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苏没有机会起兵。
秦皇汉武作为绝世猛男,他们的接班人都是死于自杀。
太子刘据因为巫蛊案被汉武帝怀疑,刘据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选择起兵清君侧,奋力一搏,后来兵败,选择了保持皇族的尊严,选择了自裁。
而作为一个皇长子,别秦始皇寄予厚望的公子扶苏,带领百战之兵的30万将士的继承人,会因为是个儒家学士,因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原因选择自裁,这以前我看到这个情节,就表示非常不理解。多年以来,慢慢的思考,发现这种说法只是,后世儒家的自嗨。并非事实本身。
总结了以下几点猜测,向大家报告下。
首先,秦始皇没有放弃扶苏,反而是重点培养这个继承人。
1:因为反对坑杀方士,嬴政把扶苏发配到北方边疆,督军30万边疆大秦锐士。这个也能算是流放吗?这个明显是给孩子准备一份丰厚的军事方面的旅历。
另外还给扶苏一个交好嬴政非常信任的边疆大将蒙恬将军,变相的把蒙家这个军功家族送给扶苏。
从这两点可以明显的看出来,这个是大力培养啊。
2:嬴政在死前下的招书是让公子扶苏回咸阳扶灵。明显是想传位给他。当时高力士和丞相李斯的反应就非常明显的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公子扶苏根本不是一个懦弱的人。
他被发配边疆的原因就是:嬴政坑杀方士,所以的大臣噤若寒蝉,这个时候只有扶苏站出来提出反对意见。这样的一个人,有绝对的武勇。不可能因为畏惧,而不敢起兵。
再反过来说,死都敢,还不敢起兵吗?!
所以说,扶苏公子基本没有几乎起兵。联想到了秦王朝采用的是法家制度,那么当时赵高和李斯两个人联合过来的时候,以有准备对付无准备的状态下,第一时间已经下了兵权了。
当时蒙恬就是很好的例证,蒙恬没有自杀,选择等待机会,作为统兵大将,他被押送走了,在半路被害。那么如果扶苏也选择去论证,也基本是这个结果。自裁是比较体面的选择。
当时扶苏看到招书,其实第一时间已经明白过来了,嬴政已经死了,他明白了,所以知道已经没有机会了,回天乏力了。如果嬴政还活着,他自然机会多多,可以让他们带回去,显然嬴政已经升天了,代表着扶苏已经没有机会了。
所以不是扶苏是儒家信徒,因为一份招书,选择自裁。
准确的回答可能是:非不愿,只是不能耳。
众所周知,秦始皇死后,赵高假借秦始皇手谕逼迫扶苏自杀,扶苏明知是个坑,却不听蒙恬之言而自杀,却让整个秦王朝留下了遗憾,如果素有贤德之名的扶苏不自杀,那么秦王朝的历史轨迹又将何去何从呢?
扶苏
首先,如果扶苏不死,那么扶苏和胡亥兄弟俩的兵戎相见是少不了的,那么战况会如何演变呢?扶苏倚仗的无疑是蒙恬和他手下那三十万身经百战的老兵,这点可不是秦地的守卫部队和章邯指挥的奴隶部队能够比拟的,当然蒙家军也有着弱点,那就是后勤补给,胡亥方除了后勤补给有优势,还有一个优势是地利。所以单从军事角度而言,如果扶苏不能在短时间内拿下秦地,那后果会很被动。当然,很多时候打仗并不是单靠军事实力,还要考虑到天下大势和人心所向。相信在秦地的大多数人无论是官还是民,都会打心眼里支持扶苏,这样,扶苏就可以所向披靡,拿下秦地。
蒙恬
第二,扶苏和胡亥一旦干起架来,那么被秦朝征服的六国贵族必然闻风而动,事实上,他们就是动了,什么赵王、魏王、楚王等等几乎在一个晚上冒了出来。这样基本上就回到了七雄争霸的时代。唯一不同的是,这些诸侯王会发了狂一样扑向秦国。毕竟,无论是谁被压迫久了都会要咬牙切齿报仇雪恨,何况,他们明白,如果不对秦下手,待秦缓过气来,倒霉的就是他们
那么如果扶苏集团和群雄对撕,结局会如何呢?这其中就充满太多不确定因素了,就军队素质而言,秦军肯定赛过六国那群乌合之众,就将才而言,蒙恬和项羽之间也是起鼓相当(请忽略韩信存在)。不过六国在人力,物力等综合实力上占优。所以,两者交战,很大概率上是两败俱伤,谁也吃不了谁。何况,各路诸侯之间心怀鬼胎,要想拿下众志成城的秦地,实在太难,这点从战国时代多次合纵伐秦的结局可以看出。
函谷关
第三,刘邦没有用武之地。秦地无论是扶苏主政还是胡亥主政,项羽是肯定有用武之地的,而刘邦呢!那就未必。所有人都知道是项羽在巨鹿战场上打败了秦军主力,刘邦才可以趁虚而入进入秦地,要是没有这个先前条件,凭刘邦的才能和他手下例如樊哙,曹参等货色,只能给秦军塞牙缝,更别说汉中王,他最多只能做个楚地或者吴地的郡守之类。
刘邦
第四,如果时局重新进入七雄争霸,后果又会怎样?如果真是那样,那么小诸侯们会被秦楚两国吞并或成为附庸,最后是秦楚两国决战。这样的话,胜负就真无法预料了,毕竟控制战争因素太多了。
总的来说,如果扶苏起兵,那他可能会取得原秦朝的半壁江山,但阻止不了群雄崛起。
喜欢更多野文杂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我
实话说,如果扶苏起兵,他只会死得更惨,秦王朝不会有任何改变。很多人总觉得扶苏自杀,是因为他太愚忠、太软弱,但事实上,咱们这种平头老百姓若非走上绝路,都不会想着要去自杀,像扶苏这种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牛逼人物,会仅仅因为愚忠而自杀,我们能想到的道理他会想不到,不要说因为古代人受封建忠君思想影响太大,君不见春秋战国这几百年来,多少臣子弑君,多少君王父子相残,更何况,封建忠君思想的真正确立,还要等到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所以说句不好听的,自杀是因为无能为力,如果实力足够,你看扶苏还愚不愚忠?
事实上,历史上的扶苏曾多次顶撞秦始皇,如果他真的软弱愚忠,他敢顶撞这位政治强人。要知道,当时的扶苏连太子都谈不上,根本都没有自己的嫡系班底,但他敢这样顶撞秦始皇,足以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唯唯诺诺的愚忠之人,他有自己的政治主张。
至于他为什么会选择自杀,那就要从秦朝的整个政治格局来解释,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以郡县代替分封,导致皇室宗亲们都没有自己的私人军队和地盘,甚至连个官职都没有,整个皇族都被牢牢控制在京城,加上秦始皇又没有立太子,对长子扶苏也做了非常大的限制,所以秦朝的整个皇族势力是极其脆弱的,秦始皇这样做,自然是担心皇室宗亲势力过大后造反,或是皇子势力庞大后让自己提前退休。
但问题是,围绕在皇帝身边的势力,远不止皇族成员这一股势力,还有以朝廷文臣武将为主的官僚集团和以宦官外戚为主的宫廷势力。皇族势力被严重削弱后,其他两股势力自然变得强大起来。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的,亲人会造反,难道外人就不会造反么?事实上,只要实力足够,谁都能造反。皇帝必须平衡好这三股势力,不能让他们实现串联,也不能让某方势力做大做强,否则不是皇族成员自相残杀提前逼宫,就是宦官外戚专权,又或者是臣子改朝换代。
但很显然,秦始皇并没有做好这三股势力的平衡,在他的手里,秦朝的皇族势力太过弱小,而在秦始皇死后,以赵高为首的宫廷势力和以李斯为首的官僚势力达成联盟,所以秦朝的皇族势力瞬间就被一锅端了,秦始皇的二十几个子女全部被轻而易举杀掉,唯一剩下的胡亥就是一个傀儡。
至于扶苏,和秦始皇的其他子女又有什么区别,既没有自己的封地,也没有自己的私人军队,在朝堂上更没有自己的嫡系班底,他除了自杀,还能干什么?至少自杀,可以换来妻子儿女的平安,毕竟在古代,掌权者让某个人自杀,潜台词就是只追究他一个人的责任,不罪及妻儿父母!
很多人都说当时蒙恬手上有三十万秦朝精锐军队,造反完全是有实力的。对此我只能想说,三十万军队确实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势力,但问题是,这只军队是朝廷的,不是蒙恬私人的,也不扶苏私人的。说得再直白点,这支军队的粮草都是朝廷提供的,士兵们的军饷俸禄都是朝廷发的,更重要的是,这支军队的各级长官都是朝廷任命的,这一切都不是他蒙恬给的,说句不好听的,蒙恬如今的职位也都是朝廷给的,他就类似我们现在一个大集团下面的分公司总经理,现在你让他带领分公司所有员工出来自立门户和总公司对着干,你觉得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他?不是我说的,分公司的二把手第一个就不会干,搞不好他内心还希望蒙恬赶紧造反,这样他就可以立马代表朝廷收拾他,自己自然可以名正言顺高升一步。
所以说,即便扶苏起兵造反,基本上只会死得更惨,秦朝的历史基本不会有任何改变。
其实,认为扶苏能够起兵的假设,有点类似人生三大错觉之一的“我能反杀!”
诚然,很多对秦带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许对扶苏和蒙恬的死都特别惋惜。很多人都认为如果当时他二人振臂一呼,能否直捣咸阳,攘除奸凶,让秦帝国摆脱二世而亡的命运。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确实,如果从扶苏与蒙恬二人所掌管兵力来看,他们确实有起兵的条件。扶苏当时管理上郡,据《秦代政区地理》考证有21个县:肤施县、阳周县、圜阳县、高奴县、漆垣县、广衍县、洛都县、定阳县、雕阴县、原都县、平都县、徒泾县、平周县、中阳县、西都县、武库县、平陆县、饶县、博陵县、白土县、富昌县。
节目中杜县有士兵两千人,也是根据秦简"凡三乡,其一乡卒千人,一乡七百人,一乡五百人"记载推测。以此标准,扶苏手下可能有四万兵力。而且除了上郡以外,还有九原郡,后者也是北逐匈奴后设立的。两个郡都属于守备区性质,兵力加起来接近十万人,上郡南面就是关中,作为久经沙场的长城军团沿着大秦驰道,似乎拿下关中,为大秦帝国延续百年生命并不是件难事。
▲秦代关中与陕北
但扶苏少了一样关键的东西!
调兵的虎符!
在战国时期,随着商鞅变法,秦国由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秦军军队的组成逐渐的发生变化,义务兵取代了贵族的族兵。士兵的征发和训练的职能落在了地方官员手中,而地方官员包括基层官员只负责征兵和训练。平时统兵的高级将领很难拥有对军队的实际掌控能力。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掌控,防止出现春秋时那种大夫驱逐并且杀死国君的事情,各国君主在改革兵制的同时制作兵符来管理军队。
那些高级将领在领兵出战调集军队时,都会拥有国君所赐的兵符来进行调兵。简单的来说,负责领兵打仗的不负责管理军队,武将仅仅是指挥员。电影《神话》里所谓的"蒙家军"是不存在的。
比如陕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杜虎符:于1973年西安郊区山门口公社发现,高4.4厘米,长9.5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颈上有一小孔。虎符呈站立状,虎身有错金铭文9行40字。
虎符上的一段铭文记录了当时的兵制:"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杜是地名,古代秦国杜县)。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上队下火)之事,虽毋会符,行殹。
也就是说,虎符的右半部份在国君,左边在杜县县尉那里,出兵五十人以上必须用兵符。除非在发生紧急敌情,即看到烽火时可以例外,平时是不能随便调兵。
所以那些下层军官都是只认兵符不认人。虎符还有两半合一、紧密贴合才会有效,符合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除了杜虎符的铭文还有新郪虎符: 现为法国巴黎陈氏所收藏,上有错金铭文四行:"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燔燧事,虽毋会符,行殴"。两个不同的虎符却有着同样的记录,没有虎符出动的士兵不能超过五十人。
所扶苏和蒙恬同时在上郡,远离中央,所以他们只能有一半的虎符,也就无法调动部队真的去起兵造反。因为那些军队是直接听命于秦帝国,而不是蒙恬和扶苏的私兵。之后,在秦末农民战争时期 ,秦二世派使者就斩杀了因为作战不利的杨熊,杨熊也没做反抗,这些都体现了秦代权力的高度集中。
总之,从当时的条件来看,扶苏和蒙恬几乎没有起兵的机会。至少从制度上就很难。
有人会问为啥不伪造一个?其实在当时,虎符工艺非常复杂。从现在存世的几个兵符来看,纹路细腻,造型复杂,尤其是兵符上的错金铭文,先在兵符上刻出阴文,再把金丝嵌入阴文,最后打磨光亮。如此复杂的工艺,在古代除了官办工坊的少数工匠,一般人根本无法仿制。甚至关于错金工艺即使是现代社会制造起来也相当麻烦。另外,即使兵符伪造成功了,还需要朝廷的公文。
也许还有人会问,为什么其他时代有人就成功了?比如汉代刘氏诸侯王灭诸吕。那是因为在汉初,诸侯王的兵有不少是其招募训练的私兵。再往后,唐朝的安禄山也是在造反前偷偷的养了两万蕃兵,并且在其他的军队中安插大量亲信。这也要在起兵后,杀害一些官员,才彻底控制三镇军队。
在起兵后杀害一部分官员来控制军队的做法,还有秦末的章邯军。章邯军在投降项羽后,大量原来的秦军军吏被后者所杀,才能让章邯彻底控制军队。
从近些年来的秦朝简牍的研究来看,秦代的规章制度细如发丝,整个国家就像是一个机器,每个人都是机器的一部分。关于秦法的不近人情和繁琐功利是难以描述的。举个例子,在秦简记载,秦王病了,民间有人为秦王祈祷,却因为不和制度而被严惩。各地方也是完全为秦朝中央是从,所有人都得按程序办事。
总之,扶苏和蒙恬含冤而死确实让人惋惜,但是秦始皇的任性不立太子(有所谓的竹简提到立胡亥为太子,但是疑点很多)晚年四处闲逛,导致在沙丘的突然病逝,大权落入赵高那种小人手中。这就像一台精密的电脑一样,CPU突然坏了,别的部件再精密完好也没用了。
扶苏起兵,那他就不是我们心目中的扶苏了,换句话说,以扶苏的性格加上他的忠孝,他是不可能举兵造反的,别说什么清君侧,篡改遗诏的借口,不过都是为了坐上皇位而已,没有什么高尚不高尚。
扶苏
那么如果历史上的扶苏真的起兵的话,我觉得等不到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秦王朝就四分五裂了。 不过扶苏起兵是必然失败的,原因就是大义不在他身上,别说什么赵高李斯篡改遗诏,那都是后人的说法,我们只是作为后来人才知道以前一切,那时候的人可不是像我们一样能“未卜先知”。即使是真的篡改遗诏,当时的人有证据吗?都只是猜测,虽然扶苏有着忠孝、仁义之名,可手下的士兵可不管这些,他们只管谁是皇帝,谁能给他发军饷,有饱饭吃,就效忠谁,那时候的士兵就是这么简单。
胡亥
所以别说扶苏是长子,是秦王朝的合法继承人,事实上坐上皇位的是秦二世,大部分人他们只是关注谁坐上皇位,没有人去关心扶苏到底是不是遗诏中真正的继承人,孰不见秦二世即位了,在咸阳内,甚至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承认,这就是他们所说的“大义”,因为利益驱使,如果对秦二世是不是不当即位产生怀疑,小命就难保了。你们说会有人反对吗?
项羽
至于刘邦、项羽,扶苏起兵,就更能加速这些反秦义士起兵推翻秦王朝的准备,不要说扶苏起兵了,或者是扶苏还活着,他们就不造反了吗?太想当然,以为项梁项羽叔侄当时起兵为了给楚国复仇、给扶苏报仇,那只是造反的借口,一个能够聚起天下反秦义士的理由,不管事情如何,他们依然会起兵造反,只是时间问题。
刘邦
所以啊,扶苏即使起兵,别说手下士兵愿不愿意干,纵然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扶苏造反,也长不了多久,只能更快的加速秦王朝的覆灭,这是必然的。谁能在最后的结局胜利,谁就拥有“大义”,谁就拥有话语权。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