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印度退出”运动,让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在亚太地缘格局崭露头角。印度媒体最近还发现,穆伊兹的成功,正逐渐在南亚地区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这也使得印度的外交压力大增。
【孟加拉国也发起了“印度退出”印度】
首先冒头的,就是才结束大选没多久的孟加拉国。最大反对党“民族主义党”败选后没几天,就效仿穆伊兹,带头发起“印度退出”运动,喊出“印度不是孟加拉国的朋友”“印度正在摧毁孟加拉国”等口号。
不仅如此,活动人士还试图通过社交媒体,将影响范围扩大到尼泊尔。
这种趋势让印媒十分担心。眼下,印度不仅要处理马尔代夫那边要求撤军的“最后通牒”,还要分神关注在孟加拉国愈演愈烈的“印度退出”运动,面临的外交压力可想而知。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莫迪政府在外交上的10年布局,很有可能前功尽弃。
但我们有必要指出,孟加拉国反对党效仿马尔代夫发起的“印度退出”运动,带有相当的投机心态,无论是时机选择,还是切入点,都难言理想。
【穆伊兹赢得马尔代夫大选】
归根结底,穆伊兹的成功,是建立在他发起的“印度退出”运动,做到了与马尔代夫的政治实际充分结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虽然对外界仍然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但孟加拉国的反对党如果只是一味效仿,却不讲究方式方法,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
首先,马尔代夫的“印度退出”,是在总统选举前发起,并以印度在马尔代夫驻军为切入点,打出捍卫国家主权的旗号,重新定向外交战略,这才引起了选民的广泛共鸣和投票热情,最终实现了政党更替。
另外,马尔代夫前政府奉行的“印度优先”政策,也不怎么受欢迎,并未给马尔代夫带来太多实际的好处。实际上,所谓的“印度优先”政策,潜台词就是,马尔代夫自己的国家利益,在印度的地缘政治利益面前,都要靠边站。
所以,穆伊兹发起的“印度退出”运动,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这才能一举成功。
【马尔代夫的“印度退出”,做到了与政治实际相结合】
但孟加拉国这边呢,情况就不一样了。大选已经尘埃落定,总理哈西娜的连任已经是板上钉钉。反对派这时候搞事,选择的时间点相当糟糕,更像是一种不甘心、不服输的表现。
在外界看来,甚至有想靠“印度退出”运动推翻大选结果的意图,但这种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虽然哈西娜带领的人民联盟,有根深蒂固的亲印标签,甚至哈西娜当年流亡海外时,就被印度收留了6年之久。
而且就地缘环境而言,被印度三面包围的孟加拉国,所处的局面可能比马尔代夫更复杂。更不要说两国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联系了。
但哈西娜任期内,对中印关系做到了很好的平衡,在和印度密切互动之余,没怎么怠慢与中国的合作。她还曾经劝印度也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孟加拉国与印度传统联系很紧密】
这里补充一句,前段时间,孟加拉国打算加入中国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RCEP,让印度这边很不高兴。还威胁说,会叫停印孟之间的自贸协定谈判。
印度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逼孟加拉国在经济政策上“选边站”。不过,直到现在,孟加拉国还没有作出最后的决定。不排除是在做最后的努力,尝试说服印度。
虽然印度不太可能听得进去,但孟加拉国的迟疑,也多少表明,哈西娜政府主观上仍有在中印之间维持平衡的意愿。在涉及国家利益的重大战略选择上,不会对印度亦步亦趋。
这跟马尔代夫前政府的“印度优先”政策,存在很大的区别。
这也使得,反对党发起的“印度退出”运动,虽然声势浩大,但不足以对哈西娜政府造成严重的冲击,也不见得会产生大规模的信任危机。
由此可见,孟加拉国版本的“印度退出”运动,很大程度上是对马尔代夫的拙劣效仿,并没有基于孟加拉国自身的政治实际,做到对症下药。
【哈西娜对中印采取平衡政策】
因此,通过这场运动,反对党也许可以暂时激起国内对印度普遍的反感,但大概率难以实现预期的政治目标,要说是在放长线钓大鱼,为下次大选做准备,未免也太为时过早。
虽然孟加拉国这边的“印度退出”运动,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这是我们基于旁观者角度,得出的结论。而在印度看来,可能就是另一番光景。
因为就算孟加拉国这场“印度退出”运动到头来不了了之,但背后传递的信号已经足够让莫迪政府警惕。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如果印度对待周边邻国的外交政策很得体,做到了平等尊重,互惠共赢,那么“印度退出”运动自然也就缺乏相应的民意基础。
说到底,印度在与邻近小国打交道时,始终改不了颐指气使的坏习惯,甚至滥用影响力,动辄干涉内政,以此彰显自己所谓的“大国形象”,势必会激起地区国家的普遍反感。所以后者纷纷转而寻求与中国合作,也是大势所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