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公子
既然在中国市场上赚钱,那就必须要中国的规矩!我们欢迎一切遵守中国相关法律的外资,但同时也绝对不能让一些外资忽视中国法律,继而做出有损中国利益的事情来。
今天中国商务部约谈了美国的沃尔玛公司,为什么沃尔玛会被约谈?是否与近期中美新一轮贸易战有关联?我们不妨来简单的分析一下!
我认为,沃尔玛被约谈的核心原因是其试图将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负担通过要求中国供应商大幅降价(甚至亏本经营)转嫁至中国企业和消费者。
简单来说就是,为维持低价策略,沃尔玛单方面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10%以抵消关税压力,甚至要求供应商“亏本做生意”。
沃尔玛全球采购商品约60%来自中国,其试图通过压价维持自身利润,但此举导致中国供应商利润率被压缩至不可持续水平。
美国曾在2018年对华加征关税时,约90%的关税成本由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承担,但此次沃尔玛的策略明显突破传统分担模式,形成单边剥削。
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几十年了,这几十年在中国市场上把生意做的是“风生水起”!
具体而言,沃尔玛在华全年净销售额达203亿美元(约1473亿元人民币),较2024财年的179亿美元(约1287.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3.4%。
第四季度销售额51亿美元(约3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7%,创下财季新高。
电商销售额贡献显著,全年线上销售增长率保持在23%-34%区间,第四季度增速达34%。
值得一说的是,沃尔玛中国已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超市销售额榜首,2023年销售额为1202.17亿元人民币,2025年较该基准增长22.5%。
如何看待中国商务部约谈沃尔玛?
在法律层面,商务部指出沃尔玛单方面要求降价涉嫌违反商业合同,扰乱市场交易秩序。中国政法大学专家史晓丽明确表示,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违约。
供应链保护方面,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同步发声,称若核实沃尔玛压价属实,将采取积极措施维护会员企业利益,形成政府与行业组织的协同反制。
战略威慑上,约谈明确警告“若执意如此,等待沃尔玛的不仅是约谈”,暗示可能启动《反外国制裁法》或限制市场准入等更严厉手段。
当前中美贸易战的焦点已从宏观关税对抗延伸至产业链控制权争夺。中国供应链具备强大替代能力,例如沃尔玛热销的广西产牛奶,其供应商同时为中国本土商超供货,消费者可通过代工厂店等渠道绕过沃尔玛采购同源商品;沃尔玛对中国供应链的高度依赖(全球采购量60%来自中国)使其难以轻易转移订单,这赋予中方谈判优势。
美方试图通过企业行为重构全球价值链成本分摊规则,但中方通过约谈表明拒绝接受“美方征税—中方买单”的单向逻辑;中国商务部强调“中美企业应携手应对”,实质是要求美企共同向美国政府施压,而非将矛盾转移至中国产业链。
原文: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80810364146287158/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