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在“补贴”中国?美国国会和拜登吵得热火朝天,互不相让

据悉,美国财政部宣布从明年开始,美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中如果包含中国等国家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将不再有资格享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提供的任何见面补助。这项新规虽然表面上针对的是中国、俄罗斯等国家,但美媒认为当下美方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对手只有中国。尤其是中方出口汽车在去年拿下全球第一后,美国采取措施的态度更加果断。美媒称拜登开始将下一个目标转向新能源领域,要在这方面和半导体一样对华“实体管制”。

到底是谁在“补贴”中国?美国国会和拜登吵得热火朝天,互不相让

该措施最早可以追溯到去年,拜登政府宣布全美电动汽车充电桩网络建设新规,《基础设施法案》中要求所有接受法案补贴生产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必须在美国本土制造,否则他们就拿不到任何补贴,这是为了排除美国企业过去习惯性地进口中国充电桩和零件的现状。但因为美国自身新能源制造业的缺陷,拜登政府不得不开出了“豁免政策”:允许短期内充电桩所需的部分零部件可以不采取美国制造,比例为45%。

到底是谁在“补贴”中国?美国国会和拜登吵得热火朝天,互不相让

消息提到,很快该政策就激起了共和党人士的不满,去年11月美国多名议员带头抵制拜登“允许部分被补贴零部件企业的零部件使用外国品牌”的政策,并称此举无疑是在“补贴中国”。今年1月份众议院通过了否决拜登的这份提案,不料在1月24日,白宫传来消息:总统拜登反手也否决的众议院的提案,要求他们不得在这件事上继续做文章和干涉新规定出台,否则将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

到底是谁在“补贴”中国?美国国会和拜登吵得热火朝天,互不相让

所以现在到底是谁在“补贴”中国,议院和拜登各执一词。分析人士认为这件事从两个角度出发,共和党“鹰”派认为拜登此举“不可理喻”的原因是其对中国网开一面,这些零部件从中国购买,然后花美国政府的补贴,显然是和法案的原始目的存在根本上的逻辑冲突。但从拜登的视角来看,美国企业不具备“全盘国产化”充电桩零件的能力,一些在本土生产成本奇贵无比,一些压根就没有生产线。所以他们有心禁止从中国购买零件产品,眼下被形势所迫之下不得已而为之。

到底是谁在“补贴”中国?美国国会和拜登吵得热火朝天,互不相让

值得一提的还有,拜登也无奈地承认:一旦共和党人的否决提案获得通过,将破坏私营部门已在国内电动汽车充电制造领域投入的数亿美元,阻碍国内对这一关键市场的进一步投资。这也隐晦地再度说明了他们“国产化”路线需要时间,摆脱中国进口的零件很不容易。对此有评论称:“共和党只要一嗅到反华的气息,就像某种昆虫看到它的食物一样围了上去,但在这之前他们必须要清楚本国的工业企业是什么现状,无脑只会喊反华并不见得是一门好的政治生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