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者:一莲日期:2小时前

众鸟高飞去,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小诗押韵呀,押的平水韵十五删,只是有“两”出律了。但因为意境和情感表达特别含蓄悠远,出律的字就不在挑剔的行列了。这叫以意取胜!

回答者:杨业光2019日期:2020年07月26日·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请指教:李白《独坐敬亭山》为什么未押韵?

我是杨业光,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全文如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一首首句仄起不入韵的五言绝句,到底合不合律呢?

一、 我们用检测诗词的软件检测:

1.用平水韵检测(附图1):

上图的检测依据:

①这首诗是五言绝句,且是仄起首句不押韵;

②遵守的韵书:平水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平仄存在1个问题,第13字 两 应平,存在多音字: 看 不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这首诗押平水韵十五删韵,押韵。

2.用中华新韵检测(如图2):

上图的检测依据:

①这首诗是五言绝句,且是仄起首句不押韵;

②遵守的韵书:中华新韵

检测结果(中华新韵): 平仄存在1个问题,第8字 独 可平可仄,建议用仄;第13字 两 应平;存在多音字: 看 不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第8字 独 可平可仄,建议用仄,第13字 两 应平。

3.结论:通过上述两种韵书的检测,不难看出,李白的这首《独对敬亭山》虽然有不合律之处,但是押韵没有问题。

二、问题延伸与拓展

题主提这个问题,是想让大家进一步延伸拓展思考以下几点:怎么判断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写格律诗遵循哪一部韵书来押韵?不合律的诗能不能成为千古名篇?下面我来逐一解答。

1. 怎么来判断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格式?

我们知道, 古人的诗分近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它在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明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例如明人董其昌《袁伯应诗集序》:"今秋,伯应(袁可立子袁枢)自睢阳寄近体诗一帙,亦以重九至,且属余序。"

近体诗种类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其特征主要有三点:①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②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③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平声韵,且必须是同一韵部的韵;④在一首诗中,新(中华新韵)旧韵(平水韵)必须分开,不能混用。

判断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格式,一是看首句第二字的平仄,也就是格律诗第一句第二字,是平声字,就是平起格式,是仄声字就是仄起格式;二是看第二句的尾字,是平声,那么整首诗就押这个字的同步韵部(特例孤雁出群格,首句押邻韵,这是被允许的,古人认为首句可以不押韵,因此放宽了首句押邻韵范围。邻韵,并不是韵书中韵部相邻的韵,而是指读音相似或相近的韵部字,这里不展开。),因此,格律诗就四种平仄格式,即平起不押韵、平起押韵、仄起不押韵、仄起押韵。如上面列举的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鸟,仄声,首句尽,仄声,不押韵,第二句尾字:闲,是平水韵十五删韵,这首诗为仄起不押韵,押平水韵十五删韵。同理,中华新韵也是一样的,这里略去。

2. 写格律诗遵循哪一部韵书来押韵?

韵书的产生是格律诗诞生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在最常用的大约是《平水韵部》《词林正韵》,其他的有《广韵》《唐韵》《集韵》《中原音韵》《佩文诗韵》《五音集韵》等等。通常写诗用的是平水韵,写曲填词用词林正韵。由于时代的发展,普通话成为汉语标准的规范语言,便产生了《中华新韵》和《中华通韵》。

韵书的选择与推广,历来都是官方推行的,清朝的《佩文诗韵》是清代科举用的官方韵书,士子进考场作试帖诗必须遵守这部标准韵书。很尴尬的是,《中华通韵》是中华诗词学会推出的,权威性大打折扣。但不管是用那本韵书作格律诗,都有严格遵守其韵书要求,不能相互混用。道理很简单,因为《平水韵》,依照当时官方语音,按照平、上、去、入四声发音编制成106韵。《中华新韵》,是近代以普通话为读音的依据,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读音的依据,将汉语拼音的35个韵母,划分为14个韵部作诗的新韵,普通话只有平(分阴平、阳平)、上、去。因此这两本韵书因为入声字的差别而相差很大,这也是韵书不能混用的根本原因。就像李白的这首诗,独,古韵是入声字,仄声,但现代汉语,独,是平声。

(关于押韵的问题,上一篇文章已经介绍,在这里不赘述。)

3. 不合律的诗能不能成为千古名篇?

很显然,能不能成为千古名篇,不是因为平仄格式,而是在于诗的本身内涵与意境。判断一首诗的好坏,既有形式上的要求更有内容上的考量,这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只有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完美。

总结: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存在押韵错误,不管你是用平水韵还是中华新韵,都是押韵的,至于出律,这是另外的问题,这里省略。我想强调的是:近体诗或古体诗,都在我国文学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诞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作为后人,在学习古人诗词的时候,既要熟悉古人写作背景、也要熟悉古人创作的技巧,包括平仄格式及押韵模式,不能以今非古,用今天的《中华新韵》的语境去套用古人诗词,这无异于刻舟求剑。

在问答的最后,贴一首本人创作的七律《梦里水乡》,欢迎拍砖。

【七律】梦里水乡(平水韵)

作者/杨业光

霁色云衣水墨图,烟村鹤影楚音殊。

千重莲叶接天碧,万朵荷花映日朱。

倚徙桥头堪酌酒,留连渡口忍闻鸪。

兰舟不解惜清夜,一曲阳关彻月湖。

谢谢!请关注@杨业光2019.

回答者:不入涅槃日期:2020年07月26日

用广东话读,不用查韵书,已经知道押韵。 在广东话,闲是haan,山是saan。 学好广东话,对于判断古诗词是否押韵有很大帮助。

回答者:云卷飞山日期:2020年07月26日

李白《独坐敬亭山》不押韵?让我们仔细瞧瞧:

众鸟高飞尽,仄仄平平仄

孤云独自闲。平平仄仄平(韵)

相看两不厌,平平仄仄仄

只有敬亭山。仄仄仄平平(韵)

大意:

鸟儿们都高高地飞向了天的尽头,

只有眼前这片云彩还在独自闲悠;

什么能让我们彼此互不厌倦啊?

唯有敬亭山永在我心头。

说实话,用任何华美文字再将古典诗词意境复述一番,那都将是蹩脚和徒劳的。

二四句不押韵?我们看看韵脚:闲、山,同属平水韵上平十五删;就算不懂古韵,按今韵来看,闲、山,韵母都有an,合徹得很嘛,不知道题主认为什么样的句子才叫押韵呢?

当然本诗在格律方面也并非完美无缺,第三句“两不厌”构成三仄尾,并且“厌”涉嫌撞韵;但“不”字在唐代有可能是可平可仄的,如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李商隐:向晚意不适,等等,只有这样才可以解释一个十六岁少年,不可能凭一首有出律大毛病的诗而一举成名;诗风“秾丽”和凄美无限大师级诗人李商隐会随意出律。

那么“相看两不厌”平仄很可能是:平平仄平仄,这种句子属格律诗中一特有句型,叫拗句,在格律诗中司空见惯,是一种“准律句”。

那么唯一毛病就是“厌”字撞韵。李白是谁?只要他认为是好的,一首诗出律再出律都不惜,他还会管你什么撞不撞韵?况且撞韵的名作名句多了去了。

回答者:荷叶好物推荐日期:2020年12月13日·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 教育领域创作者

李白《独坐敬亭山》用韵及平仄变化如下:

众鸟高飞尽,仄仄平平仄

孤云独自闲。平平仄仄平(韵)

相看两不厌,平平仄仄仄

只有敬亭山。仄仄仄平平(韵)

押十五删韵,一点问题也没有。但依平水韵,这首五言绝句,也只能看成首句不入韵的五言古绝。因为如果作为今绝,“相看两不厌”的“两”应为平,但实际上是仄。三仄脚可以在古绝古律中出现,在今绝今律中不能出现。总之,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作为首句不入韵的五言古绝,用韵完全符合平水韵五绝的要求。即可看成首句不入韵的今绝,也只有一个小问题,即“相看两不厌”的“两 ”当平用了仄,问题也不大。今之绝大多数学者也认为,诗的意境、意义为首,平仄次之。总之,非议本韵用韵(全无问题)系无稽之谈。回答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