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者:枫桥鹤日期:1小时前

周武王把商朝王室微子启封在宋国的原因涉及到多方面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考量。以下是详细解释:

首先,需要了解周朝的“三恪制度”。这一制度是对前朝王室后代的尊重和优待,旨在维护新朝与旧朝之间的关系和谐,同时也有收买人心的政治意图。周武王在消灭商朝后,为了稳定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决定保留并礼待商朝王室的后代。因此,微子启作为商朝王室的重要成员,被周武王特别对待,封于宋国。

其次,宋国的地理位置对周武王而言具有特殊意义。它位于中原地区,是各路交通要道的枢纽,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将微子启封于此,既可以实现在地理位置上对这一区域的直接控制,又可以通过微子启的影响力和声望来安抚商朝的遗民,减少叛乱的可能性。

此外,微子启的个人威望和才能也是周武王考虑的重要因素。作为商朝王室的一员,微子启在当时社会具有很高的声望和影响力。他的政治才能和人格魅力对于周武王来说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将其封在宋国,可以进一步巩固周朝的统治地位。

综上所述,周武王把商朝王室微子启封在宋国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通过实施“三恪制度”,他试图缓和商、周之间的关系,减少政治冲突和矛盾。同时,利用宋国的地理位置和微子启的个人威望来稳定政局,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一举措对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体现了周武王的政治智慧和远见。

然而,关于这一事件的一千字左右的回答可能较为简略,建议查阅史料或咨询历史学者以获取更深入和详细的理解。

回答者:龙镇日期:2018年01月06日·作家 代表作《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

回到历史环境中,周原来只是商朝的一个诸侯国,力量远远不如商朝。周武王联合很多小诸侯国和部族(号称八百诸侯),一起反抗商纣王的暴政。双方实力的对比,其实还是很悬殊。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率领的诸侯联军,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打败了商纣王,主要原因不是联军强大,而是因为商纣王太不得人心。商朝统治阶级内部,对商纣王不满的大有人在,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便是其中一个。

商朝灭亡后,殷商贵族并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他们以宗法为纽带,同声同气,仍然是一股相当强大的政治力量。这也是周王室不得不对他们采取怀柔政策的主要原因。可以这样说,周朝建立之初,最主要的政治课题便是正确对待商朝遗民。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前功尽弃,一夜回到解放前。因此,周武王先是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为诸侯,统治原来商朝的王畿(商王的直领地);又派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辅佐”武庚,当然也就是监视他,史称“三监”。不料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武庚与管叔、蔡叔勾结,发动叛乱。摄政大臣周公旦花了三年时间,才将这场叛乱彻底平息。

三监之乱导致周朝对商朝遗民政策的改变:从原来的就地监督,变为分散管理。也就是将商朝贵族中的强宗(大家族)分给姬姓诸侯,由他们带回各自己的封国去安置。如周公旦的儿子伯禽被封为鲁侯,就带走了“殷民六族”;周武王的弟弟康叔被封为卫侯,得到了“殷民七族”;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被封到晋国,则分到了“怀姓九宗”。这样一来,商朝贵族基本被拆分了。但是,即便如此,他们的势力仍然很强大,在各自新的居住国,也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比如鲁国,一直保留了两社的传统——一个是周社,也就是周朝贵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另一个是亳社,亳是商朝的发祥地,曾为成汤(商朝第一任君主)的国都,亳社就是商朝遗民的宗社。所谓“两社之间”,便成为鲁国朝廷的代称,由此可见商朝遗民在鲁国的地位。

不难想像,周公旦为了安抚这些遗老遗少,是掉了不少头发的。最终的结论,是不能完全将商人的国家从地图上抹去。换而言之,还必须要封一个诸侯国来“代殷后,奉其祭祀”,这样才能让他们的人心稳定下来。于是,一直与周人保持了良好关系并且在商人中具有较高威望的微子启便派上用场了。周公旦以周成王之名,封微子启为宋公,建都商丘。这一片土地,是商朝早期主要统治的地区,也就是亳的所在地。商朝贵族的势力,在这里并不算太顽强。至于“宋”这个国名,乃是“商”的谐音。有人甚至认为,宋国最早就是叫商国,后来为了区别于商朝,才改称宋国。此说存疑,但也未尝不是一种合理的假设。

微子启是个聪明人,周朝的统治者对他很尊重,他则心甘情愿地维护周朝的大局。宋国建立后,商朝遗民的反叛,确实也销声匿迹了。周朝的统治,日趋稳定。可以这样说,将微子启分封在宋国,是周王室处理殷商遗民问题的最后一道工序。完事之后,天下也就算是太平了。

回答者:一老沈一日期:2021年07月26日·作家 代表作《激励、活力、凝聚力》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武王克商,又封其后人于宋,可以这样看——

第一, 西周实现了中国第一次“大一统”,周族贵族统治集团实行了一整套“治国方略”,上述举措是其中之一。

第二, 武王不仅封了殷人之后,还有其他族群之后,这是当时局面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第三, 尽管封殷人之后属于不得已,周天子仍然秉承的是“恩威并重”,武力镇压和移民才是最根本的保障手段。

关于武王克殷后封其后人,《史记.周本纪》《史记.乐书》《礼记.乐记》《吕氏春秋.慎大》等均有记载,不详赘述。

这一“招”,叫做“兴灭继絶”。孔子称之为“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论语.尧曰》)

“兴灭国”,即把被灭掉的国家“恢复”起来,比如周灭殷,就再立个宋,以安抚其遗民。

“继绝世”,是给已经断了香火的国家续上香火,使其后人能够不忘祖先。

“举逸民”,则是把被推翻前朝的“贤臣”“能人”请回来做官或者给以优渥待遇,听取其建议。
前面说到的那些史籍记载,周武王克商之后,封神农之后于焦;封黄帝之后于蓟(一曰祝);封唐尧之后于黎;封虞舜之后于陈;封夏禹之后于杞。

还有,就是封成汤之后于宋。

其他举措还包括,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式商荣之闾,等等。

武王,或曰西周贵族统治集团,采用上述“治国方略”,可以归纳为两方面原因。

首先,周灭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统领面积剧增,族群数量骤长,而前朝并未留下可借鉴的“治国模式”。

夏商周被称为“三代”,在此之前,应该还是部落或者部落联盟时期。

即便到了“夏”,大概依然如此,叫“协和万邦”,“万邦”就是一个个独立的族群或部落。

殷商是“方国”状态,大大小小无数“方国”,殷商是最强的一个,叫“大邑商”,居中而治。其他“方国”,严格来说,与殷商并无隶属关系,仅仅是因殷商强大而顺从之。这看看卜辞就知道,百多个“方国”,有的从来就“不服”,始终与“大邑商”作战;有的一阵子服从一阵子反叛,顺逆不定;还有不到半数的始终是“顺民”,包括“鬼方”在内。

西周立国,不可能从前朝学到现成的“治国方略”,只好自行另创。

其次,西周创立了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治国方略”,叫“封建亲戚”,“兴灭继絶”只不过是“封建亲戚”的补充。

西周的“封建亲戚”,就是通过分封周族姬姓子弟,另外再分封通婚的外姓,主要是姜姓,编织一整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大网”,实现周族贵族统治集团对全疆域的统治。

西周初,分封了五十五个姬姓子弟诸侯国,十六个外姓之“戚”的诸侯国,实现了与前朝完全不同的统治。

就西周整体来说,叫“敷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有土地,都归周天子所有。

七十一个诸侯国,还加上“兴灭继絶”的那些地方,都是周天子的“代理人”。他们有土地的管理权而无所有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经济上,各诸侯国所经营的“井田”,要按规定向天子缴纳所得。除此之外,周王室还制定了一整套详尽的“礼乐”制度,规范诸侯以致大夫、士卿的一言一行。

因此,宗法制度为西周制度之“里”,礼乐制度为西周制度之“表”,“表里如一”是西周大一统所建立的“治理模式”。

“兴灭继絶”,只不过是上述“治理模式”的补充。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西周初建,旧有部落和族群仍然是绕不过去的“坎儿”——国可灭,族尚在,这个现实不得不承认。

于是,西周贵族统治集团遂采用了“兴灭继絶”这样的办法。

这与西周在“外交”上,实行“柔远能迩”方略是一个道理。“柔远能迩”,就是怀柔远人,亲善紧邻。此方法影响深远,直到魏征奉敕撰写《九成宫醴泉铭》,还在不住口的歌颂唐太宗李世民“始以武功一天下,终以文德怀远人”,以致“迩安远肃”。

不过,和后世儒学颂扬西周“以德服人”所不同的是,武王一开始,就没对殷商后裔完全放心而失去警惕。

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武王克殷后,“兴灭继絶”,将殷纣之子武庚封在了殷商故地,但同时,又封亲弟弟管叔、蔡叔、康叔为“三监”,顾名思义,就是“监视”“监督”,防止殷民闹事。

果不其然,武王既丧,武庚挑动管叔、蔡叔,以反对周公因成王年幼摄政为名暴乱,史称“三监之乱”。

暴乱之初,武庚联络东(鄘)、奄、薄姑、徐戎、淮夷、熊(祝融)、盈(嬴)诸族反叛富国,声势浩大。

周公和召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三年东征,粉碎了叛乱。

《作雒》载,后来武庚北奔,管叔自杀,蔡叔被囚,征服熊盈之族十七国,俘维(淮夷之族)九邑。

《孟子.滕文公》则曰灭国五十。西境河汾之东的唐亦起事策应叛乱,被周公一击剪灭。

平叛之后羿年,周公大举“分迁”异族之民。

平乱中被俘的殷民被迁至洛邑九毕;分殷民六族给伯禽封于奄为鲁;分殷民七族给康叔封于沫邑为卫;分怀姓九宗给叔虞封于唐为晋;以殷遗民封殷微子于宋;另有殷遗民强迁至陕境荡社。原来的殷民,被分成了八个部分。

又迁奄、薄姑两族至江南;迁薄姑邻国丰至江北;原在潍水的淮夷迁至淮水流域;徐戎一部留鲁,一部迁至淮水流域;熊族迁丹水流域;盈族迁渭水西戎之地。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王室主导的族群大迁徙,与西周“封建亲戚”相配合,姬姓与通婚之族,均居于丰腴之地,而原来的殷商之族及与之关系密切之族,均被迁往落后偏僻之地。

徐中舒先生考证说,徐姓,在这次迁徙中,就到了淮水流域。

周公在平定“三监之乱”后,还进一步严格了宗法制度,确立君位必须传子,包括强化族内大宗小宗分野,等等。

其实在此之后,西周就再也不提“兴灭继絶”这件事了。


总之,千万别傻呵呵相信之后儒学美化西周“德治”那些话,看看古籍记载的周公平息“三监之乱”的战利品清单和杀敌数量,就知道一个朝代要想站住脚,不是靠嘴里说得漂亮能做到的。

回答者: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日期:2020年11月02日·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武王伐纣,周公东征。

两次战争,周人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不过,周公取胜后,未及班师,就让微子启统领殷商王族,并以宋地为他们的封国。

好不容易打垮了殷商,为何周公又要如此急切地给他们封地呢?

这,正是周公高瞻远瞩之处!

一道难题

商、周,及当时天下各族群,都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组织。

因此,各个族群之间的文化、习俗差异极大,周人不可能直接统治其他族群族人,只能依靠这些族群的族长实施治理。

殷商虽然败了,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但殷商贵族仍然对殷商遗民保持着统治,对当年臣服于商王朝的族群依然有极大的号召力。

相比之下,周虽然已成为天下共主,但他对殷商遗民,及跟随殷商的其他族群依然缺乏实际统治能力。

周武王为了安抚人心,让纣王的儿子武庚继续统治殷商故地,只是让自己的三个弟弟加以监督。

可是,周武王死后,武庚与“三监”一起作乱。

这说明:一旦周统治出现松动,强大的殷商残余力量将随时威胁周的统治。

周公东征,平定了叛乱。

不过,周公大军回师后,这些遗民、部族是否会甘心受周的统治,仍是未知数。

如何处置殷商遗民,对周人来说,仍是一道关乎生死存亡的问题。

分封殷商王族于宋,一箭双雕

周公急切地将殷商遗民于宋,正是一招破局的妙棋。

1、安抚人心。

尽管连遭打击,但是,殷商遗民依然人口众多,族群复杂。与叛乱有关系的部族也非常多。

地盘太大,人口太多,部族关系太复杂,周人一时间难以全面、系统地做出安排。

周公先将殷商王族分封于宋,正是给天下一颗定心丸:连殷商王族都能得到封地,继续祭祀祖先,何况其他部族呢?

2、规范殷商王族后裔权限。

武王伐纣后,对殷商的势力仍然得到了较完整的保留,殷商王族后裔对殷商遗民、当年的附属部族依然有合法的影响力。

周公分封殷商王族于宋,就是将殷商王族后裔的影响范围做了明确规定。

殷商王族后裔的合法统治范围从此被局限于宋,他对其余的殷商遗民、当年的富庶部族,不再具有合法的管理权限。

系统化建设,基本解决殷商遗民问题

周公回师后,周人经过周密部署,基本解决了殷商遗民问题。

1、分化殷商遗民。

最难搞的殷商顽民,被迁徙到了成周,由周人直接监视、管理。

其余殷商遗民,被封给了其他诸侯。

鲁获得了殷商遗民六族,卫获得殷商遗民七族,燕国也统领了较多的殷商遗民。

如此,殷商遗民的人口被“分而治之”,难以以整体反抗周人的统治。

2、监视殷商贵族。

周人对殷商贵族的处置非常细致。

留居在王畿的殷商贵族,散落在周贵族的采邑之间。

被分封为诸侯的殷商贵族,又被包围于周族同姓国之中。

比如:宋国西是应、蔡,东是曹、滕,北是卫,南是陈,完全被周人包围、监视。

3、融合。

从考古发掘来看:殷商贵族在各诸侯中依然享有很强的特权,许多殷商贵族受到了诸侯,甚至周王的重用。

如此,殷商贵族被吸收到西周的统治集团,帮助周治理遗民。

总的来说,周公分封微子于宋,是高瞻远瞩之举。

从此开始,周人以镇压与安抚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殷商遗民的问题,为西周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答者:鬼影问道化真身日期:2018年01月06日

华夏尊天道而循大德,治天下靠的是仁义礼智信!仁者不断人传承和血脉,将殷商王室封于宋,正是为了让殷商先祖得到祭祀,家族血脉和礼仪得到传承。这符合华夏民族的价值观!今天的中国也尊重各民族的文字丶语言、文化、习俗的传承,并且还有这方面的国家财政拨款,也正是源于从古义至今,一脉相承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