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安石仕途成长的道路上,韩琦是他的第一个上级,但这个老上级却不似别人家的上级对后辈晚生“扶上马背再送一程”,而是始终像一块石头似的压在他头上。
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进士及第,分配的第一份工作是以秘书郎佥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简称“佥判”,工作地点在扬州。此时韩琦正以资政殿学士知扬州,因此成了王安石不折不扣的顶头上司。
遗憾的是,韩琦对这个新来的年轻人印象并不好。原来王安石虽然已经高中进士,并拥有了一份舒适的好工作,但他却依然醉心于读书,“每读书至达旦”,读起书来就忘记了时间,常常一抬头就将近黎明。于是赶紧稍微眯一觉,起来时往往太阳已高,急忙赶往州府去上班,多数时候都来不及洗漱,所以总是一副邋里邋遢、精神萎靡的样子。韩琦对此很不满意,他是个要求很高的人,史书称他少年时“有大志气,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邪曲,学问过人”。韩琦很重视官员的形象,要求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为官要有威仪,首先穿戴就得庄重,偏偏王安石对这些都不在意,因此两个人出现了认知上的鸿沟。
韩琦很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有一次他忍不住把王安石叫来,语重心长地劝告他说:“君少年,无废书,不可自弃。”意思说,你年纪轻轻,应该认真读书,不要自弃。王安石一听,知道上司误解他了,以为他和那些年轻官员一样,“夜饮放逸”,逛花楼,吃花酒,纵情享乐,但他也懒得解释,只随口答应下来。回来后他对别人说:“韩公非知我者。”老领导是不了解我啊!
随着时间的流逝,韩琦对王安石的才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议论公事时,王安石经常旁征博引古代的事例典故,虽然显得很有学问,但却让韩琦觉得这种言论迂阔,非常书生气,缺乏实际办事能力。王安石任职期满告别扬州后,韩琦曾收到一份文书,里面有一些生僻的古字都不认识,他笑着对僚属们打趣说:“可惜王安石不在这里,此人颇能辨识难认的古字。”在韩琦的眼中,王安石的能力仅限于此了。
后来,韩琦入朝为相十年,扶立了英宗、神宗两任皇帝,有人弹劾他专权跋扈,他干脆递上了辞呈,急流勇退。宋神宗再三挽留,无奈韩琦去意已决,只得签发诏书同意,临别前,他问韩琦说:“您离去后,谁可以托付国事,王安石如何?”原来神宗二十岁登基,颇有志向,早听说王安石的大名,想起用他实施改革。韩琦回答说:“王安石任翰林学士绰绰有余,处于辅弼大臣的地位则不行。”
再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以富国强兵为目标,陆续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举措初衷是好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不少反对之声,其中老领导韩琦的声音格外刺耳。
韩琦上疏神宗皇帝说,规定了乡村五等户所借的青苗钱数,户等越高,借钱则越多,但那些富户本身并不缺钱,因此被地方官员强制借贷。而且贷给农民的青苗钱“每借一千令纳一千三百”,这相当于“官放息钱”,政府成了放高利贷的人,“与初抑兼并、济困乏之意绝相违戾,欲民信服,不可得也”。
韩琦的反对一度令宋神宗的思想出现了动摇。王安石大怒,他将韩琦的奏疏拿到为改革而新设置的“制置三司条例司”,逐条批驳,发布于全国。这件事标志着两个人的关系出现了公开的决裂。
不久,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以落寞收场,王安石外调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黯然去了南京。熙宁八年(1075),韩琦在家乡相州(今河南安阳)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八岁。听到老领导去世的消息,王安石百感交集。两个人因政治见解的不同,相争多年,如今这一切都成了过去,他提笔写下了《忠献韩公挽辞二首》,称赞自己的老上级“心期自与众人殊,骨相知非浅丈夫”,在诗的最后,他深情地写道:“幕府少年今白发,伤心无路送露輀。”当年幕府里的少年如今也已满头白发,可惜不能给您送上一架灵车啊!王安石一生以性子执拗著称,人称“拗相公”。虽然老上级韩琦成了他一生搬不动、移不走的绊脚石,但他还是选择了放下。王安石在历史上成为著名的宰相,除了过人的胆量,还因为博大的胸怀。
《菜根谭》里说:“东海水,曾闻无定波,世事何须扼腕;北邙山,未省留闲地,人生且自舒眉。”从未听说大海的波浪平息过,北邙山的墓地也不会留下空闲的地方,身外的事为之焦虑无益,且舒展眉头,享受当下。这正是人生的真相,真正让你沉重的不是别人的偏见,而是你内心的执念。唯有放下,释放了别人,也释然了自己。
既然是执念,必然很难放下。那么我们可以转换思维,把它放在一边或者放在心的最深处与之共存。
我们都明白道理,但是做起来很难,虚无的概念让我们很反感。
我们忘不了,放不下,那就拿着。
拿累了,就背着。
背不动了,歇着。
直到我们再也不愿意去触碰它,自然就会封存。久而久之,我们会更愿意享受现在,而不是一味回望过去。
可以有执念,但是一定要做好目前,做好手头上的事。不能因为执念而废弃了人生。
时间会告诉你,一切到最后不过如此;我们却背负了那么久,累了那么久,浪费了多少大好时光。那一刻,你就是彻底悟了,也是彻底放下了。
1、人不愿意放下,是因为心有所不甘,我们要学会承受曾经不甘的过去。一个人原本是打算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但却因为现实中的一些因素影响,被在转弯口时,走向了另一条道路,而人不管以后过得怎么样,都无法放下曾经的那一份选择,或许当年的坚持,就是另一个世界,正由于这种对已知的生活感到无味,而对当年未知的世界痴迷,造就了我们心灵裂缝正在不断的扩大,纠缠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不善于改变自己,但正确认识自我,勇敢地走出自我这个世界,这是生活中很重要的第一步。
2/5
2、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有所不同,遇上的人与事都不可能事事顺意,在生活工作中,我们要懂得在人生里,如果能遇上好事,那也意味着有遇上坏事的可能,这是自然发展规律,一个人的运气,不可能都一直好下去,总会有遇上挫折的时候,只是当我们看待别人的时候,总是看到别人好的一面,而别人经历痛苦的时候,我们是无法获知的,不要因为别人的顺意,自己的落迫,而失去我们向往美好的动力,修复我们的世界,是需要我们不断在低谷中重新站起来,可能曾经的过往让我们失去了许多可能和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人生就不能重来,可能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对面,如果你准备好了,那就开始一段新的路程,就算这将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代价。
3/5
3、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但又不能双双走在一起,这在现实中是很常见的,虽然失去了心爱的人,会让人迷失自我,甚至困守自己的世界,让自己变得不再是自己,换种说法,就是人将这种痛苦变成折磨自己的一种力量,许多时候,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许这种无意识的伤害,正是自己减轻内心的伤痛一种方式,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受伤的经历,不管伤在身上还是心上,随着时间的流逝,总有一天会修复的,可能会留下一道印迹,但这已经不能伤害自己了,因为这伤口终究是会好起来的,所以我们不要因为一时的苦难,就将自己封印起来,要让伤痛变成我们的历史,成为我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
4/5
4、我们的痛苦或许在我们眼中是世界上最难受的事情,但是与别人相比,有时候换个角度来看,或许又不是受伤最严重的,与其封锁自己,不如与知心好朋分享自己的故事,让别人帮助自己,走出自己的世界,这样才能接触到新的世界,我们需要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也需要从别人的故事中,寻找到我们解决问题的良药,只要我们仍在人生的道上坚持走下去,就不要轻易让自己迷失。
5/5
5、当困扰已经严重影响到你的人生时,当过去已经变成现在生活中的阻力时,当你仍然用心中的执念来折磨现在的自己的时候,我们是否要停下来,静静的想想,权衡一下自己的得与失,用一种正确的方式改变自己,解决困扰着自己的问题,让过去真正的变成过去,让磨难成为自己成长的营养,只需要每天轻轻的放下一点点,每天充实自己,当你多年以后,再回过头来看时,生活和时间,已让我们不知不觉中放下了心中的执念,变成了一种回忆中的故事,我们会发现,原来放下心中的执念,并没有自己想像中的那么困难,所需要做的,只须轻轻的放下,去拥抱新的生活。
佛曰: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以自然。 故,顺其自然,莫因求不得而放不下。
不要卑微地爱一个不爱你的人。时间和真心都很贵,别浪费给不在意你的人,要和心里有你、愿意陪你的人在一起,才最幸福。
爱情需要两个人的努力,而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有些爱情注定可遇而不可求,等不到的人就不要等了,挤不进去的世界就不要硬撑了。
真正的放下,其实是放过自己。虽然放下很难,但只有学会了放手,才是对自己的真正解脱。
1. 交给时间,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剂。要放下一个不爱你的人,可以交给时间,时间会让我们真正放下,重新开始生活和感情。
2. 转移注意力,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上。
3. 开始一段新的恋情。去喜欢其他喜欢你的人吧,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是两情相悦。
4. 学着享受生活,如:每天早起跑步锻炼。闲暇的时间,独自一人看看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周末,可以约三五好友一起喝茶、赏景等。
学会在执着时放下,才能收获从容的人生。 当学会了放下,你终会发现,原来人生最美是释然。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关注。
终究得不到了,自然就放下了!时间是最好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