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很多人可能对翻译学中“异化”与“归化”的定义和什么是归化和异化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翻译学中“异化”与“归化”的定义和什么是归化和异化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翻译学中,“异化”与“归化”的定义?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常面临的两种选择。所谓“归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用本民族的方式去表现外来的作品;“异化”则相反,认为既然是翻译,就得译出外国的味儿。钱锺书相应地称这两种情形叫“汉化”与“欧化”。归化和异化,一个要求“接近读者”,一个要求“接近作者”,具有较强的界定性;相比之下,直译和意译则比较偏重“形式”上的自由与不自由。有的文中把归化等同于意译,异化等同于直译,这样做其实不够科学。归化和异化其实是在忠实地传达原作“说了什么”的基础之上,对是否尽可能展示原作是“怎么说”,是否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在语言上的特有风味上采取的不同态度。两对术语相比,归化和异化更多地是有关的问题,即是否要保持原作洋味的问题。

返回目录

什么是归化和异化?

翻译的归化/异化(domesticatingtranslationandforeignizingtranslation)是在1995年由美国学者L.Venuti(文努迪)所提出的,而这一术语又直接来源于德国学者Schleiermacher(施莱尔马赫)1813年宣读的一篇论文。Schleiermacher着重探讨了翻译与理解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指出翻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者(异化),另一种是让作者靠近读者(归化)。如果让读者靠近作者的语境,他就能感受到异国的情调。归化和异化是将语言层次的讨论延续升格至、诗学和政治层面。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文学翻译除“五四”后十余年异化译法一度占上风外,大部分时间还是以归化译法为主调。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翻译界受西方翻译理论的启发,对异化、归化进行了重新思考,异化译法开始受到重视。

归化策略(domesticatingmethod)
归化是采用民族中心主义态度,是外语文本符合译语的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语。
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心中既要想着原作及原作作者,尽可能的把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准确而生动的表达出来;同时,译者还要想着译文的读者,翻译出来的东西要尽可能接近读者,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例如:
1.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
2.alionintheway拦路虎
3.lickone’sboots拍马屁
4.Diamondcutsdiamond棋逢对手
5.Aflashinapan昙花一现
6.Haveonefootinthegrave风烛残年
7.Togrowlikemushrooms雨后春笋
8.Oneboyisaboy,twoboyshalfaboy,threeboysnobody.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异化是指对价值观的偏离主义的压力下,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境。异化译法的核心,就是尽量传译原文的“异质因素”,具体说来,就是要尽量传达原作的异域特色,异语语言形式,以及作者的异常写作手法。
①异化可以在语音层上出现。例如:
ballet译作“芭蕾舞”
cigar译作“雪茄”
laser过去译成“莱塞”,现译作“镭射”、“激光”
目前大街小巷都风行的“卡拉OK”等。
②异化可以在词语层出现。例如:
“crocodiletears”译作“鳄鱼的眼泪”
“anolivebranch”译作“橄榄枝”
“sourgrapes”译作“酸葡萄”
“thecoldwar”译作“冷战”等等。
③异化可以在句子结构层次出现。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是公认的佳译,其中就运用了不少“欧化句式”
例如:在《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三场中,波洛涅斯告诫女儿不要轻信哈姆雷特时说:
“Youspeaklikeagreengirl.Unsiftedinsuchperilouscircumstance.”
朱生豪将其译为:“你讲的话完全像是一个不曾经历过这种危险的不懂事的女孩子。”
异化揭示了深层含义,又再现了原文的表层形式,一方面丰富和完善了汉语的表达力,使表达意思的手段更准确,更多样化;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了解西方打开了一扇窗户。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