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1日报道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9月24日发表题为《华盛顿的对华战略必须改变》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安达保险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执行副主席埃文·格林伯格。全文摘编如下:

过去40年,我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地开办和经营企业。在这期间,我目睹了美国对该地区的态度在一任又一任总统执政下的变化。过去十年,华盛顿两党优先考虑的问题越来越趋同,即保护美国工人免受全球竞争的影响。在此过程中,美国战略界开始热衷于将美中竞争视为一场新冷战。

这种新兴的正统政策观念是错误的,而且适得其反。美国的下一任总统应该重新调整亚洲政策,在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加强威慑。如果没有这样的转变,美国的领导地位和利益就可能面临削弱和损害。

美国和中国都是大国。它们对国际体系的未来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但与冷战时期不同,华盛顿和北京处在唯一的国际体系中,它们都在争夺更大的影响力。

冷战期间,苏联是一个被孤立而资源丰富的经济体,它的工业和经济实力从没有接近过美国。相比之下,中国深深融入全球经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即便苏联在其鼎盛时期也相形见绌。中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美中两国经济高度相互依存。尽管近年来采取了减少相互依存的政策,美国对可能有助于中国军事进步的军民两用产品也采取了控制出口的政策,但两国最近每年的贸易额仍接近7000亿美元。

通过密集的全球价值链,两国领先企业的关联仍然盘根错节。

这种相互依存的深度并没有限制华盛顿捍卫关键利益的要求,反而提高了这种要求。美国对中国经济的敞口程度需要华盛顿动用一切可用的工具来保护知识产权、防范通过间谍活动获得军事或经济优势的做法。

1992年,我第一次在中国做生意时,上海的街道上没有多少汽车。人们骑自行车出行,靠人力运煤车给家里供暖。今天,上海拥有令人惊叹的现代化天际线。数亿中国人在一代人的时间里摆脱了极端贫困。

美中竞争的中心是亚洲。中国要想取代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就必须首先将美国从中国所在地区的领导位置上赶下来。未来几十年,该地区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引擎。我看到亚洲普遍渴望繁荣,渴望法治和大国平衡等稳定力量。然而,美国和中国对该地区的未来有着截然不同的愿景。

如果华盛顿想要胜过北京并保持其领导地位,它需要接受几个麻烦的事实。例如,美国不能过分强调作为吸引力来源的价值观。华盛顿在亚太地区过分夸大人权和民主原则的吸引力。根据我的经验,我发现美国宣传其政治价值观的做法在这个地区根本没有说服力。在亚洲,个人权利的概念与对集体权利的支持是平衡的。

在与中国的长期竞争中,美国的全球联盟网络是其不对称优势。如果美国围绕与中国的不断对抗来制定外交政策,那么它将很难找到追随者。维护这个网络需要持续的关注和追求共同利益。这就是美国领导人和有抱负的领导人的言论表态至关重要的地方。宣扬新冷战或世界两大经济体完全脱钩,这样的意识形态言论会造成美国与其合作伙伴产生距离。

我们是在争夺相对权力,而不是绝对权力,这与共存的概念是一致的。通过外交途径与中国直接对话是探索这种共存条件的途径。接触不是软弱,也不是投降。这是对现实的承认。美国有能力保持战略耐心,即便在坚定捍卫我们的利益和原则的时候。

相对于中国,美国在整体国力上保持着领先优势。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抱着这些优势带给我们的信心采取行动,而不是用糟糕的历史类比来为那些在国内造成自我伤害、在国外导致与盟友产生分歧的政策辩护。(编译/刘宗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