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行业的崛起不仅对大众和奔驰构成重大挑战,德国化工和工程行业也面临着来自中国对手的冲击。
德国经济的支柱 – 工业制造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德国曾是高端制造业的领军者,但位于伦敦的智库"欧洲改革中心"(CER)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五年来德国工业产值下滑,影响到多达 550 万个就业岗位和 20% 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莫斯科对乌克兰的全面入侵迫使德国减少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导致能源价格飙升,严重打击化工和钢铁等产业。此外,疫情后的供应链中断也抑制了对德国出口产品的需求。
另一个主要因素迅速从低端制造业转向高科技和创新产业。
中国跻身高端产业链 德国遭冲击
本世纪初,德国基本未受中国经济腾飞的影响。当时中国专注于低端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和纺织品。但之后,北京的产业政策转向德国的核心产业,包括汽车、清洁能源和机械工程。
基尔德国世界经济研究所(IfW)国际贸易与投资研究小组负责人霍尔格·格尔格向 DW 表示:"中国在多个先进行业已经赶上 … 他们在这些领域非常强大 … 而这导致德国经济增长表现不佳"。
中国赶超德国的速度或许在汽车行业表现最为明显。批评者指出,德国汽车制造商缺乏创新、向电动汽车转型缓慢,没有预见到来自中国品牌的激烈竞争。这些问题导致数万人面临失业,国内工厂面临关闭的危险。
德国化工、工程等行业面临压力
而其他行业更是没有意识到中国日益增长的挑战。例如,中国化工巨头近年来大幅增加了产量,尤其是聚乙烯和聚丙烯。
根据德国商报研究所的数据,即使在德国的主要市场欧盟,中国的化学品出口份额在至 2023 年的十年间增长了 60%,而德国的份额则下降超过 14%。
以精密和高质量著称的德国机械工程行业也面临着来自中国对手的激烈竞争。德国工业机械出口的市场份额在 2013 年至 2023 年期间略有下降,跌至 15.2%,但中国的份额增长了 50% 以上(从 14.3% 升至 22.1%)
柏林对中国的雄心视而不见?
"欧洲改革中心"报告的作者之一布拉德·塞特瑟告诉 DW,中国的高端出口"并非一蹴而就"。
他提出的问题是:"德国工业如何能经受住第二次中国冲击?为什么德国前几届政府没有看到这一点,并采取更多措施调整政策"?
如今,德国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经济学家警告说,德国必须调整其贸易、工业和财政政策以适应新的经济现实,否则将面临失去全球制造业领先地位的风险。
"从经济角度来看,试图重新夺回这些行业的主导地位并不是最划算的",戈尔格说。"重要的是聚焦德国依然强大的领域 – 制药、生物技术和知识创新"。
柏林需要思维转变
布拉德·塞特瑟说,"德国需要为其汽车和高端机械出口寻找替代市场。对德国来说,最大的市场就是欧洲市场"。塞特瑟也是纽约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 (CFR) 的高级研究员。
德国政策制定者和商界领袖目前正在深刻反省该国如何失去了主导地位以及下一步的方向。德国需要"转变思维"
位于杜塞尔多夫的德国奥托贝森商学院创新与企业转型问题主任塞尔登·奥兹坎认为,政治家和商界领袖需要采取重大的"思维转变"来应对快速的变化。
奥兹坎批评德国"害怕激烈的竞争",同时批评政府对不再具有竞争力的公司提供过度支持。
"在中国,情况正好相反",奥兹坎向 DW 表示,"他们的经营方式更像达尔文主义,允许数十家公司进入新兴行业,尽管其中许多公司都失败了,但幸存下来的公司会变得异常强大"。
人们普遍期待,在放松所谓的"债务刹车"后,德国未来 12 年投入 1 万亿欧元的国防和基础设施计划能够让经济摆脱低迷。
由于大部分资金将用于增强德国的国防能力,改造基础设施,人们担心,柏林可能会错过支持成长型产业的机会。
德国世界经济研究所的霍尔格·格尔格表示,"新政府提议的支出中很大一部分用于军事开支。如果以正确的方式进行,那么对新式武器系统的重大投资也可能有助于推动非军事技术的发展"。
德国仍有许多优势
霍尔格·格尔格也指出,“德国非常擅长通过研发、专利等进行知识创新,然后出售技术。这是德国仍然具有领先优势的地方,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
他同时认为,新一代 CEO 比老一代更了解德国工业面临的问题,并且能够更快地适应。
他举例说,企业软件巨头 SAP 44 岁 CEO 克里斯汀·克莱因就通过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将该公司的市值提升了近 70%。
"汽车制造商不再与其他汽车制造商竞争,而是与视频游戏公司腾讯竞争",格尔格说,因为腾讯早已进军电动汽车领域。他说,"未来,设计癌症疗法的将是人工智能公司,而不是制药巨头"。
来源:德国
原文: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85132595907412506/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