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对于为群众干实事的作文和眉山市仁寿县有哪些名人,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为群众干实事的作文和眉山市仁寿县有哪些名人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为群众干实事的作文
随着推动加快发展、建设幸福资阳的铿锵脚步,秉承着“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的理念,资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始终坚持民生的根本取向,把群众利益高高举过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共享幸福资阳建设成果,交出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把大写的“民生”镌刻在了资阳大地上,留在了老百姓的心坎里。民生连着民心。资阳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生动实践,深刻诠释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认真践行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力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温暖了民心,凝聚了民气,激发了民力。
如今,资阳人民正以“幸福资阳”感到骄傲和自豪。
筚路蓝缕,成就喜人。
盘点近年来资阳改善民生的心路历程,一幅壮美而温馨的民生画卷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
扶贫解困行动——为了30多万农村贫困乡亲
初夏的阳光,照进禹兴付红砖黑瓦的新房,打在了老人沧桑而安详的脸上;老伴蒋祖群照看着两个打闹嬉戏的孙子,心中充满甜蜜……好一幅农家和睦融融图。
年届耄耋的禹兴付是雁江区清水乡鲤鱼村特困户,失明多年;老伴蒋祖群70岁,腿有残疾;儿子患脑癌去世,智障儿媳丢下两个不满3岁的孩子独自离开了家,两位老人与两个年幼的孙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2009年5月23日,履新刚刚一个多月的资阳市委书记李佳,在得知禹家境况后,立即前往看望慰问。在破烂的草房前,她紧紧拉住老人的手,满含热泪动情地说:“老人家,你们辛苦了,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你们的!”掷地有声,情动田野,对禹家的帮扶迅速展开,立竿见影:6月20日,新房子落成;7月9日,禹家老小乔迁新居,相关部门还送来了卧具、衣柜、两头猪仔和饲料等;随后两位老人办上了低保,两个小孙子作为特殊对象被纳入了农村五保。
以解决禹兴付家庭困难为契机,资阳市、区、乡三级联动,对整个鲤鱼村实施整体扶贫解困,短短两个月时间,鲤鱼村面貌焕然一新,900多名村民喜上眉梢……
在资阳农村,感受到这种新变化的,不仅仅是禹兴付一家,也不仅仅是鲤鱼村。
面对97个贫困村、38.5万农村贫困人口的严峻现实,顺应他们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殷殷期盼,资阳市委、市政府站在大力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着手,把农村扶贫解困工作提上了重要日程,借鉴与完善鲤鱼村的帮扶模式,以联村、部门帮村、干部驻村“三村扶贫行动”为载体,迅速启动实施农村扶贫解困行动计划,力争用两年时间,使全市97个扶贫新村的贫困人口实现生活水平、生产条件、居家出行、健康状况、致富能力“五个明显改观”。
2009年8月21日,以全市2009—2010年农村扶贫解困行动计划实施动员大会召开为标志,以97个贫困村为重点,资阳拉开了农村扶贫攻坚的序幕,正式向农村贫困宣战。
37名市级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每位市级干部带头联系两个以上贫困村,全市97个扶贫村均有市级挂点帮扶。“三村扶贫行动”开展以来,李佳多次深入简阳市石盘镇卫星村和方家林村调研指导,与当地群众一起共商脱贫致富办法,指导扶贫项目规划建设,帮助协调解决扶贫项目建设资金缺口问题;其他市级也纷纷深入所联系的扶贫村,帮助搞好扶贫规划,带去技术信息,协调资金项目,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70余个市级帮扶部门和97名驻村干部迅速深系村开展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明确而具体:不完成帮扶目标任务绝不脱钩!
2010年3月全省“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启动后,进一步拓展联系范围、联系对象、联系内容,全市780余名市县级干部、350余个市县级部门、6400余名科级以下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活动,掀起了扶贫解困的新。各级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主动深入农村,给项目、给资金、给技术;驻村干部与村民朝夕相处、同甘共苦,为群众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有力推动了扶贫村的发展……
2012年5月11日,资阳市委召开全市“农村扶贫解困”暨新一轮“三村扶贫行动”工作会议,新选派173名机关优秀干部到重点扶贫村开展蹲驻帮扶工作。以此为起点,全市所有机关党员干部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方式,直接联系帮扶困难群众,农村扶贫解困行动向纵深推进。
截至2011年底,资阳市共投入扶贫帮扶资金4.31亿元,扶贫新村建设顺利推进,落后面貌明显改善,5万多农村低收入人口告别了贫困,“五个明显改观”的目标初步实现。
重大民生工程——让民生福祉“落地生根”
初夏的夜晚,凉风习习,华灯初上,雁城九曲河畔台阳路市民休闲长廊好不热闹。跳舞爱好者伴随声翩翩起舞,健身爱好者踏着节拍跳着健身舞蹈,老人们在这里悠闲地漫步……自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示范段、九曲河广场和台阳路休闲长廊投入使用以来,这里成了市民们休闲的好去处。
家住皇龙小区的张女士深有感触:“我做梦都没想到两年前还破烂不堪的地方会建成今天这样漂亮的长廊,现在,我出了家门就有地方跳舞了。”
一条河流的治理,带来了一座城市的嬗变。这就是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
九曲河是资阳人民的母亲河。她曾经是美丽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九曲河沿岸已变得“脏、乱、差、臭”,严重影响到市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到城市功能发挥和资阳对外形象,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整治九曲河,还母亲河一泓清水,还资阳一片蓝天,成为数十万资阳市民的最大期盼。
情系民生,闻讯而动。2009年5月27日,市委书记李佳,时任、现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勤宏,市政协主席罗雪松,时任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郭云放等专门深入资阳城区九曲河进行调研。李佳强调,要从老百姓最关注、最现实、最紧迫的事情做起,坚定推进九曲河整治,改善百姓人居环境。
6月15日,中共资阳市委二届十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实施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决定》,提出用两年半左右时间,通过对九曲河城区段河道和沿河两岸的综合整治,使九曲河成为“水清、路畅、岸绿、景美”的景观带,全面提升资阳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6月18日,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誓师动员大会及开工典礼隆重举行,总投资约13.3亿元的资阳建市以来最大的民生工程正式开始实施。
市民奔走相告,网友好评如潮,社会各界纷纷捐款、建言献策、踊跃参与……
此时,距离李佳就任资阳市委书记只有两个月时间。权威人士指出,如此迅速的行动,如此雷厉风行的作风,折射出的是资阳市委、市政府认真倾听群众呼声,顺应人民群众迫切期待,着力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民生情怀。
如今,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实现了“水清、路畅、岸绿、景美”的目标,资阳城区旧貌换新颜……
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为资阳改善民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仅仅是九曲河。
另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于2012年5月12日正式开工建设,川中旱区数百万群众近半个世纪的夙愿终于实现。
长期以来,川中老旱区433万群众(其中资阳旱区人口达366万之众)盼水、望水、等水、找水,饱尝缺水之苦、用水之难。自1971年毗河供水工程正式列入四川省《岷江水利初步规划》以来,整整四十年,旱区人民盼“毗河”、想“毗河”,望穿秋水;整整四十年,各级换了一茬又一茬,一直都在为之不懈努力。
2009年,资阳市委、市政府把毗河供水工程立项上马作为当前解决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之一、列为“一号工程”,成立了高规格的工程推进小组。李佳明确提出:“促成毗河供水工程上马,解决旱区老百姓盼了几十年的吃水问题,是我们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资阳市委、市政府主要全力以赴、超常付出、积极推动。三年来,市委书记李佳亲自带队进京汇报争取的次数就达18次,至于到省城汇报,更是难计其数……
就这样,在资阳市的强力争取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和大力支持下,在有关部委和省级相关部门的配合帮助下,在成都、资阳、遂宁三地联动下,停滞了多年的毗河供水工程立项建设工作再启动,经过无数次的艰辛努力,经过专家对工程项目建议书的预评估、现场评估,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发改委批复等多个环节,终于2012年5月,发改委同意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旱区人民饱受干旱缺水之苦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与此同时,老鹰水库枢纽除险加固及防空洞工程也全面完成,有效解决了资阳城区数十万市民的饮用水问题;旨在把河流带回城市,彻底改变资阳城区的水环境,打造资阳城市“水在城中游,城在水中立”宜居宜业美景的资阳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全国一流、西部首创、四川典范”为目标,集物资仓储、救助救济、应急避险、养老休闲于一体的民生家园——资阳市民政福利创新园等一大批重大民生工程,也在同步加紧实施……
在这里,以实施一批重大民生工程为突破口,扎扎实实推动民生福祉“落地生根”,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成为资阳着力改善民生探索出的一条有效路径。
九大民生行动——分好“蛋糕”惠民生
雁江区丰裕镇二郎村五组年逾七旬的罗素芳老人,2011年11月体检时被查出患有直肠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罹患大病可是件天大的事,光费用就可能把家庭压垮。但罗素芳老人并不为此担忧。她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康复出院,共花去费3万余元,报销了一半多,自己负担了一部分。她说:“我参加了新农合,每年只要缴30块钱,看病住院都能够报销,多好啊!要是没得这个政策,你医得起呀,还不得等死呢。”
民生为重、民生为先。在这里,资阳始终坚持把维护全市发展的整体利益与实现广大群众的具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在推动加快发展的同时大力改善民生,在全力“做大蛋糕”的同时精心“分好蛋糕”,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共享幸福资阳的阳光雨露。
于是,看病是否便宜、入学是否容易、出行是否方便、就业是否顺利、住房是否有保障、是否安居乐业等等,维护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切身利益,成为资阳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着力重点。
于是,以就业促进、扶贫解困、助学、社会保障、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体育为主的“九大民生行动”,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实施,成果丰硕: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覆盖面不断扩大。近三年来,资阳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就业6.62万人;至2011年底,城镇居民保险覆盖人数达到44.69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人数达到128.815万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城乡救助水平大幅提高,城乡低保对象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近三年来,资阳市建设保障性住房8729套、棚户区改造14063户、新建沼气池6万口,58.4万人喝上了干净、清洁的饮用水,5万多低收入群众告别了贫困生活,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和城乡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极大改善。
——交通基础条件大为改观,群众出行更加方便。近三年来,资阳市在建高速公路336公里,通乡油路(水泥路)新增301.1公里,通村公路新增3315.1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了13900公里;全市171个乡镇提前三年实现百分之百公路“硬化到乡”,2815个行政村提前两年实现百分之百公路“村村通”。交通条件的改善,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为农民增收致富注入了强劲动力。
——卫生、计生事业蓬勃发展,“看病难,看病贵”有效缓解。近三年来,资阳市改扩建机构270个,机构总数达到4912个,总床位达到15067张;改扩建乡镇卫生院86所,完成了全市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9个乡镇卫生院、4079个村卫生室的基础设备配置,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制度实现全覆盖,参合农民达到409.35万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个,覆盖人口62.12万人。人口与计生工作健康发展,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
——助学全面推进,事业加速发展。资阳市义务“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近三年来,全市共免除125万余名学生学杂费6.28亿元,向118.9万名学生免费提供1.15亿元的教科书,向14.6万名寄宿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补助1.34亿元,全市普通高中发放助学金额3826万元,中等职业学校发放助学金额5517万元;职业改革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中职在校生人数由2009年的4.6万人增加到5.1万人。
——体育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群众生活进一步丰富。近三年来,资阳市新建村级农家书屋2000余个,免费开放各类场馆80万人次以上,广播电视村通率达到100%,社通率达到100%,在120个村安装了体育健身工程,安装全民健身路径56个点;实现了全市行政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公益电影。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化平安资阳建设。严厉打击各类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在全省创新推出了“赔付制”保安、专职治安巡逻队建设、农村“四方合作”工程等治安防控机制,城乡一体化防控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扎实开展省、市、县三级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重点青少年群体、“两新组织”、信息网络等服务管理,全市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健全和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目标,资阳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积极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深入开展依法治理活动,公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水平显著提高,资阳被评为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市。
在一项项民生行动实施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财政投入作为支撑。在这方面,资阳毫不吝啬,从来就是“大手笔”。近三年来,资阳市通过建立和完善以民生为导向的公共财政投入体系,共投入民生资金210亿元(其中用于“九大民生行动”的投入就达114.42亿元),2011年民生投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66.2%,2012年财政的民生投入将突破100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7.2%。巨量的财政投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到了实处。
九大民生行动的推进,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全方位改善,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最好的注脚。
不变的民生情怀——为老百姓做事最幸福
一封署名“李佳阿姨”的信件交到了胡燕桃手上。信中鼓励她“要坚强面对人生,勇敢战胜病魔”。病榻上的女孩热泪盈眶,激动不已,绝境中看到了生的希望……
写信的“李佳阿姨”是资阳市委书记李佳,女孩则是资阳籍女大学生胡燕桃。一场突如其来的病魔,把市委书记与女大学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2010年12月30日,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的资阳籍女大学生胡燕桃,被确诊患上急性淋巴白血病,几十万元高昂的费使这个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陷入了绝境。李佳得知此事后,高度重视,迅速作出批示,并带头捐款。一场“拯救白血病女孩”的爱心接力随即展开,短时间内社会各界捐款就达40余万元,胡燕桃得到了及时救治。她激动地说:“一定把李佳阿姨和社会各界的爱心转化为动力,坚决与病魔抗争,争取早日康复,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倾听民间疾苦声,一枝一叶总关情。
李佳常讲:“对困难的群众,要看见一个帮助一个;对群众的困难,要知道一件解决一件。我们帮老百姓做一件事,可能就会帮他们翻过一道人生的坎。”
其言殷殷,其意切切,民生情怀感人至深。
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准确把握民生脉动,才能更好贴近民心,改善民生。于是,党委、政府与群众零距离互动的网络交流平台建立起来,“我有话对市(县)委书记、市(县)长说”、“书记、信箱”、“民声回音壁”等,在资阳各大网站开设,并建立起群众意见办理和回复机制,受到热捧。广大网民踊跃发帖、积极跟帖,说意见、提建议、吐心声、谈诉求、寄希望;各级关注网帖,从中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掌握诉求;相关职能部门回应迅速,态度诚恳,内容具体而实在。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就办理网民来信和留言3827件,回复率达98%。
如今,网络平台成为了资阳加快发展的“助推器”、促进社会和谐的“减压阀”、干群互动的“连心桥”。
“共性靠政策、个性讲感情。”面对多种多样的民生诉求,资阳市始终坚持用不同质的办法解决不同质的问题,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简阳三岔湖养鱼网箱的成功取缔,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三岔湖波光粼粼、风景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资阳市委、市政府着意将其打造成为世界级山地湖泊型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但网箱养鱼成了一只“拦路虎”。多年来,宽阔的湖面上密布着10985个养鱼网箱,888户渔民、4000余人长期以此为生,但却严重污染了水体,影响到旅游开发,取缔网箱养鱼势在必行。
群众的生计大于天。按照“既要搞开发,又要维护群众利益”的思路,在多方听取意见、深入了解渔民诉求、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经过“先做做民意调查、看老百姓答应不答应,开展风险评估、看事情干不干得,方案具体公开听证、看事情怎么干”科学严谨、细致入微、丝丝入扣的“三道关”,三岔湖10985个养鱼网箱终于和谐取缔,4000余人的生活得到妥善解决,实现了群众生计与旅游开发有机统一,为推动三岔湖高水平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
事例多多,不胜枚举。
这一桩桩、一件件,如春风化雨,滋润着群众的心田——
“作为资阳人,我们感到幸福和温暖!”这是广大群众的共同感受。
同样感到幸福的还有资阳市委书记李佳和她带领的一班人。
她在《为老百姓做事最幸福》的署名文章中,深情地写道:“……当看到雁江区清水乡鲤鱼村特困群众禹兴付搬进新家,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时,我们感到这是一种心怀群众、真情为民的幸福;当看到身患白血病的乐至县大学生胡燕桃在绝望中又见希望,年轻的生命得到有效救治时,我们感到这是一种奉献爱心、传递真情的幸福;当看到九曲河畔面貌日新月异、‘三村扶贫行动’催生农村新变化,广大老百姓受益称好时,我们感到这是一种情系民生、造福百姓的幸福……”
“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两种幸福的感受在这里融合,淋漓尽致展现了资阳改善民生的不懈努力,把“民生的事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事无小事”的理念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幸福资阳建设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楼主采纳,谢谢。
眉山市仁寿县有哪些名人?
介绍三位从四川眉山市仁寿县走出来的名人,他们是:杨汝岱(1926年12月—2018年2月24日),四川眉山市仁寿人。1950年1月参加工作,195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四川省乐山地委书记、乐山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四川省革委会副主任、四川省副,四川省委常委、省委书记处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省委常务书记。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委书记。
黄汲清(1904.3.30-1995.3.22),四川眉山市仁寿人,构造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和石油地质学家。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8年当选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常务委员。1980年被授予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称号;并被瑞士联帮理工学院授予荣誉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潘文华(1886年10月16日—1950),四川眉山市仁寿县人,民国二级陆军上将。川军甫系的武德励进会第二任会长,历任川军教导师师长兼重庆、第7战区23军军长、28集团军总司令兼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1949年12月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常务委员。
仁寿县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偏南,现隶属眉山市,居中国第六大县,是四川省第一大县.。建县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89年),面积2606平方公里,人口162万。
九州大地油气流,斯人虽去,风范长留人间。从古至今仁寿县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名人大家,以下是我按照历史时间先后顺序的名人整理。
孙光宪(900—967),字孟文,号葆光子,家世务农。陵州贵平(今仁寿县)人。后唐时为陵州判官,有政誉。光宪自幼好学,博通经史,著述甚多。所著有《荆台笔佣》、《桔斋》、《巩潮》及《蚕书》二卷。代表作:《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龙昌期,生于宋太祖开宝四年辛未岁(971)昌期字起之,号竹轩,北宋陵井监(今仁寿)人。四川地区的一位博学奇才、创解经书的著名学者、思想家,世称武陵先生或君平先生,一生研读经书、讲学、博览群籍。
程遇孙,字叔达,仁寿人也。累官太常寺丞、潼川漕使。少年雄于文,已而折节为南轩之学。范文叔居二江,所谓九先生者,先生其一也。先生有兄壬孙,官至雅州签判,亦躬行君子,与先生最友爱。及卒于官,贻书以玉环为诀。先生每见玉环,则呜咽流涕,其至性如此。
韩驹(10801135),字子苍,蜀仙井监(今四川仁寿)人。早年从苏辙学。徽宗政和初以献赋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旋因曾为苏氏学,谪监蒲城市易务,迁知分宁县。召为著作郎。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擢权直学士院。钦宗靖康元年(1126),由知应天府移知黄州,寻又因苏氏学提举江州太平观。高宗即位,知江州。绍兴五年卒於抚州,年五十六(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四)。苏辙称其诗如储光羲,吕本中亦引之入江西诗派。有《陵阳集》四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韩驹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萧山王氏十万卷楼旧藏抄本(简称王本,今藏南京图书馆),清宣统二年沈曾植仿宋刊本(简称沈本)。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何栗(1088—1127),字文缜,宋哲宗元祐三年生于仙井监(今仁寿)瑞云山,何栗于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第一,历任校书郎,提举京畿学事,主簿员外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讲。死后追赠为观文殿大学士。
虞允文(1110—1174),字彬甫,南宁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仁寿县藕塘湾(今藕塘乡)人,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史称“六岁育《九经》,七岁能属文”。少时就读于县城瑞竹园,绍兴二十四(1154)年考中进士,先后作彭州通判,黎州、渠州知州,均有显著政绩。161年在采石矶率一万八千将士,击败六十万金军,创造了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地多的奇迹。第二年,由秘书丞转至礼部郎,再调为中书舍人,参与国政。1961年11月6日,当毛泽东同志读到《二十四史·宋史》中记叙虞允文在民族危难当头,毅然率兵抵御外侵,最终以少胜多,取得采石矶大捷时,欣然提笔旁批“伟哉虞公,千古一人”,可见对其推崇之意。
虞集,宋度宗咸淳八年——元顺帝至正八年(1272—1348),字伯生,仁寿人,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历官国子司业、秘书少监、奎章阁侍书学士、参知政事、封仁寿郡公。史称其“平生为文万篇,稿存者十二、三”。早岁曾辟二室,弟盘左室书陶渊明诗于壁,题曰:“陶庵”,虞集的右室书邵尧夫诗,题曰“邵庵”,故世称“邵庵先生”,兼工篆隶。《书史会要》称集“真、行、草、篆皆有法度,古隶为当代第一。”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说:康里子山评虞书“雄剑倚天,长桥架海”、“莺雏出巢,神采可爱。”李东阳云:“书家者流所谓人品高、师法古者,伯生殆兼而有之。”传世书迹甚多,有《垂虹桥记》、《不及入阁帖》、《奉记都运帖》、《书王氏草韵后》、《书儗岘台记》、《答翼之诗卷》、《与总管札》、《集欧辽碑》、《杂诗卷》、《诗翰》、《长洲县宣圣学记》等。兼精书论,著有《论草书》、《论隶书》、《论书》等。《元史》卷一百八十一有传。
何卓,四川仁寿人,政和状元,曾多次上书揭露权臣王黼结党营私,专权误国,并最终以15条罪状参倒王黼及其同党胡松年、胡益等。金兵长驱直入中原时,他坚决反对割地求和,力主抗敌,并以尚书右仆射(负责处理行政事务的尚书官)兼中书侍郎的身份取代唐恪为相,组织京师保卫战。京师陷落后,他与徽、钦二帝被掳往金营。被押往金国后,绝食而死。
潘文华(1886—1950),字仲三,仁寿县文宫场人,生于光绪十二年报(1886)。18岁当二等兵,次年升上等兵,被推荐参加国术比赛,表演精彩,人称“潘鹞子”,提升为弁目队助教。1908年入成都陆军速成学堂学习,毕业后被任为见习排长。1910年随新军入藏平叛,回川后任川军连长,继升营长、团长、旅长。1920年,刘湘军用困乏,潘以两万银元支援,自此刘潘紧密结合,刘委潘为川军第四师师长,后任重庆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潘文华奉命出川抗日,潘文华回川调为第二十八集团军司令、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进军四川,潘文华会同刘文辉、邓锡侯在彭县宣布起义,促成川西迅速解放。在数十年的戎马生涯中,潘文华曾多次捐款赈数本县灾荒.在重庆期间,曾指定自己开办的“补益大药房”免费为仁寿提供防疫,发散各乡。强拉壮丁,他曾出假条据抵任务,减轻仁寿应征兵员数额。仁寿县国民兵团成立,为发展地方武装,潘文华与唐式遵合送步枪200支、了弹10000发。1937年,派3上连的兵力修筑仁寿县城至借田铺的公路,全长四十余公里,先后捐次银元11万元。潘又在文宫乡创办私立“文华中学”,为家乡培养人才。解放后,潘文华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0年11月16日在成都病逝,终年64岁。
唐式遵(1883-1950),字子晋,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四川省仁寿县人,抗日名将,曾任川军刘湘部队第二十一军军长,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国。面对“国破山河在”的民族生死存亡危局,唐式遵率部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自作诗云:“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毛泽东同志曾对他以客观评价,说他在抗战期间,“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1937年冬天布防江南一带,一度统兵驻扎九华山。据《九华山志》:唐式遵于1942年8月间住宿祗园禅寺内。为激发全体将士和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毅然出资派人携刻“固我山河”这一口号。
石鲁(1919年至1982年),四川仁寿人。原姓冯,名亚衍,因崇拜石涛和鲁迅,改名石鲁。1934年入成都东方美专研习中国画,1940年赴延安,入陕北公学。上世纪40年代,创作了大批反映人民战争的版画、年画、连环画等。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转入中国画的探索与创新。其力作《古长城内外》、《转战陕北》、《延河饮马》、《东方欲晓》等,在画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肖瑞华(1946.7-2003.10.24)四川仁寿人。197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8月西安矿业学院毕业,在青海省西宁铁厂、西宁市重工业局、西宁市经委工作。1983年任西宁市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5年任西宁市委经济工作部部长。1986年任西宁市委常委、市委经济工作部部长、市委秘书长。1989年任西宁市委副书记。1994年任海西州委书记。2000年11月任青海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中共15、16大代表。2003年10月24日在北京逝世。
黄汲清(1904-1995),曾用名黄德淦,著名构造地质学家、地层学家、石油地质学家。四川仁寿人,1904年3月30日生。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于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并获学士学位,1932年赴瑞士留学,先在伯尔尼大学,后转入浓霞台大学学习,1935年获博士学位。1936年春回国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主任,次年任所长,1940年任简任技正,1946年在北平编辑丁文江遗作,1947年回中央地质调查所主编中国地质图,同时兼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教授。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起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及西南地质调查所所长,地质部西南地质局,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常委,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兼大地构造室主任。1958年任地质科学研究院(今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1955年6月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后为地学部)学部委员,并当选为常委,后被选为地学部常委、副主任。冯健吴字太虞,又字游,四川省仁寿县人。师承王个符、潘天寿、褚乐三诸家,创办东方美专,长期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精书、画、篆刻,诗词。
杨汝岱,男,汉族,1926年12月生,四川仁寿人。195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月参加工作,相当高中。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四、十五大代表,第四、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现亦为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
许岚,著名诗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四川省西充县人,今仁寿县人。代表作有《流浪南方》《一根针,走失了》《长江之水》《磨》《月来了》等。
陈文清,男,汉族,1960年1月生,四川仁寿人,1983年3月入党,1984年7月参加工作,西南政法大学(原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法律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现任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
汪俊林,男,1967年出生,担任宝光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郎酒集团董事长、郎酒销售公司总经理,四川大型国企长工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泸州老窖股份公司董事,泸州市投资公司副董事长等多种职衔。
陈万仞,生于1888年,字鸣谦,四川仁寿县人,毕业于四川武备学堂,之后曾在日本考察军事,并在日加入同盟会。因战功显着,升任第二十一军军长,第二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
向传义(1886--1955)中将。字育仁,四川仁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肄业、日本法政学校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49年拒赴台湾,在成都迎接解放。
傅秉勋(1906—1952),原名天杰,四川仁寿人,佃农家庭出身。陆军少将,中央军校第五期步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二期毕业,川军将领。后因兵败自杀,被民党当局追赠为中将。
李佳,女,汉族,1966年1月出生(43岁),四川仁寿人,198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中共四川省资阳市委书记、资阳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共、十八大代表,中国妇女九大、十大、十一大代表,全国妇联第十届、十一届执委,九届、十届省省委委员,十一届省人大常委,省妇联第十届、十一届常委,市二届人大代表,市三次党代会代表,市二、三届人大代表。
王守明,现代营销管理学者,MBA研究生,职业经理人,策划人,6PS定论理论提出者。1974年出生于四川仁寿县中岗乡,曾用名:王建明,毕业后在广东工作,擅长于现代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曾任中德合资德纳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2000年主案策划山东鹏洋科技CIS策划;2001年主案黄川摩托战略策划。期间著有《现代企业战略与管理》;02年后定居于上海。致力于中国产业发展规划研究。98年—2000任职德纳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期间著有《现代企业战略与管理》;2000年-2002年任职广州天硕企业策划公司策划总监著有《小型企业策略与执行》;2003年提出现代企业6PS定位。2010年策划执行中国画长卷《神州颂》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览会联合国信息发展网观展览。2010年3月与著名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紫砂壶名家范伟群先生合作名壶--神州颂世博2010年6月与著名根雕江道荣合作根雕《孔子》、《君临山野》参展2010上海世博会国际信息发展网馆2楼-世界艺术长廊。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