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25日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23日刊登题为《中国的“一带一路”转向“小而美”项目》的报道,报道编译如下:
中国承诺为其“一带一路”倡议追加投资——观察人士认为,随着北京将其标志性的全球基础设施计划重心转向“小而美”项目,这有可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上周于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各设立3500亿元人民币融资窗口,丝路基金新增资金800亿元人民币,“以市场化、商业化方式”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项目。
位于英国伦敦的海外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发展经济学家琳达·卡拉布雷斯说,新的资金承诺与过去的支出相比并不多,符合关于“小而美”项目的叙事。这种叙事推动了最近的“一带一路”相关讨论。
“小而精”“小而美”已成为“一带一路”的流行语,它指的是以小额贷款为资金来源、规模较小和更有针对性的项目。
这方面的例子包括为现有电网未覆盖的地区提供服务的太阳能发电厂,或者是让偏远地区可以通商的公路。这些项目与“一带一路”早期的大型公路和铁路项目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问题专家、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埃利奥特国际政治学院教授戴维·希恩说,虽然“一带一路”仍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主要)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希恩说:“相反,将会有‘小而美’的计划和项目,强调‘绿色低碳发展’、低成本人员活动,以及针对风险较低项目的资金承诺。”
美国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说,随着中国海外开发项目融资总额下降,贷款承诺的平均规模也随之下降,无论是在货币价值上,还是在项目的地理覆盖范围上。
这一趋势使得建设项目的平均金额从2021年的5.58亿美元减少到2022年的3.25亿美元。中国也越来越多地为还款期较短的项目提供融资。
习近平说,中国将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计划实施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他表示,中方将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
根据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中国金融机构已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了数千亿美元的贷款。中国官员援引的数据显示,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已拉动近1万亿美元投资。
卡拉布雷斯指出,“一带一路”的新方向还强调“诚信”,即反腐败、遵守法律和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对于在海外经营的中国国有企业来说。
她说,这是北京为解决“一带一路”项目在过去10年所面临的一些挑战所付出的努力。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周玉渊说,中国的新融资承诺反映了两个大方向。一是中国仍然重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融资,二是中国更加注重平衡融资实效与风险防范。
周玉渊表示,通过增加人民币的使用,北京不仅可以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济和金融联系,还可以避免因美元升值而加重这些国家的债务负担。
他说:“希望通过市场化、商业化的原则,私营部门和企业能够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并从中受益。”他认为,这可能使项目更加多样化。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地缘经济专家阿里汗·萨楚说,在日益对抗的世界里,中国的愿景“具有建设性和影响力”。
萨楚说:“这些数字告诉我们,中国希望为自己的投资和受援国带来更大收益。”(编译/马丹)
10月19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真纳大学,巴基斯坦国家农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扎希德·马哈茂德(左)在中国-巴基斯坦小麦分子育种国际联合实验室内和学生交流。(新华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