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您是否对轿车蓄电池使用寿命_普通轿车的蓄电池感到陌生?别担心,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轿车蓄电池使用寿命_普通轿车的蓄电池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汽车蓄电池有哪些类型?
汽车的蓄电池主要分为三类:普通蓄电池、干荷蓄电池和免维护蓄电池。以下是关于三类汽车蓄电池的详细介绍:1、普通蓄电池:极板是由铅和铅的氧化物构成电解液是硫酸的水溶液。它的主要优点是电压稳定、价格便宜;缺点是比能低、使用寿命短和日常维护频繁。2、干荷蓄电池:全称是干式荷电铅酸蓄电池它的主要特点是负极板有较高的储电能力在完全干燥状态下能在两年内保存所得到的电量使用时只需加入电解液等过20-30分钟就可使用。3、免维护蓄电池:由于自身结构上的优势电解液的消耗量非常小在使用寿命内基本不需要补充蒸馏水。它还具有耐震、耐高温、体积小、自放电小的特点。使用寿命一般为普通蓄电池的两倍。一般小汽车的电瓶是多少A
一般家用汽车电池容量为54-60Ah之间,汽车电池容量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放电率、温度、终止电压等)电瓶放出的电量。
一般汽车电瓶的容量单位为Ah,例如容量为60Ah的电瓶如果连续放电电流为1A,那么它可连续放电60小时。基于 GB标准,以型号为6-QAW-54a的蓄电池为例:
1、6表示由6个单格电池组成,每个单格电池电压为2V,即额定电压为12V。
2、Q表示蓄电池的用途,Q为汽车启动用蓄电池。
3、A表示干荷型蓄电池。
4、W表示免维护型蓄电池,若不标表示普通型蓄电池。
5、54:表示蓄电池的额定容量为54Ah。
6、角标a:表示对原产品的第一次改进。
7、角标b表示第二次改进,依次类推。
8、注:型号后加D表示低温启动性能好,如6-QA-110D。
电动汽车蓄电池性能参数
1、电动势
电池的电动势,又称电池标准电压或理论电压,为电池断路时正负两极间的电位差。
2、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或公称电压),系指该电化学体系的电池工作时公认的标准电压。
3、开路电压
电池的开路电压是无负荷情况下的电池电压。开路电压不等于电池的电动势。必须指出,电池的电动势是从热力学函数计算而得到的,而电池的开路电压则是实际测量出来的。
4、工作电压
指蓄电池在某负载下实际的放电电压,通常是指一个电压范围。
5、充电电压
指外电路直流电压对电池充电的电压。一般的充电电压要大于电池的开路电压,通常在一定的范围内。
6、内阻
蓄电池的内阻包括:正负极板的电阻,电解液的电阻,隔板的电阻和连接体的电阻等。
7、正负极电阻
目前普遍使用的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板为涂膏式,由铅锑合金或铅钙合金板栅架和活性物质两部分构成。因此,极板电阻也由板栅电阻和活性物质电阻组成。板栅在活性物质内层,充放电时,不会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它的电阻是板栅的固有电阻。活性物质的电阻是随着电池充放电状态的不同而变化的。
8、电解液电阻
电解液的电阻视其浓度不同而异。在规定的浓度范围内一旦选定某一浓度后,电解液电阻将随充放电程度而变。电池充电时,在极板活性物质还原的同时电解液浓度增加,其电阻下降;蓄电池放电时,在极板活性物质硫酸化的同时电解液浓度下降,其电阻增加。
9、隔板电阻
隔板的电阻视其孔率而异,新电池的隔板电阻是趋于一个固定值,但随电池运行时间的延长,其电阻有所增加。因为,电池在运行过程中有些铅渣和其他沉积物在隔板上,使得隔板孔率有所下降而增加了电阻。
10、连接体电阻
连接体包括单体电池串联时连接条等金属的固有电阻,电池极板间的连接电阻,以及正、负极板组成极群的连接体的金属电阻,若焊接和连接接触良好,连接体电阻可视为一固定电阻。
11、容量
电池的容量单位为库仑(C)或安时(Ah)。理论容量指根据参加电化学反应的活性物质电化学当量数计算得到的电量。额定容量指在设计和生产电池时,规定或保证在指定放电条件下电池应该放出的最低限度的电量。实际容量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即在一定的放电电流和温度下,电池在终止电压前所能放出的电量。
12、比能量
电池的输出能量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蓄电池所能作出的电功,它等于电池的放电容量和电池平均工作电压的乘积,其单位常用瓦时(Wh)表示。
13、寿命
电池的寿命有“干贮存寿命”和“湿贮存寿命”两个概念。必须指出,这两个概念仅是针对电池自放电大小而言的,并非电池的实际使用期限。电池的真正寿命是指电池实际使用的时间长短。
扩展资料:
电池容量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放电率、温度、终止电压等)电池放出的电量(可用JS-150D做放电测试),即电池的容量,通常以安培·小时为单位(简称,以A·H表示,1A·h=3600C)。
电池容量按照不同条件分为实际容量、理论容量与额定容量,电池容量C的计算式为C=∫t0It1dt(在t0到t1时间内对电流I积分),电池分正负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电池容量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