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16日报道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3月11日刊登题为《美国经济例外论出现裂痕》的文章,作者是维韦卡南德·贾亚库马尔。全文摘编如下:

过去两年,美国经济及其股市表现超越其他发达经济体这一观点大行其道,并被广泛解读为一种新的“美国例外论”。去年10月,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称美国经济是“全世界艳羡的对象”,“令其他富裕国家望尘莫及”。

一位所谓亲商的总统及其领导的共和党在去年11月大选中获胜,进一步强化了美国经济和股市将在2025年继续领跑的预期,尤其是在增长乏力的欧洲的衬托下。

然而,随着日益加剧的政策不确定性和保护主义措施对消费者情绪和商业信心造成打击,最初基于“松绑”和减税预期而对特朗普推动经济增长的高期望已经破灭。

特朗普政府向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的显著转变以及杂乱无章的经济威胁和贸易关税,开启了一套更具交易性的世界秩序。欧洲和亚洲的主要经济体被迫采取行动,进行必要的政策改革并实施关键的刺激措施。

美国经济去年底表现强劲,但今年可能遇到政策不确定性激增、消费者乐观情绪骤降、商业投资延迟以及劳动力市场走弱等多重因素的阻碍。

债券市场在2024年9月中旬至2025年1月中旬期间飙升100个基点后急转直下,证明市场情绪出现剧烈转变。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压过对通胀居高不下的担忧。

美国股市最近的低迷表明,之前乐观的投资者正在对看涨美股三思。意外的是,之前被低估的亚洲和欧洲股指今年截至目前的增幅已超越美国股指。

为更深入地理解最近的形势,有必要对“美国例外论”的驱动因素进行一番审视。自2019年底以来,美国经济的表现明显优于七国集团(G7)其他成员,其中一个关键但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原因是,美国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实施了大量财政刺激措施。

丹麦学者杰斯珀·朗维德在博客中写道,通过《冠状病毒援助、救济和经济安全法》《综合拨款法》和《2021年美国救援方案法》,美国政府共计增加了6万亿美元的刺激措施。拜登政府通过颁布《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

当然,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在监管、生产力和人口结构方面拥有重要的潜在优势,而且美国的科技行业充满活力。此外,页岩革命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其国内经济基本能够免受外部能源冲击。

俄乌冲突以及俄罗斯由此对德国及其邻国削减能源供应对欧洲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的冲击远大于美国受到的冲击。

然而,很重要的一点是,美国通过举债向消费者和企业转移资金,维持了美国的高水平消费和投资支出,并缓冲了2023年和2024年高利率的冲击。

而在欧洲,不仅初始刺激措施力度较小,许多国家还在2023年和2024年推行财政紧缩政策。这是欧元区表现不佳的关键原因之一。

过去一个月,几项关键事态促使全球投资者重新思考“美国例外论”的合理性。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已展现出挑战硅谷的能力,并引发对美国科技巨头巨额资本支出的质疑。中国还宣布提振内需和防范特朗普关税影响的政策。

与此同时,德国最近的选举导致这个欧洲最强大的经济体在财政和战略立场上发生重大转变。对德国和更广泛的欧元区将增加防务和基础设施支出的预期已经推动欧股和欧元走高。

值得深思的是,特朗普政府“横冲直撞”的政策风格正迫使其他国家进行必要改革,导致它们最终降低对美国消费者甚至美国金融体系的依赖。(编译/熊文苑)

原文: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82352804435198516/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