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对于曾子杀猪的故事和“曾子杀猪”是出自哪个成语故事,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曾子杀猪的故事和“曾子杀猪”是出自哪个成语故事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曾子杀猪的故事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白话译文】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一边哭一边跟着她。他的母亲说:“你回去吧,等我回来时为你杀猪吃。”

等到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捉了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阻止他说:“我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你居然信以为真了。”

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小孩子年幼无知,经常是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好他了。”于是就真的杀了猪煮肉吃。

扩展资料:

《曾子杀猪》的启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子女将来的成长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有见识的家长在孩子面前处处以身作则,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曾子这样做完全是正确的,他用自己的行动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别看杀了一头猪,眼前利益受损,但从子女的长远利益看,大有好处。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今属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曾子·大孝》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认为人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天地之性为贵”(《孝经》)。《小戴礼记·礼运》中说:“人者五行之秀气也。”荀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人不是顺应自然,屈从于自然,而是能动的改造自然。“从天而倾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发现并重视人的作用,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曾子其他典故: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曾子杀猪

返回目录

“曾子杀猪”是出自哪个成语故事?

曾子杀猪是一则典故,并非出自成语故事,而是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六》。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
曾子的妻子上集市去,小儿子跟在后面哭泣。孩子母亲说:“你回去,等我回来给你杀个猪吃。”她去集市回来,曾子打算抓猪来杀。妻子阻止说:“不过是和小孩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可不是开玩笑的对象。小孩没什么才智,要靠父母作出样子才会跟着学,完全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了他,也就是教儿子学会骗人。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就不相信母亲了,这不是进行的方法。”于是就把猪杀掉煮了。

返回目录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支持。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