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回忆总是美好的,尤其是过年放炮竹的时候。那时候,我们会早早地准备好自己的炮竹,一大早就聚在一起,互相比拼谁的炮竹更厉害。 放炮竹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人喜欢将炮竹塞进瓶子里,有的人则喜欢将炮竹插在泥土里点燃。
而我最喜欢的方式是将炮竹绑在竹竿上,然后用力一甩,炮竹就会飞出去,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有一次,我和朋友们在放炮竹的时候,不小心点燃了一堆炮竹,结果整个院子都被炸得烟雾弥漫。
我们吓坏了,赶紧跑到家里躲起来,直到妈妈过来才敢出来。 小时候放炮竹的准备工作也是一种乐趣。我们会在家里自己制作炮竹,用红纸包裹着火药,然后用绳子系在一起。
每个人的炮竹都不一样,有的是长的,有的是短的,有的是粗的,有的是细的。 虽然现在放炮竹已经被禁止了,但是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每当我想起小时候放炮竹的时候,总是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
童年的记忆永远都是那么美好,特别是今天国家昌盛繁荣,与过去那个曾经的困难时期有着鲜明对比。虽然是这样,但是欢乐永远都是孩童的专利,因为那是个无愁无任何杂念的年华。
文革时期物质短缺,春节前夕住在东北一省城的我,其本就是替大人们排队等候购买家中所要的副食品。好在寒冷天气就是天然大冰箱,把副食本上定量供应的东西都买到家中放在凉台上冻着。有肉有鸡有鱼还有些豆制品等,看着这些东西想着节日妈妈给予加工的美食,排队等候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冷都不当回事儿。
最美的事情是父亲给予一元钱去购买炮竹,我记得最想买到的是一角八分钱一小包的小鞭炮。那时候的商店没有现在这样方便,很多冷冻食品就在旁边搭一个木板棚子,我们很多人都聚集在卖货的窗口并拥挤着,等待着窗户打开伸长脖子往里面看。挑选适合自己怀里钱的商品,二元一包的高级品种是只能看一眼不可能买的。二踢脚一般都是大人们买,花炮也不是我们小孩子的能买得起的。㚵于买到了自己喜欢的合适爆竹,在把零钱买上一包卫生香,过年时室内点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道。回到家中把成排的小鞭炮拆开分给弟弟一些,妹妹不参与这个分配,一般的妹妹女孩子由爸爸买一些彩色发绳梳头用。
童年过春节的感觉就是穿上新衣服,吃上好吃的饭菜和饺子????。零食能有一些瓜子花生????和小果糖,高级的糖果????就是高粮怡。新鲜水果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冻梨冻柿子两种。收音机????里除了新闻就是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我们听着那个唱段集锦,比看到如今电视里的春晚还开心。
可好玩了,比如把好多鞭从中折断,围成一圈,然后点燃滋滋滋滋,蓝色火花一圈,可好玩了; 把鞭点燃,快速抛在堰塘里一炸,翻出白色烟雾泡泡;更甚者在将大炮竹插进牛粪中一炸,牛屎遍地开花,牛气冲天,牛逼哄哄。
你们都讲的好玩的,我讲一个要命的。
小时候家里都不富裕,买的鞭炮是有数的,哪些除夕放,哪些初一放,哪些是初五放,此外就是很少的几挂“小编”红绿相间,不舍得一次放完,拆开,一个一个放。
元宵节的时候市政府会有放烟花活动,就在市体育场。市里领导在主席台上讲话,然后是放礼花,市民们摩肩接踵,人山人海。我记得十几岁的一年元宵节,跟着父母一起去的。开始的时候,一切正常,后来南侧人群开始骚动,说是烟花在地上爆炸了,有人受伤,大家开始跑,然后拥挤中有人开始趁乱抢劫别人的金耳环,耳朵拽豁了,造成更大混乱,人群开始出现踩踏。广播里喊话也没人听了,有的直接跳栅栏往外跑,我们稀里糊涂的回家了,路上我父亲还骂烟花质量不好,可能是有人吃回扣了。
第二天早上,大姨匆匆忙忙来我家,看看几口人是否安好,因为那时候也没有电话,消息有点闭塞。我们家这才知道昨晚踩踏事件死了好几个人。随后有熟人说,天亮了,用卡车往外拉那些掉落的帽子手套鞋子还有大衣,拉了好几车。遇难
的人中也有儿童,拥挤中一定是大人没抱住孩子,说是都踩的变形了。此后政府再也没有组织过集体看烟花。
所以人多的地方不要往里挤,看烟花也要离得远远的。
我在网上找到的图,满满年代感。
玩炮竹这东西也是很危险,我隔壁两个堂弟,一个11岁,一个8岁,就是玩我们说的那种嘘响炮,两个在一起玩,第第不懂事就点了一个,塞进他哥哥屁股后面裤袋里,他哥哥没注意,一下就爆了,把他哥哥屁股都爆了一个洞,花了1万多元钱,3个月才好,这件事是我最难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