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乌克兰战争似乎刚刚开始就已结束。泽连斯基的前顾问奥莱克西-阿雷斯托维奇在接受UnHerd采访时透露,2022年4月,当他从伊斯坦布尔与俄罗斯举行的和平谈判中返回时,他的团队打开香槟庆祝。他说,谈判"完全成功",90%的争议问题都以对乌克兰大体有利的方式得到了解决。剩下的就是泽连斯基和普京几天后亲自会面,敲定战后乌克兰军队的最终规模,并签署最终协议。然而后来,一切都变了:"在此期间,泽连斯基绝对发生了一些变化。历史学家必须找到发生了什么的答案"。

这五天中发生的事件至今仍模糊不清,且存在争议,有两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泽连斯基视察了基辅郊区布查的现场,在那里,俄罗斯占领军对被俘虏的乌克兰平民实施了残忍的暴行,这坚定了总统继续战斗的决心,同时也让愤怒的乌克兰民众认为和谈在政治上站不住脚。阿雷斯托维奇说:"总统对布查感到震惊,我们所有人都对布查感到震惊。"他开始思考,在此之后,他如何能提供谈判机会并直接与普京会面?当他去布查看到所发生的一切时,他的脸色完全变了"。

但是,在第二种说法中,鲍里斯-约翰逊出人意料的基辅之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战争的进程。这种说法最早由乌克兰媒体提出,却被俄罗斯的宣传所津津乐道,而以色列前总理纳夫塔利-本内特和乌克兰前外交部副部长戴维-阿拉卡米亚都是谈判的知情者。"很多人说约翰逊首相来到基辅,拒绝了与俄罗斯的直接谈判,"阿雷斯托维奇主动说道,"但我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这是个问题。是的,是的,他来过基辅,但除了我认为泽连斯基先生和鲍里斯-约翰逊本人,没人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然而,无论事件的先后顺序如何,乌克兰中断了和谈,战争再次爆发,双方都因此造成了巨大伤亡。

事情本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吗?事后看来,没有走过的路往往比事件的实际进程更吸引人。修昔底德的一段话,就像阿雷斯托维奇一样。他也是一位战略内行,后来被动荡的民主政治流放出国。这突出说明了是投入战争还是追求令人不满意的和平所固有的不确定性。公元前425年,希腊最强大的军事强国斯巴达发现,在皮洛斯战役中,其精锐部队出乎意料地被雅典对手击败。斯巴达代表团急忙提出条件,警告雅典人不要让胜利的傲慢影响他们的判断。斯巴达使节宣称:"你们现在的处境使你们可以将目前的好运气转化为良好的用途,保住你们所拥有的一切,并赢得荣誉和声望":斯巴达使节宣称:"这样,你们就可以避免那些经常犯的错误,他们遇到了一些非同寻常的好运气,然后继续向前冲,希望获得更多的好运气,因为他们的第一次成功是出乎意料的"。

斯巴达人警告说,战争毕竟是不确定的事情,他们的讲话很容易让俄罗斯人信以为真:"我们的资源和以前一样,我们只是计算错误,这是每个人都可能犯的错误"。斯巴达人敦促雅典人在缔结和平协议时,可以"避免以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如果你们不同意我们的意见,以后很有可能遭受失败"。然而,雅典人在鹰派煽动家克利昂的左右下,拒绝了这一提议:经过数十年艰苦卓绝的战争和全军覆没后,雅典彻底战败,被纳入斯巴达帝国体系。

也许乌克兰及其西方支持者都对乌克兰2023年的攻势寄予了太多希望。尽管美国情报官员警告说这次攻势很可能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但美国的战略重点仍然是让乌克兰在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从而使基辅能够在有实力的情况下重新与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但是,由于武器交付缓慢以及巴赫穆特防御失败,让基辅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乌克兰军队从春天一直拖到了夏天,几乎没有对俄罗斯的防御工事取得任何进展。攻势以失败告终,俄罗斯政权从初夏的恐慌和内乱状态,转变为对战争最终结果充满信心的新情绪。现在回过头来看,战场上日益加剧的困难似乎印证了美国时任国防部长马克-米利的警告,即谈判的最佳时机是2022年冬季,当时俄罗斯正处于劣势。

现在,乌克兰正准备迎接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和平似乎从未如此遥远。按照战争目前的发展轨迹,俄罗斯没有动力进行谈判:乌克兰人一定希望在未来一年里,他们新建的防御工事能像苏罗维金防线重创俄军一样,有效地打击俄军的进攻,从而让普京重新评估自己的胜利前景,为有意义的谈判创造条件。虽然这与战争初期的扩张目标相去甚远,但正如我在夏天时所建议的那样,这并不是一个可怕的战略。尽管莫斯科在人员和工业生产方面拥有巨大优势,但俄罗斯的收益仍然代价高昂,而且进展缓慢:最终,在普京看来,乌克兰造成的痛苦可能会超过目前取得的微薄领土收益。

对于同情乌克兰但又现实的分析家来说,比如乌克兰战略家米科拉-别列斯科夫或俄罗斯国际问题研究所的杰克-瓦特林,乌克兰现阶段最好的结果是熬过2024年,同时为2025年的另一次进攻调集资源,一旦俄罗斯自己的进攻能力又被一整年代价高昂的进攻所削弱。正如别列斯科夫所言,"虽然一些观察家难免会认为这种立场是悲观的,甚至是失败主义的,但它反映了当前的战争现实,也代表了通往未来成功的最合理途径"。瓦特林在其他地方指出,最坏的情况是"美国立即切断援助,导致乌克兰军队在2024年缓慢衰退,并在2025年随着俄罗斯扩大战线而崩溃"。必须指出的是,这一结果与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的预测不谋而合,那就是,按照目前的趋势,莫斯科将在2025年取得胜利。

那么在2024年,双方都将尽可能削弱对方的力量:过去一年中惊人的伤亡率看来肯定会进一步升级。俄罗斯军队有能力以基辅无法比拟的方式打击乌克兰的后方,因此也将升级目前针对乌克兰国内电力基础设施的行动,旨在削弱平民继续战争的意愿。然而,作为泽连斯基总体战略的批评者,阿列斯托维奇本人却认为,乌克兰的局势虽然糟糕,但还没有到绝望的地步。他告诉UnHerd,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我认为,无论是前线还是乌克兰内部局势,都不会立即崩溃。我认为情况会越来越糟,可能会持续半年"。在这种情况下,至少目前应该停止对胜利做出更宽泛的定义。阿雷斯托维奇说:"如果我们真的要采取现实的政策,我们就不得不说,我们没有办法在五年或十年内解放顿巴斯,我们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不给俄罗斯夺取更多乌克兰领土的能力”。

事后看来,最终胜利的前景并不明朗,未来一年要经受的挑战又将重新引发关于2022年和平谈判破裂是否是乌克兰错失良机的争论。基辅是否本应吞下布查造成的苦果,接受俄罗斯在战争初期提出的不那么苛刻的条件?普京是否可以信赖他遵守和平协议,而不仅仅是为几年后精心策划的第二次入侵积累资源?同样,修昔底德可能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平行例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古典主义和新保守主义学者唐纳德-卡根在2003年美国最狂妄的时候写道,在当时的情况下,雅典人拒绝斯巴达人的和平提议并非没有道理。"雅典人一定明白,斯巴达可以随时恢复战争,"卡根说,"他们有充分的理由希望得到更多,而不仅仅是斯巴达未来善意的承诺"。正如乌克兰反对与俄罗斯达成和平协议的人在2022年警告说:"一旦安全了,好战为什么不能再次占据上风呢?”

在评估乌克兰未来一年通往建设性和平谈判的道路时,也有同样的考虑。战争将以和平协议而非战场全胜告终,现在看来是乌克兰可以实现的最佳结果。有待决定的是何时,以及什么样的和平条件在政治上可以接受,在军事上可以实现。对阿雷斯托维奇来说,普京的时间表很明确:"我完全理解普京先生的目标是以最强硬的姿态与我们谈判。他们需要在8月或9月对乌克兰采取最软弱的立场,对俄罗斯采取最强硬的立场"。战略分析家阿纳托尔-利文在为孤立主义的昆西研究所智库撰写的文章中与皮洛斯的斯巴达使节们遥相呼应,宣称"华盛顿和基辅都有强烈的动机在我们仍保留重要筹码的时候开启和谈;因为如果我们等待,我们将来得到的条件很可能对乌克兰更不利,对西方更羞辱"。

新保守主义战争研究所智库(在美国公共生活的奇特韵律中,该智库由卡根的儿媳金伯利-卡根创建)与卡根代表雅典所表现出的鹰派态度如出一辙,拒绝接受《纽约时报》提出的、令乌克兰在线支持者感到恐惧的观点,即目前尚存在任何有意义的会谈前景,理由是俄罗斯官方发表的好战声明与此相反,而且普京总体上不值得信任。同样,正如俄罗斯分析家萨姆-格林所观察到的,普京现在很可能有动力进行不真诚的和平谈判,因为西方国家希望谈判成功的意愿将促使乌克兰的外部支持者减少军事支持,以显示诚意并向基辅施压。格林指出"问题就在于此:对西方来说,谈判是结束战争的手段。对俄罗斯来说,谈判是赢得战争的手段。"这使得普京可以以有利的条件拖延战事,同时增加他在战场上的影响力。

无论支持还是反对,每一种论点都合理可信。因为,有时,所有的选择都是糟糕的。然而,无论如何,尽管在过去的一年里,乌克兰的外国啦啦队将其抨击为失败主义--未来的历史学家将对此展开激烈的争论,但是,以乌克兰的顽强防御促成和平谈判的中庸政策,现在已悄然成为拜登政府解决冲突的首选战略。迄今为止,乌克兰一直依赖于日渐枯竭的西方武器供应,为了度过未来艰难的一年,乌克兰将被迫在比迄今为止更大的程度上依靠自己的工业资源。鉴于俄罗斯从空中打击乌克兰纵深地区的能力日益增强,这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基辅及其西方支持者无法确定西方支持的持续时间和程度,在战略问题上分歧越来越大,并在努力筹集坚守阵地所需的大量人力储备,未来一年将充满挑战。

谈判在某些时候很有必要。然而,谈判的最佳时机是已经过去,还是尚未到来,这个问题既无法回答,却又迫在眉睫。几个世纪以来,未来的历史学家也将争论导致欧洲走到这一步的曲折经历。除非找到建设性和平的基础,否则,一个或另一个帝国将在乌克兰屈服:究竟是哪一个帝国,这仍然是一个有待决定的问题。正如妄图劝阻斯巴达人宣战的雅典代表所言:"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战争的后果就越严重: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事情就越依赖于意外。你们和我们都无法预知这些意外:我们只能在黑暗中忍受其结果"。2024年,就像2022年一样,我们站在黑暗中的命运十字路口。只有在未来的一年里,历史对所走道路的评判才会开始呈现其最终形态。

战地记者Aris Roussinos2024年1月15日UnHerd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