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参与东亚事务以对抗中国的影响力,这对北约的欧洲成员国来说是一个误入歧途,且具有潜在危险的战略。它势必会加剧中国与北约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有可能将中俄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遏制中国的战略,对欧洲安全没有任何实际益处,而是主要为拼命维护其全球霸权的美国的利益服务。

北约目前并不希望在东亚招募新成员,但它却正在与该地区"志同道合"的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都在从北约的"全球伙伴"向更具体的北约"量身定制的伙伴关系计划"过渡。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北约与日本的战略合作有所增加。2023年7月在立陶宛举行的北约领导人峰会上,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致意,并告诉他"没有哪个伙伴比日本更亲密"。

作为迈向更实质性安全关系的一步,北约计划在东京开设一个联络处,这在亚洲尚属首次。但是,由于担心这会加剧北约与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些计划已被搁置起来。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就警告说,此举将是一个"大错误"。

北约与东亚的官方联系旨在加强在"海上安全、新技术、网络、气候变化和复原力"等问题上的合作。但在实践中,此举无疑是为了对抗中国,北约现在公开将中国视为"对我们的利益、安全和价值观的挑战"。斯托尔滕贝格在会见岸田时指出,他对"中国的大规模军事集结"和"核力量的现代化与扩张"感到担忧。岸田对此一定深以为然,因为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一直在努力与北约发展更密切的关系。

但是,很难看出北约在东亚扩大军事角色会给欧洲安全带来什么好处,因为这肯定会与中国政府对立。不出所料,中国对北约的言行做出了强烈反应。中国担心,在北约的保护伞下,美国在该地区基本上互不关联的联盟将呈现出更加一体化和反华的特点。北约反驳说,它的军事存在是良性的、防御性的。

北约所谓的防御意图不太可能让北京放心。几乎所有国际关系专家都认为,要正确解读其他国家的意图根本不可能。在无法确定他国意图的情况下,各国往往会提高警惕并采取反制措施。不用是国际关系专家也能预测到,如果北约增加在东亚的军事存在,各种猜测的情况很可能会在东亚发生。

北约成员国经常抱怨中国试图改变现状,然而,他们似乎无法或不愿认识到,他们自己进入东亚的冒险行为也构成了对现状的改变。因为,中国政府将不得不对此做出回应。

在缺乏确定性的情况下,这种针锋相对的升级态势,曾经是国际关系界的常识。它通常被称为安全困境。如果中国领导人认为北约与东亚国家的接触增加了对中国的威胁,他们也可能会通过增加军备和建立联盟来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如果中国进一步靠近俄罗斯,就会对欧洲安全产生反作用。

但是,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有关安全困境的警告往往被视为绥靖主义。鹰派认为,如果我们接受安全困境的逻辑,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必须接受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借口,即北约的扩大迫使他入侵乌克兰?答案是否定的。当然,俄罗斯的入侵是非法和不合理的。但是,莫斯科认为北约的扩大具有威胁性也是事实,尽管每个北约新成员加入北约都有纯粹的防御性理由。直到最近,后一点才被视为疯狂的绥靖论点。

战争会激起情绪。乌克兰战争让欧洲人对地理上扩大接触的危险后果视而不见。北约在东欧的扩张与欧洲安全紧密相连,而在东亚的深入介入却毫无理由。这只会激怒中国。尽管中国的行为经常出现问题,但它并不对欧洲构成直接威胁。2020年,欧盟外交事务负责人也承认了这一点。但在入侵后的欧洲,这种现实主义就很难出现。北约的东亚野心不必要地冒着将中国变成欧洲敌人的风险。

当北约偏离"区域"如此之远,以至于开始在东亚开展行动时,人们不得不质疑其对欧洲安全的益处。如果有的话,似乎也寥寥无几。对美国来说,北约转向东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华盛顿正在寻求将其松散的联盟网络整合成一个能够遏制崛起中的中国的更稳固的联盟,从而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显然,北约新的东亚政策主要是由华盛顿主导。

然而,欧洲不必参与美国的权力游戏。正如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2023年早些时候正确指出的那样,卷入这种游戏就会是"欧洲的陷阱"。

《东亚研究》2023年8月25日Ulv Hanssen和Linus Hagström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