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相信很多人对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全诗读后感_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全诗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全诗读后感_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全诗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困惑。

本文目录一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蕴含的哲理是人生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不要让年华错付流水。

这句词出自革命家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

此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

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难老”并非“不老 ”,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毛泽东《矛盾论》)。

“人生易老”与“天难老”,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一变化快,一变化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既对立又统一,是立足于对宇宙、人生的清理并茂的认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揭示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力。

“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扩展资料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

此词作于1929年的重阳节(10月11日)。此时距离毛泽东 的秋收起义已有两年。而此一阶段毛泽东过得并不舒心: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落选,前委书记的职务由陈毅同志代替,他的游击战术被冠以“流寇主义”,身染疟疾,并且在永定县苏家坡养病期间差点被捕等等事件接连发生。

当时,毛泽东在上杭县城的临江楼上养病,重阳佳节来到,院子里的黄花如散金般盛开。重阳,一个秋高气爽、登高壮观天地间的日子,一个把酒临风、月下赏菊、遍插茱萸怀念先人的节日,毛泽东的梦想和现实再一次发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词。

此词通过重阳述怀,表达了诗人对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战争的赞美之情;表达了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整首词写得鲜明爽朗、气度恢弘,有着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桑子·重阳

返回目录

毛泽东的《采桑子 重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战争的赞美之情;表达了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原诗:

《采桑子·重阳》近现代: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释义: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扩展资料:

重阳节将近,重读这首词,抚今追昔,倍感亲切。这是1929年6月,毛泽东在红四军党代会上未能继续当选前委书记,暂时离开红四军,去闽西农村养病、调查、指导土地革命。

这年重阳节前后,他前往朱德率部解放的上杭县城,心怀胜利喜悦,途望仲秋胜景,诗兴勃发,吟出这首“釆桑子”《重阳》。时过88年,时代已变,重阳节的 内涵也大大发展。

毛泽东的词写于大革命时期,也从重阳入题,但一改旧调,独辟新径。谈人生,与天比,揭示出深刻哲理;写秋色,讲革命,展望美好前景。

既表达了伟人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又抒发了革命战争中,一个军事指挥家的豪迈情怀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给传统的重阳节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作者同以往任何诗人相比,不仅是时空跨越之高,更是政治家的敏锐,人民领袖的境界和胸怀,无人可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桑子·重阳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