重大的战略事项上,采用成员国一致原则,有任意一个成员国不同意,那就不予通过,但在发展合作的具体事项上,就可以采用简单多数,或者是三分之二多数。

中俄已经意识到,金砖十国可以用欧盟模式,断了印度的非分之想?

【金砖扩员后,决策机制有必要进行调整】

当然,借鉴欧盟的决策机制,并不意味着一味效仿欧盟,而是要立足于实际,寻找符合金砖发展道路的最优解。金砖和欧盟性质上还是有所区别,后者的合作范围仅限于欧洲,先天存在地缘上的局限性。

而且欧盟的排他性也很明显,土耳其在欧盟外徘徊多年,最后选择主动向金砖抛出橄榄枝;塞尔维亚此前也摊牌了,说金砖已经成为欧盟的“替代者”。

有必要指出,随着金砖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从扩员章程到议事规则,都需要进一步地完善,从而更好地照顾到集体利益,推动金砖合作稳定良性发展。

以前还是金砖四国、五国的时候,由于成员国一只手就数得过来,在重大议事章程上也比较容易进行协调,所以多元决策模式的优势就显得不够明显。

中俄已经意识到,金砖十国可以用欧盟模式,断了印度的非分之想?

【金砖日后的决策模式,可以参考欧盟】

不过去年金砖直接从五国扩员到十国,今年又有不少国家等着排队参与金砖合作,这些都凸显了金砖国家调整决策模式,适应形势变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不难看到,金砖扩员之后,在全球南方的代表性更加突出,成员国分布在中东、非洲、拉美、欧亚等主要板块,如今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对参与金砖合作抱有强烈兴趣。

而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更加丰富、细化的决策模式,能够充分平衡金砖国家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网络,做到对各种情况都能有效应对。

金砖发展的战略方向,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原则性问题,确实有必要争取成员国一致同意,但在具体的合作事宜上,为了避免个别国家利用一致同意原则,用“一票否决”单方面绑架金砖议程,这时候简单多数,或者是三分之二多数的决策机制,就能够派上用场。

中俄已经意识到,金砖十国可以用欧盟模式,断了印度的非分之想?

【印度俨然是把金砖合作,与自己的入常想法相绑定】

特别是考虑到金砖内还有印度这个不稳定因素,中国确实有必要加紧推动金砖的决策模式改革,而且这本来就应该是金砖扩员时的配套机制。

可以预见,今年的金砖峰会,讨论的议题会很多,在整合新成员国的同时,还要完善金砖准入门槛,改革议事流程和决策体系。

另外补充一句,在上个月在纽约举行的金砖国家外长会,罕见地没有发表联合声明,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印度和巴西为金砖扩员设置了一个前提条件,要求新成员国无条件地支持他们对联合国改革的诉求。

更直白点说,就是希望金砖能够支持他们获得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

中俄已经意识到,金砖十国可以用欧盟模式,断了印度的非分之想?

【上个月的金砖外长峰会,并未发表联合声明】

这一如意算盘不可谓不响,如果这点被写进了联合声明中,甚至成了金砖内部一条“不成文规矩”,那么随着金砖阵容不断扩大,那么支持印度入常的发展中国家名单也会跟着增长,为后者入常提供更多“合理性”。

而这一要求遭到了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断然拒绝,但印度不愿对措辞作出任何变动,由于各方迟迟无法达成一致,联合声明也就不了了之。

而这个案例充分说明,随着金砖阵容的不断扩大,成员国的多边利益也愈发难以协调,集体同意原则已经做不到“面面俱到”。

虽然在大致的战略方针上,大家基本不缺共同语言,毕竟金砖对于多极化格局的推动作用就摆在那里,对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足够强。

中俄已经意识到,金砖十国可以用欧盟模式,断了印度的非分之想?

【还是金砖五国的时候,暂时不需要更多元的决策模式】

但即便战略方向一致,但多边合作的侧重点,并不总是趋同,更不要说,还有像印度这样掺杂私货,强行把金砖合作与自己入常野心绑定起来的情况。

而且以我们对印度的了解,如果不能尽快完善金砖决策机制,这样的情景往后可能还会出现很多次。

而且我们还要考虑到,如果配套机制不能及时跟进,也会拖累金砖的扩员大计。之前,哈萨克斯坦发表声明,称暂时不打算加入金砖,给出的理由中,就提到了成员国的资格问题,以及金砖未来的发展前景等等。

而早在几个月前,俄罗斯放出消息,说金砖成员已经一致同意,暂停吸纳正式成员,这也意味着,金砖国家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只不过实事求是地说,一场峰会,不足以毕其功于一役,而是需要长期的多边接触,为调整决策机制尽可能地争取最大公约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