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您是否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全诗是什么和鸭子冬天在水里为什么不怕冷感到陌生?别担心,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全诗是什么和鸭子冬天在水里为什么不怕冷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全诗是什么?

全诗如下:

北宋苏轼《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释义: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2、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他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他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画外,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如果说惠崇的画是“画中有诗”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诗中有画”了。难怪它能作为一首人人喜爱的名诗而传诵至今!

3、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返回目录

鸭子冬天在水里为什么不怕冷?

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却依然有鸭子在湖面游动,满不在乎寻觅着食物。正因为如此,古人有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对此,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鸭子不怕寒冷?它的脚不怕冻吗?

在家禽中,鸭子是最耐寒的。曾有人做过一个低温实验,鸭子在-100摄氏度的低温中仍能正常生活。经过调查研究,科学家发现鸭子有着奇妙的适应构造和特殊的生理功能。首先,鸭子没有什么汗腺,皮肤中却有肥厚的脂肪层,而这正是理想的绝缘层。这样一来,它就有了天然的“保温设备”。

其次,鸭子遍体的羽毛也有很好的保温功能。在羽毛的保护下,挡住了外界冷气的侵入。鸭子还有一层保温性很好的贴身绒毛。绒羽像棉花一般松软,被人们视为防寒佳品,它的羽轴柔软,羽上的小枝纤弱,不结成羽片。鸭尾巴上的皮脂腺非常发达,能分泌出许多的油脂,也有助于鸭子防寒。羽毛上抹上这种油脂后,羽毛就非常干燥,而且不沾水、不变形。

再次,鸭子的体温比人类的体温高出4~5摄氏度,一般都有40摄氏度。鸭子的心脏和血管系统发育良好,血液中含有较多的红细胞,红细胞内有相当丰富的血红素。鸭子的血红素不容易与氧发生反应,因此细胞组织中的氧含量很少。这样就加强了呼吸、循环系统的机能。此外,鸭子呼吸很快,每分钟高达20余次,心跳更频繁,比人的心率快4倍,每分钟达250次。鸭子的新陈代谢旺盛,这使得它能够产生大量体热,从而保证了鸭子不怕寒冷。这样,即使是在严冬天,鸭子也不会觉得冷。

另外,科学家发现,许多禽类(例如鸭、雁、鹅等)的足部都有一套奇妙的动、静脉网。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在这种结构中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张网。当这张网中有温度较高的动脉血流过时,就发生了热交换一部分的热量从动脉血传到了静脉血,静脉血将这部分热量带回体内,它使鸭子的体温恒定,不致被低温冻伤。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鸭子形成了它特有的耐寒特性。人类将野鸭驯化成了家鸭,也就是现大的鸭子。由于饲养条件非常好,骨骼增重了,脂肪变厚了,羽毛也丰满了,鸭子也不再会飞翔,耐寒性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通过对鸭子的研究,许多原理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羽绒服、保暖内衣的发明等等。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